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石流的调查及防治措施建议

2017-07-20刘晓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沟谷物源山坡

◎刘晓勇

泥石流的调查及防治措施建议

◎刘晓勇

高速公路线路长,必定跨越不同的岩性地层,不同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将遇到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特点,其不特定因素更多,这就需要在路线勘察过程中了解清楚沿线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查清其成因、规模,为设计提供所需的设计参数,减少设计变更,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本文介绍线路勘察过程中对泥石流的识别,并提供设计所需的参数及为设计提供必要的防治措施建议。

在线路勘察中,查明沿线的不良地质作用对路线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疏忽了不良地质的后果将可能造成较大的设计变更及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营。本文根据《南平市顺昌至邵武高速公路工程A1标段》K6+065~K6+165段路线跨越泥石流堆积区为实例介绍泥石流的野外调查识别、验证、工程防治建议及施工情况进行编写。

现场调查◎

外业调查在2014年12月进行,在线路桩号K6+065~K6+165两侧滚石较多,粒径大小不一,最大粒径约5m,掺杂着泥质石英砂砾等。沿沟谷方向向上游追索,在沟谷的西侧山坡调查发现3处滑坡体,其中2处滑坡残留体较厚,表层松散,上覆松树东倒西歪呈“醉汉林”特征。滑坡特征见下表。

通过走访沟口附近的多名村民,得出一致结论,该路段曾经发生过多次泥石流,最大的两次在1998年及2009年;两次发生时均将沟谷附近的村道一并冲毁。该村道宽3~5m,为土质填方路堤,设置一排水圆管涵洞直径约0.50m。

布置钻探工作量加以验证

对泥石流堆积区顺沟谷方向布置钻孔2个,坑探点1个;泥石流物源区布置钻孔4个,并加强沿沟谷,冲刷沟槽,沟槽坡度及两侧山坡的调查。

表1 滑坡特征表

表2 泥石流堆积区钻孔揭露情况表

根据钻探揭露,靠近泥石流沟谷处覆盖层厚度层变小趋势,且上覆粗砂层掺杂的滚石结晶颗粒较粗,与上游物源区钻孔揭露的基岩结晶颗粒大小接近,而下伏基岩结晶颗粒较细,并验证了上覆层为外来物的特征。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地形地貌。K6+065~K6+165上游三面环山,一面沟口,山坡西侧及北侧自然斜坡坡度35~45°,东侧山坡较缓,自然斜坡坡度25~30°。山坡总体汇水面积约0.048km2。山坡多为乔木,局部为松树。

地质构造和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线路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中硬场地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工程地质条件。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γ52)及其风化层,岩石风化强烈,根据冲沟后缘基岩出露情况,该区域基岩裂隙发育两组;节理1:3~5条/m,产状250°∠50°;节理1:5~8条/m,产状160°∠75°;岩石风化强烈。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当边坡由北往南倾斜时容易产生楔形体崩塌。

气象条件。测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极端高温40.3℃,极端低温-6.8℃,年日照时数1442~2043小时,无霜期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685mm且集中于4至8月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

图1 赤平投影图(上半球)

泥石流特征成因及规模

根据调查及钻探结果分析,该区域内特定的地形条件,形成较大的汇水面积,且地形较陡,岩石风化强烈,易在北侧、西侧山坡产生滑坡崩塌;在暴雨期间,突然的降雨作用,使土体饱和,重度增加,从而引发泥石流,但其规模总体较小,根据计算堆积体总方量10000m3。该路段曾经发生过多次泥石流,最大的两次在1998年及2009年,属于中等频率泥石流沟谷,但其流域面积小,一次冲出量小于1万m3,其破坏作用属轻微。

从物源区钻孔揭露情况,物源区松散覆盖层厚度3.00~5.00m,根据调查结果,分布面积约0.032km2,汇水面积0.048km2。沟槽上段坡度0.25~0.36,中段坡度0.14~0.23,下段与堆积区相连坡度0.09~0.14。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及现场调查,泥石流弯道中心半径R0=65m,弯道内外侧泥面高程差1.00m,沟槽宽度15~20m,根据公式计算得泥石流流速6.2m/s。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夹石块的黏性大的浆糊状根据经验得密度为1.7t/m3。采用形态调查法Qm=Fm·vm得流量Qm=316m3/s。

泥石流防治建议

根据泥石流的成因规模,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对泥石流物源区清除表层松散物,在上游沟谷地段采用堆石坝分级拦挡;线路通过泥石流堆积区时应根据泥石流的淤积高度留足净空,调整线路设计高程,路基部分设置大的涵洞以保证水流的通畅。

本次不良地质调查方法全面,工作量布置合理,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基本按勘察的治理措施建议进行了设计;本次勘察方法采用地质调绘、钻探、挖探情况基本查清了不良地质作用,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了依据。现场已经进行施工,从施工情况来看,不良地质的调查能满足施工要求,未出现设计变更。现场未再出现滑坡崩塌等情况。

(作者单位: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猜你喜欢

沟谷物源山坡
作家现在时·朱山坡
强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指标选取及规律分析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山坡上的比赛
贵州龙里猴子沟沟谷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初探
沟谷空间特征与斜坡灾害发育关联性分析
山坡上,立着这样一棵老树(外一首)
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
物源对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的影响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物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