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经验及启示

2017-07-19郑红梅

卷宗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创新科技

摘 要:本文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入手,通过借鉴国外和国内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经验,提出正确的人才观、优化的人才政策、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6ZLZXZF00060)。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E3075)。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术共生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EY5010)。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一环。不断深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新的增长点,集中力量,大力创新,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努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事业的发展。

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以科技为基础,以高层次和创新型为特征的人才,指的是在某个学科、产业或技术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且做出过或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复合概念,目前在国内研究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从语素看,“高层次”是对人才水平特征的描述,是指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很高的人才,对应于“中低层次人才”;“创新型”是对人才素质特征的描述,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的人才,对应于“常规型人才”。与常规人才相比,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能够承担领先性、前沿性的科研项目,具有创造实践活动优化的发展空间,具有创造实践活动的自主控制权,具有能够建立并带领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科研团队的能力,同时也离不开创新团队对他们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支撑。

2 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经验

随着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国际竞争也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成为全球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加世界竞争的必然选择。

1.国外人才引进经验

美国等发达国家通常利用本国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对国外高层次人才放宽移民限制,给予优厚待遇,吸引高端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政策。第一,制定吸引急需高端人才的特殊移民政策。不斷拓宽技术类移民的范畴。引入外侨登记卡(绿卡)制度。不断修订短期工作签证政策。与此同时,美国还为非美国籍的杰出专业人士授予在美永久居留权。第二,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奖励高科技和尖端行业人才。利用自身具有的财力、科技和人力上的优势,通过签署国际间科技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别国高端人才。第三,继续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美国大学通过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和优厚的贷款政策吸引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利用赴美留学生大多数毕业后会继续留在美国这一情况,扩充本国的高端人才队伍。第四,通过聘用机制实现高端人才的国际开发与利用。美国利用其优越的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提供资助、合作、讲学等多种形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到本国从事研究工作,充实科研队伍。第五,美国还通过本国的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网络研发人才,为本国的科技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日本等国采取的是外向型的人才吸引战略,通过重金购买、吞并或资助知名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形式,使国外高层次人才能够为自己国家服务。首先,日本政府重视对优秀留学生的引进。为了弥补日本日益明显的劳动力不足,日本政府制定了接收留学生的计划,通过为留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为日本国内留住大量的劳动力。其次,日本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海外优秀人才在日本居住提供便利的条件。

印度人才引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吸引印度人才回国。海外印度人广泛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他们涉及软件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等多个科技领域。如何扭转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成为印度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创建引才机构和完善引才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外印度人才回国效力,特别是在需求了解、宣传激励、供求对接和来去自由方面构建的引才制度,起到了显著的引才效应。

2.国内人才引进经验

北京市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畅通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第一,不断推进海外人才聚集政策。通过“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人才计划,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第二,完善人才梯度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梯度培养机制,培养世界级产业领袖、优秀企业家和专业管理人才。第三,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模式。第四,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增加知识价值在分配政策中所占的比重,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以便有利于调动和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不断简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流程,并将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

上海市主要通过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构筑国际人才高地,集聚和造就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招聘、派遣、培训、测评、管理咨询等人才服务功能。持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完善海内外引才政策体系,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技创新人才融资环境。

天津市围绕其优势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急需专门人才。通过一系列的人才资助扶持计划、人才工程,全面构建由国家级和市级顶尖人才以及优秀青年后备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培养。制定政策合理引导人才流动。

3 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人才的驱动,需要依靠人才的驱动发展来实现。而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获得,则要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创新人才工作思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优化创新人才政策

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制定有利于人才管理、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全方面的人才政策。不断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政策的区域竞争力,通过优越的引人、用人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进入,建设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提高人才的收益水平,制定合理的创新收益分享政策,保证科技人才的创新知识产权得到合理的回报。

3.制定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根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成长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论资排辈“和“唯学历”等不良倾向,注重科技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创新性,注重技术产权的推广价值。做到以人为本,打破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机制的束缚,采用认定、考试、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形式,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的社会环境,为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创新平台,提供创造机会。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聚合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探索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桥梁,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时间。

参考文献

[1]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 2009(7):56-58.

[2]白晓玉.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对外经贸》,2016.11:90-92.

[3]鄢圣文.国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46-247.

[4]转自【皮书数据库】:冯凌,印度的海外人才引进制度初探,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4),2014年09月,13页,http://www.pishu.com.cn/skwx_ps/databasedetail?contentType=literature&subLibID=&type=&SiteID=14&contentId=3206676&wordIndex=6

作者简介

郑红梅(1979-),女,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层次人才创新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