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籍制度与集体土地流转概述

2017-07-19赵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集体土地户籍

赵珺

摘要:长久以来,随着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也就是户籍制度各个权力机构对它管制的范围内的人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立户、分类等和编制。它成为统治者一个手段,一个通过它能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户籍制度与集体土地流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对此做了概述与分析。

关键词:户籍;集体土地;土地流转

1户籍制度概述

户籍制度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含义是包括户籍登记、统计、档案、证件等反映人口基本信息为核心的行政法律制度;广义的户籍制度则包括与户籍相关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除了包括身份、职业、还包括出生、死亡、迁徙和婚姻等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什么样的,一个外国人是这样描述的,他说户籍制度就像“国家聚集在中国”每个城市、县城相当于一个国家,你要迁出或者迁入就要搬复杂的手续才能享受另一个“国家”的福利。像在中国封建社会,它本身的作用就是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根据家庭人口做出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員的判断,对于我国古代来说,它还区别了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如“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王宗贵族”。我国古代注重农业,但由于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落后,提高产量的方法只能依赖于劳动力的增加,而统治阶级通过户籍制度进而控制人口,土地的。

2当前户籍制度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存在能够证明公民的合法性和在该地区所享有的福利待遇。此项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以来人口管理方针制定的基础。中国起初是个农业大国,由此,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也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户籍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建国伊始,此项制度曾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随着日益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大,设施福利渐渐有了很大的区别,由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享有的待遇渐渐不同,这种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制度开始受到非议和抵制。2005年底,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开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截止至2009年3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的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

在2016年8月初,北京推出18项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一条就提出了“取消北京农业户籍人员户口性质由农业变更为非农业条件限制,主动申请即可办理”。

安徽省自2015年6月1日起,户别一栏便不再有农业或非农业。广东出台的意见中表示要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达到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允许在当地申请常住户口。重庆和武汉也将实行积分制落户的政策。

3户籍制度改革背景及现状

3.1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

所谓的户籍制度改革,在目前看来无非是将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城镇与农村的户籍壁垒,不存在分级,优劣。要体现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抛弃掉依托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经济差别,获得统一的身份。

3.2 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常常附着着类似于教育,医疗等这种某种社会经济关系,在本人看来,所谓的户籍制度它的功能应该是对人口登记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来限制公民的自由迁徙,它的方向应该是证明公民身份进而保证他们自由发展,给予他们公平的权利。让所有公民能割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提升的机会。让农村和城市共同进步,当然在目前看来,由于城乡经济的差别,这种想法的实施或许会带来城市爆满而农村空巢,这个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3.3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户籍制度因此依托于计划经济而立。但由于经济发展,它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阻碍。很多农村的青壮年为了生活的跟好进城务工导致人户分离,这些导致了很多社会与政治问题。他们在国内城市贡献着自己的鲜血和汗水,却不能享受他们劳动带来的服务和商品。

再者,务工的农民也会在常驻地方政府的管理内,既然他们能像本地住户一样被管理,为什么不能本地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这种其实有政府故意回避的现象,然而这样会导致我们的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或者丧失。

4农村土地流转概述

亘古以来,广大农民利土地为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也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各地都开始尝试一些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的家庭分散经营引发的生产低效率问题。

伴随着土地流转创新实践的开展和相关制度与政策的实施,学术界对土地流转问题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一方面,王景新列举了自1987年以来各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改革试验。常金海等则总结了一些地区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创新探索的经验,具体包括“两田制”、“反租倒包”、“土地信托”、“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另一方面,党国英认为法律规定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其结果是在农村社区内没有一个明晰的土地“所有集体”或其代理人可以得到“所有者”应该得到的收益权和完整的处置权;张红宇则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土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等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的原因,并且在事实上破坏了有效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的形成;林毅夫指出,土地的初次分配由社区成员身份决定的规定使得农民一旦选择离开农村社区进入城市定居,就会永久丧失一切土地权利。法律还规定农民不能长时间荒弃土地,这也违背了农民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是否耕作的选择权力。这些政策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财产权的完整性。此外,除了土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以外,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还有很多。一些学者还指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率。

5户籍制度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关系分析

户籍与集体土地的讨论,就必然牵涉到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无非是设施配套和经济福利待遇问题。它的重点就是消除城乡分离的土地制度,国有土地有较为完善的流转制度,但是集体土地却没有,没有健全的体制,就不能进行规范的流转市场,自然也享受不到市场流转带来的经济利益。所以,目前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

那么,目前有一个问题卡在面前,如何让农民能够利用自己的土地财产获得更多的价值,并在城乡结合中获得更大的实惠,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目的。在目前看来,农村集体土地入股分红是比较流行的流转模式,集体土地入股,利用集约经济的效益赚得的利润根据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带来的效益也是客观的。但这种入股模式可能面临着补偿费过低甚至无法到位,或者入股后开发商严重侵害公民权益的风险问题,因此,控制流转中的利益冲突,加强流转规范,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转变的关键性所在。

传统的城镇化经常压低成本,只求加快速度,虽然推进较为迅速,但遗留了很多问题,如开发商经常选择很有发展前景的区块,而且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包括安置补偿,拆迁成本等,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导致后续冲突不断。

参考文献:

[1]王宇.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解决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81-83

[2]李长健,梁菊.关于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J]. 山西农经,2014,(04)16-20。

[3]丁新正.统筹城乡背景下农地流转的模式及风险规避——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实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7:18-22.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集体土地户籍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问题的若干解读
近城区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