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拆除自我设置的障碍

2017-07-21马志国

女性天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专心心理咨询障碍

马志国

学不进去,女孩到底怎么了?

电话铃声响起,我接通了心理咨询专线,一位母亲开始诉说她孩子的问题:“我女儿在一所重點高中上学,本来成绩挺好的,最近总是看电视,玩电脑,读闲书,就是不努力,不专心,对学习没兴趣。我越是批评她,她越是学不进去,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出了什么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有家长为孩子学不进去而着急。但是,仅凭一个“学不进去”,很难对女孩的问题做出确切诊断。为此,我们约定带孩子来访,进行当面咨询。

这一天,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健康中心,母亲因为工作忙,来不了。女孩的父亲基本重复了母亲的说法,随后,我和女孩进行了单独会话。

通过初步沟通我了解到,是女孩主动要求家长陪同来访的,因此,交流时女孩比较坦率:“我知道我心理出了问题,您是有名的心理专家,所以我们就来找您了。我的问题是—学不进去,不努力,不专心,没兴趣。我怎么这样呢?”

女孩再次重复了父母的意思。一家人口径如此一致,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信息。为了进一步诊断,我请女孩具体谈谈。

女孩回忆说:“从小妈妈就对我要求严格,我学习一直很努力,到了初中的时候,经常在班里排前三名,初三还连续几次考了第二名,与第一名有时候仅仅差一两分。后来我考入了重点高中,刚开始状态挺好,直到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我对学习没有了兴趣,放学后总是想着玩。上次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批评我说,谁让你学不进去,谁让你不努力,每天总是看电视。当时我很烦,就说,我就是学不进去,就不努力,就要看电视……从那以后,我越发感觉自己学不进去了,而且有时候好像故意学不进去。我是不是病得很重啊?”

就心理咨询实践来看,孩子学不进去,往往只是家长着急,孩子本人很少认为自己有问题,而这个女孩却强烈地感到自己心理出了问题。那么,女孩的“学不进去”究竟是为什么?

我心里虽有了初步判断,却还需要印证。于是,在第一次会话将要结束之前,我说:“不必担心,你没有病,更说不上病得很重,你只是有一个心理上的情结。为了更好地帮助你,我们需要弄清一个问题—你刚才说了那么多学不进去的情形,难道就没有学得进去的时候吗?”

女孩表示也有学得进去的时候。于是,我请女孩回去自己好好回忆一下,约定第二次会话的时候再详细交流。

一个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

由于女孩的求助愿望较强,第二次父女俩如约早早来访。

我首先与女孩会话。女孩回忆说:“回去想了想,我也有过专心学习的时候,特别是受到激励之后,就想要努力学习。一学进去,就什么都忘了,什么干扰都没有了,很努力,很专心。但是,一两个小时过后,就又去看电视、听音乐了。之后虽然还能再学习,却没那么专心了。”

我说:“有一点可以肯定,你不是一个只顾玩乐而放弃学习的人,而且,你还经常刻苦努力全神贯注,就是说,你也学得进去,是这样吗?”

女孩想了想:“是这样。可是从那次成绩排名下滑之后,妈妈就批评我,说我学不进去。”

我问:“妈妈的话正中你的心思,是吗?”

女孩说:“是的。上高中以后,我的排名从前3名掉到了20多名,眼看又要考试了……”

我问:“你很担心名次再下滑?”

女孩说:“担心,我这个人比较争强好胜。”

我说:“不仅如此,你还隐约感到,自己似乎难于再保过去的辉煌,是这样吗?”

女孩一愣:“您怎么知道?!”

我笑而不答,继续问:“是不是经常为此找原因?”

“对呀!”女孩仿佛遇到了知音。

我说:“所以你和妈妈一拍即合,觉得是因为学不进去,没兴趣,不专心,不努力,成绩才下滑,这样一来心里就感觉……”

女孩说:“心里就感觉压力小多了。”

我说:“你这样一想,似乎就找回了……”

“找回了面子。”女孩抢过话头,忽然领悟地说,“哎,我总说自己学不进去,原来是给自己找借口啊?”

我说:“你领会得很好。面对考试名次下滑,你宁愿说自己学不进去,甚至故意学不进去,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样可以减缓一些心理压力,得到暂时的心理安慰。但是,长此以往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这样的想法还会成为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导致恶性循环,让你每况愈下。这一切,虽然你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却隐约地感受到了。于是,你感到自己心理有病……”

女孩豁然开朗:“您说到我心里去了,那我该怎么办呢?”

拆除自我设置的障碍

我给女孩的建议有三条。首先是调整自我认知。其实,从初中升入高中,由于学生群体不同了,即使大家还是一样地努力,多数同学的名次也必然要下滑,这是不难理解的。所以,坦然面对这个事实,适当降低自我期望,会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些安宁,这样反而会多一份学习效率。其次是积极自我暗示。把“学不进去”这个借口彻底扔掉,经常默念:我学得进去,我很努力,很专心,很有兴趣。这样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最后是分解自我目标。比如,把一个晚上的学习时间分解为几个半小时,能够做到专心,就适当给自己一个奖励。最后我说:“这样,也就拆除了‘学不进去这个自我设置的障碍,学习状态只能更好。你说呢?”

女孩点点头:“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会很快调整好的!”

女孩的问题还需要父母的配合。我给女孩父母的建议,一是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二是决不再说孩子学不进去,三是抓住孩子专心学习的表现给予及时鼓励。告辞的时候,女孩的父亲表示,回去一定要好好对孩子妈妈转达这个意思,好好配合。

不久,心理咨询专线传来那个女孩的声音。女孩告诉我,她已经彻底跨越了“学不进去”那个障碍,那三条建议很管用,让自己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

我为女孩拆除了自设的障碍而欣慰。女孩的心理问题,在自我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设障”。所谓自我设障,说的是人面临某种没有把握的结局,自己常常会事先给成功设置一个障碍,也就是给自己预备好一个托词。比如临近考试了,有些学生却不努力学习了,或者说自己生病了,这里的“不努力”“生病”,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在成人的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自我设障可以有两方面的心理作用:如果失败了,就有了自我安慰的借口;如果成功了,就会获得别人更多的赞许。自我设障往往是后天习得的,跟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等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老师或长者对孩子不客观的评价很容易内化,从而让孩子找到自我设障的借口。上面的案例中,就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因而对孩子的名次下滑作了不客观的归因,导致了女孩无意间以“学不进去”来自我设障。由此说来,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应当慎之又慎,特别是不能随便把对孩子的一些消极评价说出口。

生活中偶尔地自我设障,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或许还可以暂时地缓解心理压力。但是,习惯性的自我设障,不利于发挥人的潜能,甚至导致人生最终的失败。所以,面对生活还是采取积极的对策,拆除自我设置的障碍,才是根本的出路。

猜你喜欢

专心心理咨询障碍
哲理漫画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跟踪导练(四)2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灵休憩
废寝忘食
心理咨询不简单
选择障碍症
专心的小玛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