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 例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的门诊处方分析

2017-07-20高肖红张玮陈星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处方门诊抗菌

高肖红,张玮,陈星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52 例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的门诊处方分析

高肖红,张玮,陈星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目的:统计和分析门诊退药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根据2014年门诊退药登记,统计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而退药情况,内容包括退药者的年龄、性别、所退药品的种类、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类型等。结果:全年门诊退药64 例,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而退药52 例,占81.25%。在52 例因药品不良反应而退药中,抗菌药品27 例(51.92%);因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35 例(67.30%)。52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频率最高为60 岁以上患者,占44.23%。52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联合用药46 例(88.46%)。皮肤过敏28 例(53.85%)。结论:药品的使用存在明显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门诊退药;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便会退还剩余的药品给医院,在药品未被拆封的情况下,医院是允许退药的。但是退回的一些药品因为某些原因,质量会发生变化,并且办理退药手续也会加重医生的工作量[1]。基于上述原因,本院分析了2014年门诊退药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给医生用药提供参考,以减少门诊退药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4全年门诊药房处方和退药记录进行统计。一年内门诊药房退药处方总数为64 例,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有52 例。分析52 例退药患者的年龄、性别、所退药品的种类、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类型等。患者性别和年龄见表1。

表1 52 例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2 结 果

2.1 药品的种类

52 例涉及药物包括四大类,共28种。其中中药注射剂6 种,心血管药物7 种,内分泌药物1 种,抗菌药物14 种。14 种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1 种、头孢菌素类5 种、β内酰胺类2 种、大环内酯类2 种、氨基糖苷类1 种、喹诺酮类3 种(见表2)。

2.2 联合用药情况

52 例中,因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46 例(88.46%),其中两种药物联合使用26 例(56.52%),3 种药物联合使用16 例(34.78%),4 种药物联合使用3 例(6.52%),5 种药物联合使用1 例(2.18%)。

表2 不良反应药物种类与退药比例

2.3 不良反应类型

24 种药品引起患者皮肤过敏反应,共28 例(53.85%);12 种药品患者服用后出现肠道反应13 例(25.00%),肌肉骨骼系统损害3 例(5.77%),心血管紊乱4 例(7.69%),神经紊乱症状3 例(5.77%),其他1 例。其中,静脉注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5 例(67.3%)。

3 讨 论

3.1 药品不良反应退药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性别比例差别较小,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最高年龄段为60 岁及以上,占44.23%,排在第二位为50~59 岁,占11.54%,两组共占56.77%。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年龄超过50 岁的患者,病史相对较长。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呈现多病性,常多药合用,相对容易引起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相对较弱,加上老年人药品服用剂量较大,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内环境失调,对外界适应能力下降,敏感组织对药物应答减弱,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所以,年龄超过50 岁的患者用药时应谨慎,尽量避免选择一些对组织脏器有明显损伤的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切忌乱服滥用。多种药物同时治疗时,要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听从医生的安排,正确把握用药时机及用药疗程,做好血药浓度检测。此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自身抵抗力,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通过表2统计分析可以发现,52 例因药品不良反应而退药的处方中,抗菌药品占51.92%,占比例最高,可能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使用口服制剂要高,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更为剧烈,这主要与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有关,尤其是抗生素类注射剂,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使用[2]。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临床医生用药时,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品,尽量降低抗菌药品的使用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口服药品来替代静脉注射,尽可能减少易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的使用。

3.3 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和联合用药的关系

3 例患者并用了4 种药品,1 例并用了5 种药品,联合使用药品种类越多,就越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发现,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单独使用药品的9~10倍。因此建议以使用单一药品为先的原则来用药,联合用药的数量不宜大于3 种,以减少患者因为联合用药而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

3.4 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的频率

52 例患者中皮肤过敏28 例,占53.85%。分析原因,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因素一般与患者本身的体质以及药品的化学结构有关,如果患者对于某一种药品过敏,那么患者在使用其他结构相似药品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皮肤过敏反应[3]。所以,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那些易使患者过敏的药品以及与之结构相似的药品。根据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退药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应由主治医生来填写,让医生对于这些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所了解,使医生在用药时做到谨慎小心,避免使用引起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药品,以减少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如孕妇、老人、儿童也应该谨慎,主治医生应该预先交代患者用药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和皮疹等,并且嘱咐这类患者,一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并快速到医院进行治疗[4]。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在门诊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减少其使用频率。改变用药观念,非必要情况下尽量使用口服用药,减少因静脉注射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医师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加强与患者沟通,高度重视患者的过敏史及是否为过敏体质。在用药时仔细谨慎,严格按照用药说明合理用药,高度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报道,尽量避免使用不良反应率较高的药物。对于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禁忌,提醒患者避免使用已知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退药损失以及减少用药风险,同时向患者介绍用药知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谭月桂,孙钟慧,吕琴琴,等.我院门诊西药房118 例退药记录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4,(3):308-310.

[2]张晓华.我院门诊退药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 318-4 319.

[3]王文青.医院2011年门诊药房退药情况[J].中国医药,2013,8(10):1 469-1 470.

[4]方孝梅,沈大燕,邓琼,等.门诊退药的精益管理[J].医药导报,2012,31(6):828-829.

1671-8631(2017)06-0464-02

R97

B

2016-11-21

(本文编辑:张红)

高肖红(1976— ),女,山西省阳泉市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猜你喜欢

处方门诊抗菌
门诊支付之变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人间处方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