APP下载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观察

2017-07-24张红文马静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疗法障碍神经

张红文 马静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观察

张红文 马静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运动想象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01—2017-01住院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针对吞咽功能的电刺激疗法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仅开展基础、摄食训练及针对吞咽功能的电刺激疗法,以1个月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且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进食或饮水后呛咳、咽下困难、流涎等,极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发生率高达50%[1]。本研究在吞咽障碍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和神经电刺激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开展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6-01—2017-01本科住院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0例,均经CT、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其中男43例,女17例,脑梗死39例,脑出血21例,年龄47~71岁,其中47~50岁11例,>50~60岁35例,>60~71岁14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①发病时间处于脑卒中后2周~6个月,神志清楚,简易精神量表测试24分[4]以上、运动想象问卷25分[5]以上患者。②存在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心血管、肝、肾系统等疾病);排除认知障碍、失语、聋哑、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6]。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针对吞咽功能的电刺激疗法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仅开展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及针对吞咽功能的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并统计疗效。

2.1 康复护理方法 基础训练:口、面部、下颌及舌的运动;咽部冷刺激及促进声门闭锁训练;呼吸训练。

2.2 摄食训练 躯干屈曲30°仰卧,头部前屈,用枕垫起偏瘫侧肩部,头偏向健侧。选择不易在黏膜上残留且具有适当的黏性、容易变形的食物,如菜泥、果冻、蛋羹等,根据吞咽情况酌情加量,用点头样吞咽、侧方吞咽等方法祛除残留食物。选择长度适宜、不易黏上食物的小而薄的勺子进食。

2.3 神经电刺激治疗 运用Vocastim Master吞咽言语诊疗仪,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咽神经等与吞咽功能有关的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感觉蚁行感为宜,治疗时间20 min/次,1次/d。

2.4 运动想象疗法 每天在康复训练结束回病房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运动想象疗法。①患者闭目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调整呼吸,2~3 min全身放松。②护士先向患者说明练习的作用,然后用指导语指示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指导患者想象自己在餐后,舌头伸到口周轻舔上、下口唇,在口腔中做环转运动;想象自己正在吹蜡烛(鼓腮)、用吸管饮水(缩唇)、将舌头伸出口外舔食冰激淋等与舌、口腔相联系的动作,护士间断提示患者做上述动作,时间5~7 min。护士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最后2 min提示患者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体会吞咽的感觉,注意听周围的声音,感受身体的变化,提示患者睁眼,训练结束,每次训练时间12~15 min,1次/d,训练结束回病房后由责任护士指导进行吞咽运动想象训练。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治愈:吞咽功能达到7级;显效:有效吞咽功能提高3~5级,但未到7级;有效:吞咽功能提高1~2级,但未到7级;无效:吞咽障碍无变化。

4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5 讨论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提示,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通过干预患者相关的认知处理过程,达到肢体功能康复目的的康复治疗方法,人在进行运动想象时会激发与实际运动所产生的相似的神经肌肉冲动,两者仅在冲动强度上有所区别[7]。任何运动总是在脑内先产生运动意念,然后通过冲动传出产生肌肉收缩和肢体运动;基于运动想象和实际运动所涉及脑区及神经冲动相似,运动想象疗法被认为可促进人体受损的传导通路进行修复或重建,使一部分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苏醒过来,担当代偿作用,从而利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者的肢体功能康复[8-9]。可以达到和真实运动同样的效果,实现运动技巧的学习[10]。本研究将运动想象疗法运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吞咽训练、功能性电刺激基础上开展运动想象疗法,对舌和咀嚼肌的灵活性起到促进作用强,防止相关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强化了大脑至吞咽相关肌群的正常运动传导通路,使吞咽反射更加灵活。与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简便、易行且经济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1]王宝玉,成惠娣.低频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224-2226.

[2]穆振东.运动想象物理机制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3):26-30.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Ietswaart M,Johnston M,Dijkerman HC,et al.Mental practice with motor imagery in stroke recover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icacy[J].Brain,2011,134(5):1371-1386.

[5]Malouin F,Jackson PL,Richards CL.Towards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pra-Ctice in rehabilitation programs:A critical review[J].Frontiersin Human Neuroscience,2013,10(7):521-541.

[6]徐光青,兰月,黄东锋,等.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942-946.

[7]周月,许虹.运动想想疗法在脑卒中病人康复干预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12):4235.

[8]Dickstein R,Deutsch JE.Motor imagery in physical therapist practice[J].Physical Therapy,2007,87(7):942-953.

[9]Teo WP,Chew E.Is motor-imager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easible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J].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4,6(8):723-728.

[10]刘铁军,徐鹏,余茜,等.运动想象的脑机制及其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38(4):299-304.

2017-05-10)

1005-619X(2017)07-0722-03

10.13517/j.cnki.ccm.2017.07.021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康复医学科

猜你喜欢

疗法障碍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神经”病友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