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及渔获量

2017-07-21王生方春林周辉明张燕萍傅培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渔获量幼鱼

王生+方春林+周辉明+张燕萍+傅培峰+吴斌+贺刚

摘要:为了探求鄱阳湖刀鲚幼鱼出入湖时空特征,于2014年9—11月在鄱阳湖湖口设置调查点,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分析刀鲚幼鱼渔获量与水文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幼鱼的体长、体质量分别集中在7.9~91(8.49±0.35) cm、1~3(1.97±0.53) g;鄱阳湖湖口水域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0月份,出现持续时间为 23 d;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与湖口的水位呈负相关。这为深入研究鄱阳湖刀鲚洄游行为趋势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刀鲚;幼鱼;渔获量;鄱阳湖湖口

中图分类号: S93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0-0122-03

刀鲚(Coilia nasus),即长颌鲚,别称长江刀鱼、毛花鱼、野毛鱼、梅鲚等,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ilia),刀鲚(C. nasus)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出产[1-2]。在近海中生活长大的刀鲚,每年2月中旬进入长江口,溯江而上,进行产卵繁殖[3]。20世纪后期,由于环境退化和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刀鲚自然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4-5]。鉴于此,监测刀鲚幼鱼自然种群变动趋势以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作为长江仅存的2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在刀鲚的栖息、繁殖、育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在春夏涨水季节,刀鲚成鱼经过湖口进入鄱阳湖,寻找适合的场所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后,仔鱼在索饵场生长育肥;在秋冬季枯水季节,鄱阳湖中刀鲚幼鱼通过通江水道湖口降河洄游到大海[7-8]。目前刀鲚的研究集中在生物学、繁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4-5,9-13],关于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资源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采用濠网定点监测的方法,对2014年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掌握在刀鲚产卵场、索饵场、栖息地逐步丧失、水文气候条件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刀鲚种群在现有生态环境条件和捕捞强度下的种群变动趋势,辨析其影响因子,进而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该水域“三场一通道”功能的影响,同时也为刀鲚资源实施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BT1#][STHZ]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2014年9—11月对鄱阳湖湖口断面进行刀鲚幼鱼调查。调查网具采用濠网,除了休渔期以外,每天上午收取网袋1次。对获得的刀鲚幼鱼进行统计(若捕捞个体数量较多采用抽样统计),测定体长和体质量,分别精确到1 mm和 0.1 g。

采样期间,每天登录长江水文网(http://www.cjh.com.cn),记录湖口的水位、流量周年数据。

1.2数据统计分析

体长组距划分按Snedecor及Sturges公式计算[14]:组距=Range/(Range/SD×4),组距=Range/(1+3.322×lgN)。其中,Range表示体长全距,即最大体长与最小体长的差值;SD表示体长的标准差,N表示尾数。

体长L(cm)与体质量m(g)关系描述:m=aLb,式中a和b为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常数和指数,其中b值可反映鱼体的生长特征[15]。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作为资源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资源的丰度变化[16]。按以下公式計算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数量NB和质量mB:NB=[SX(]1n[SX)]×∑[DD(]ni=1[DD)]Ni;mB=[SX(]1n[SX)]×∑[DD(]ni=1[DD)]mi,Ni、mi分别为第i艘船的日渔获数量(尾/d)和渔获质量(kg/d);n为作业船数。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刀鲚单船日渔获质量mB与水文因子间的相关性。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及制图。

2结果与分析

2.1鄱阳湖刀鲚体长与体质量分布

根据所采样本的体长范围,代入Sturges、Snedecor公式计算[14],其中Range=6.5 cm,SD=0.89,N=345,得到组距分别为0.32、0.25 cm。取其平均数,故划分组距为0.3 cm(表1)。调查发现,鄱阳湖刀鲚幼鱼体长范围为6.5~13 cm,平均体长为(8.58±0.89) cm,其中7.9~9.1 cm是优势体长组,占总个体数的53.04%(图1)。体质量范围为0.7~4.8 g,平均体质量为(2.08±0.75) g,其中,1~3 g是优势体质量组,占总个体数的83.77%(图2)。

2.2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测量统计鄱阳湖刀鲚的体长L(cm)、体质量m(g),将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多项式关系式的相关程度最高(图3),其关系式为:m=0.033 2L2+0.058 5L-0.886 9(r2=0.595 7;N=345;P<0.01)。

2.3湖口水域刀鲚出现时间分布

统计湖口水域采集的刀鲚幼鱼月间平均数量(图4)。刀鲚幼鱼最早出现时间在10月初(10月9日),主要集中时间在10月底,至11月初(11月3日)数量急剧减少,全年其他月份在湖口基本很难捕获到刀鲚幼鱼,整个刀鲚幼鱼出现持续时间为23 d。

2.4鄱阳湖刀鲚渔获量分布

在刀鲚幼鱼出现高峰期间,由于濠网捕获刀鲚幼鱼数量较多,工作量极大,故采用抽样统计方法估算出每网刀鲚幼鱼数量。估算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出现期间总尾数为67 390尾,质量为134.11 kg。鄱阳湖湖口水域刀鲚幼鱼平均单船日渔获数量NB为(2 930±3 335.96)尾/d,变幅为8~11 334尾/d,不同月份间,10月份的NB最高,为(3 191±3 378.21)尾/d,11月份NB最低,为(192±105)尾/d。鄱阳湖湖口水域刀鲚幼鱼平均单船日渔获质量mB为(5.83±6.75) kg/d,变幅为0.02~22.82 kg/d,不同月份间,10月份mB最高,为(6.35±6.84) kg/d,11月份mB最低,为(0.39±0.21) kg/d(表2)。

从湖口刀鲚幼鱼出现期内的mB与该江段每日水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图5、图6)中可见,湖口水域最高水位的变幅为10.26~15.18 m,mB受水位影响十分明显。在湖口刀鲚幼鱼出现初期,mB维持在低水平;中期随着水位值降低,mB不断升高;当水位降至最低时,mB明显大幅增加,达到最高峰。

3讨论

鄱阳湖南部子湖(程家池胡、草湾湖、东湖等)是历史上刀鲚比较集中的产卵场,每年4月下旬至7月为刀鲚的繁殖季节,刀鲚从受精卵发育至幼鱼期(全长约3.50 cm)需要 70 d 左右[7]。参考刀鲚同属凤鲚其年龄与标准体长的回归方程[17],推算出本研究获得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产卵时间在当年5—6月份,年龄主要集中在190 d左右,这与过往报道的鄱阳湖刀鲚产卵时间[7-8]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长江刀鲚进入鄱阳湖产卵繁殖后,从受精卵发育至幼鱼后,并未及时离开鄱阳湖,仍滞留在湖区索饵育肥。

研究表明,刀鲚幼鱼出现数量与湖口的水位、流量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有:(1)鄱阳湖水域属于淡水水域,其渗透压低于海水,有利于刀鲚幼鱼生存;环境比较平静、敌害较少、饵料生物丰富,有利于刀鲚幼鱼生长[8]。6—8月鄱阳湖处在丰水期,水位高、水域面积大,间接扩大了刀鲚幼鱼索饵场面积,天然优良索饵场为刀鲚幼鱼育肥、即将出湖入海提供能量。(2)鄱阳湖受长江水位顶托作用,处于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刀鲚幼鱼游泳能力有限,无法克服顶托作用,被迫滞留湖区无法及时出湖入江。(3)10月份湖口水位大幅度降低,湖口流量进入正高峰期,鄱阳湖湖面急剧缩小,便于刀鲚幼鱼出湖洄游到长江进入大海(图6)。

参考文献:

[1]Whitehead P,Nelson G,Wongratana T. Clupeoid fishes of the world(suborder Clupeoidei).Part 2.Engraulididae[J]. FAO Fisheries Synopsis,1988,125(7):460-475.

[2]张世义.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鲟形目海鲢目鲱形目鼠鳝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8-144.

[3]长江水产研究所资源捕捞研究室,南京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组.刀鲚的生殖洄游[J]. 淡水渔业,1977(6):19-24.

[4]张敏莹,徐东坡,刘凯,等. 长江下游刀鲚生物学及最大持续产量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694-698.

[5]郑飞,郭弘艺,唐文乔,等. 溯河洄游的长江刀鲚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生长特征[J]. 动物学杂志,2012,47(5):24-31.

[6]张堂林,李钟杰.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渔业利用[J]. 湖泊科学,2007,19(4):434-444.

[7]朱栋良. 长江刀鱼的天然繁殖与胚胎发育观察[J]. 水产科技情报,1992,19(2):49-51.

[8]袁传宓. 刀鲚的生殖洄游[J]. 生物学通报,1987(12):1-3.

[9]Yang J,Arai T,Liu H,et al. Reconstructing habitat use of Coilia mystus and Coilia ecten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and of Coilia ectenes of Taihu Lake,based on otolith strontium and calcium[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6,69(4):1120-1135.

[10]郭弘艺,唐文乔. 长江口刀鲚矢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在年龄鉴定中的作用[J]. 水产学报,2006,30(3):347-352.

[11]黎雨轩. 长江洄游性刀鱭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 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9:1-117.

[12]王丹婷,杨健,姜涛,等. 不同水域刀鲚形态的分析比较[J]. 水产学报,2012,36(1):78-90.

[13]杜富宽,聂志娟,徐钢春,等. 刀鲚MST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J]. 中国水产科学,2014,21(4):684-692.

[14]叶树藩. 试验设计学[M]. 台北:精华印书行,1964:276.

[15]殷名称. 鱼类生态学[M]. 基隆:水产出版社,1998:34-128.

[16]詹秉义. 渔业资源评估[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12-315.

[17]何文平,黎雨轩,李钟杰,等. 长江口凤鲚幼鱼的耳石微结构、日龄与生长[J]. 水产学报,2013,37(4):496-501.

猜你喜欢

渔获量幼鱼
秘鲁外海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研究
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渔业状况分析
基于渔获量平均营养级的东印度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世界竹筴鱼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建议
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的影响*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10‰盐度对长江刀鲚幼鱼装载和运输胁迫中应激指标的影响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