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卿育儿:好妈妈就是好榜样

2017-07-20前拐棒梦圆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董卿母亲孩子

前拐棒 梦圆

董卿无疑是今年人气最旺的央视主持人。很多人看完《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之后,都对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温婉气质着了迷。不过,“才女”的形象其实并不是董卿打动人心的全部原因。2017年4月24日,这位央视一姐接受了新闻频道《面对面》的专访,首次在节目中大方谈及初为人母的体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育儿主张更是赢得了共鸣,也令人叹服。

好母亲是学来的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董善祥和母亲金路德均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父亲董善祥更曾担任《嘉兴日报》的副总编辑,书香门第的氛围十分浓厚。

幼时的董卿一度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7岁那年才回到父母身边。尽管父母对董卿十分疼爱,可他们对女儿的要求也相当严格。董卿稍能识字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她每天抄写成语、古诗,除了大声朗读之外还需要背诵。等到董卿再长大一点,父亲又让她每天抄写古文。

一开始,贪玩的董卿对父亲的要求有些抗拒和排斥,但看到父亲毫不妥协的目光,她也只好乖乖坐回板凳,一篇一篇地认真抄写。最关键的是,父亲不只要求女儿抄写诗词歌赋,他自己也经常手捧诗书,沉浸其中。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渐渐地,董卿开始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并对诗书产生了深入骨髓的热爱。

不过董卿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小姑娘长到一定年纪后,大多很爱漂亮。但在父亲的眼里,穿衣打扮完全没有意義,增长知识和内涵才最重要。他要把女儿打造成气质端庄的“淑女”,这件事仅凭涂脂抹粉,是无法实现的。

有一年春节,董卿看到邻居的小朋友都穿着漂亮的新衣,便央求母亲也给自己做一件,父亲知道后,严厉地拒绝了她的要求。“女孩子别把过多心思放在这上面。与其每天照镜子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点书。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相较于父亲近乎苛刻的教育方式,母亲对董卿略微和缓一些,但在要求上同样不打折扣。

董卿家里的藏书十分丰富,每年的寒、暑假,母亲都会列出一份长长的书单,要求董卿在假期里必须一本不落地读完。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母亲也经常陪着董卿一起读书。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阅读成了董卿少年时期的一门必修功课,也是休闲方式。后来,即便母亲不给她布置读书任务,董卿也会主动找书来看。

14岁那年,董卿有一次在家中的书柜里发现了一套脂砚斋点评本的《红楼梦》,那原本是母亲的藏书。没有人要求,更没有强迫,她搬出那套书,花费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全本。她感到很有成就感,因为觉得自己看完了母亲爱看的“大人的书”。

此后,阅读的习惯一直被董卿保持了下来。即便学习生活再忙,她也会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她常说“如果几天不读书,就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一样难受”。事实上,董卿的初恋也是因为读书促成的。在杭州上学期间,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西湖旁边的三联书店。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的男孩。对方虽然是理工科专业,但对人文社科也非常感兴趣,对书籍和音乐的爱好成了他们交往最紧密的纽带。

那个时候的董卿,并未意识到自己正潜移默化地学习着父母的样子。父母是她最尊敬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她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和父母一样的人。时隔多年,董卿提及父母时深有感触地说:“家长的责任,不只是把孩子抚养长大那么简单,还应成为孩子的榜样。在这一点上,我从父母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做母亲需要时机

董卿从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艺术”专业毕业后,很快便实现了事业上的“三级跳”——从浙江台的《快乐大篷车》《人世风情》到上海卫视的《视听满天星》《相约星期六》,再到万人瞩目的央视春晚。她端庄大方的形象以及慢声细语、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渐渐为其奠定了央视综艺“当家花旦”的不二地位。

那时的董卿正处于主持事业的上升阶段,她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忘我工作,个人问题无暇顾及。忙碌的时候还好说,可一旦空闲下来,形单影只的寂寞便会涌上心头。

2005年的春晚即将结束时,董卿问另外三位主持搭档,直播后做什么?朱军说要回家和朋友一起吃年夜饭;周涛说爸妈在家等她;李咏则说和爱人已经买好了机票,准备去度假。董卿听后有点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结果最后只能回到一个人的家,随便找点吃的东西,然后观看春晚重播,直到早上七点,最后倒头睡觉。

对于恋爱和家庭,已过而立之年的董卿的内心是充满渴望的。有一次,朋友问了她一个十分老套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流落荒岛,会随身带哪三样东西?”董卿沉思片刻,给出了答案:“一本书,它是精神食粮;一粒种子,它能让人看到希望;还有爱人,他是生活的不可或缺。”董卿常对朋友感慨:“当你遇到麻烦、生病了、逢年过节时,如果有个人照顾自己,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然而有些东西偏偏可望不可及。

那段时间,关于这位才貌双全的央视金牌主持究竟情归何处的猜测,一度传得沸沸扬扬,可是只有董卿自己知道,很多流言都不是真的。她的个性安静、独立,平时话不多,把最美的笑容都留在了台上。另外她也不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不会总和朋友一起吃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太过独立有时让她感到自己有可能会孑然一身。

父母也为董卿的“终身大事”操了不少心。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却经常为女儿寻觅合适人选,但每次都被董卿婉拒了。“他们离我那么远,接触的人有限,无非是同学的儿子或者晚辈,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

看到董卿对待婚恋和家庭有些消极,母亲急了:“事业不是全部,舞台再闪亮,也不过十几年。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要做的事,能做的时候一定不要留下遗憾。”说到最后,母亲的眼眶有些湿润:“我和你爸年龄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我希望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人能像我们一样爱你,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是丈夫,还是孩子。”

那一次的谈话对董卿触动很大,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因为工作关系,她不能在父母的身边尽孝,也没能让他们享有儿孙承欢膝下的乐趣,反而让二老在晚年仍要替未嫁的女儿忧心未来,她对父母感到十分愧疚,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父母安心释怀。

2014年4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正值事业巅峰期的董卿暂别央视,即将赴美进入加州大学研修,为期一年。很多人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而敏锐的媒体则从事件表面嗅到了非同寻常的味道。

南方都市报宣称董卿已有四个月身孕,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赴美生子,其隐婚的上海企业家老公宓春雷,也将一道同行。一时之间,董卿的名字再次登上网络热搜榜。不过面对媒体的旁敲侧击和偷窥试探,董卿却选择了回避和沉默。在她看来,结婚、生子纯属个人私事,没有必要昭告天下。她只是很欣慰,自己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迎接人生的下一个精彩,而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则是这一精彩的最佳见证。

母亲是孩子榜样

2016年4月,阔别大众视线许久的董卿终于有了新消息,她被媒体拍到素颜现身上海某商场,身边除了母亲和助理之外,还有一个1岁多的男孩。董卿全程对孩子轻拥爱抚,还耐心地喂孩子吃面包。离开商场时,甚至将婴儿车弃之不用,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女人特有的母性尽显无遗。这些似乎坐实了董卿赴美生子的传闻。

为了再添佐证,不肯善罢甘休的媒体第二天又拍到了董卿的父母带着孩子外出购物,以及二老带孩子归家后,董卿驾车前往上海某集团分公司所在地的画面,而据传该集团的董事长正是宓春雷。真相看似已经浮出水面,即便如此,董卿依然选择了三缄其口。好在更多的人并未对此死缠滥打,而是选择了等待当事人自己公开喜讯。

2016年7月,董卿正式宣告回归央视。9月5日,她出席了《挑战不可能》第二季的新闻发布会。在群访环节,有记者提及嘉宾王力宏的孩子,一旁的董卿表现得很是雀跃,媒体于是开始频频追问孩子的话题,董卿虽然有意回避,但最终还是松了口,首度默认自己已经升级人母。谈及照顾宝宝所经受的挑战,她面露轻松地回答:“总能找到办法,没那么严重。”可事实却是,儿子的到来一度让她感到迷茫。

初为人母,孩子对董卿十分依赖,她每天的时间都被儿子占据,生活因此变得忙乱、平庸而琐碎。董卿一时间迷茫了,找不到平衡,不知要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更不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愁苦之际,朋友的一句话及时点醒了她:“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董卿豁然开朗,决定做更好的自己,让儿子长大后对她这个母亲有爱、有尊敬,于是便有了今年的综艺“清流”:《朗读者》。

很多人对于董卿转换身份担任《朗读者》的制片人表示不理解:金牌主持做得轻车熟路,左右逢源,又何必自讨苦吃当什么制片人呢?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协调、驾驭一个新团队并非易事,过去无需考虑的各种杂事也会纷涌而来,但董卿从未想过要放弃。即使是最初开始筹备《朗读者》时,她曾有长达3周的时间见不到孩子,即便她感到辛苦无助、失眠焦虑,天亮后她也会微笑着出现在办公室,告诉同事们选题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随着被喻为“文艺范儿综艺”的《朗读者》大获成功,董卿统领栏目大局的能力也得到了认证,她将这一切归功于儿子:“他是我的动力之源。我要继续成长,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作为母亲,除了要给孩子关爱,更要为他树立好榜样,激励他去努力、奋发,就像我的父母曾经为我所做的那样。”

2017年4月23日,董卿做客《面对面》栏目,和主持人王宁一起畅谈事业和家庭,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涉及如此私密的话题。

聊到动情之处,董卿滴下泪来,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年过四十成为母亲,是因为对“永远”二字心怀敬畏,擔心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机会。她遵循了自然规律,在收获事业和爱情后,选择了生子,那是她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选择。

在采访的最后,董卿引用了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刻在墓志铭上的一段话:“我永远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董卿选择了和儿子一起成长,她以孩子为动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的成长不但让她的人生变得完美丰盛,也会让她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编辑/贺长虹郑佳慧

猜你喜欢

董卿母亲孩子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与中国诗词有不解之缘的董卿
董卿的宝贝
给母亲的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