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每一篇作文里都有雨神

2017-07-19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雨景蛛丝秋雨

我偶然从同学的作品集里发现了一篇很“神奇”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考试成绩出来了,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悲伤,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也在为我们哭泣……雨越下越大了,风呼啸着,树叶惊恐地摇晃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我即将面对母亲期望的眼神,我恨不得把这张试卷撕了……我望了望窗外,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雨水顺着树叶滴落,花儿又挺直了身躯。我那善解人意的母亲,又一次原谅了我。

蔡婷婷

这位是雨神啊!一伤心就下雨,一高兴就天晴。老师,你确定你读的是一篇作文,而不是玄幻小说?

晏濡稔

不仅雨像安了开关,就连花儿都“挺直了身躯”。本文的景物完全是作者表达情绪的道具,毫无真实性。

邱添一

作者肯定是把自己当成萧敬腾了。我知道,作者这样做,是想衬托他的心情。不过,文章的情景交融要自然,强扭的瓜不甜。

王姊

下小雨→下大雨→雨停,这套路大家都能猜得出来,实在太俗了!其实,不同时节的雨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试着写出它们的不同。

沈佳雯

那么,怎样写雨景,才能真实自然又不落俗套呢?

魏思轶

配合度如此之高的天气显然不合常理。若真要以景衬情,不妨顺其自然,比如写天气虽然还是不好,“我”的心情却安稳了很多: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是风波之后,我的心中却似风吹云散,透出了几缕阳光。

史若璠

我觉得可以改成: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一阵风儿拂过树梢,水珠纷纷滴落,仿佛渐渐洗净了我心中的阴霾。这样一来,“我”的心情和雨势能够较好地结合到一起。

珂珂

仔细想想,为什么非要下雨呢?在大晴天,老师就不发成绩单了吗?“我”就不会考差了吗?不仅是这篇作文,还有一些作文中的天气,我也是看不懂。伤心必下小雨,出走必下偏东雨,爸爸来接我,必然是暴雨,半夜看病不用說了,必然是特大暴雨。难怪有些省份降水量少,原来,全国一年的降水全降到有些同学的作文里了。

徐洁

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语文教师

在很多文章里,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雨神”:一场大雨,随心而下,随心而停。天气可随“我”的心情随机变化,刚才还是雷雨交加,转眼就可能雨过天晴。可是,这“神力”越强,文章却显得越假。描写雨景,怎样才能写得真实自然又清新脱俗呢?

如果真在下雨,没必要硬让它停下来。天气描写往往是情绪铺陈的有益补充。不过,很多同学写雨景都是千篇一律,试问春雨、秋雨、细雨、急雨、白天的雨、晚上的雨,是一样的吗?

张爱玲在《秋雨》中写道: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贴切而形象的“蛛丝”与“蛛丝网”,写活了秋雨的沉闷、萧索与连绵不绝的情态,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了作者压抑、郁闷、悲伤的心情。

如果没下雨,就没必要硬让老天下雨。爸爸接我,不一定非得在狂风暴雨中;离家出走,不一定非要飞沙走石。营造气氛不一定非要靠极端天气。毕竟我们不是雨神,走哪哪下雨。

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写道:

校园里的白桦黄了又绿了,在明亮的窗外窸窸窣窣地抖动,釉质饱满的碎小叶片将阳光折射得充满了年少无忧的欢快。金黄色的阳光被教室的窗棂切割成规则的形状,洒落在贴满了标准答案和高考信息的白色墙壁上。知了的叫声被热风吹得一浪高过一浪,白衬衣在风扇的吹动下随翻飞的试卷和书页一起不安分地鼓动着。静静停在教学楼下的自行车,坐垫被烤得好烫。天真无知的蜻蜓懵懂地停在窗台上,很快又索然无味地离去。

七堇年描写的是毕业后的感怀,没有下雨,没有阴郁,有的是阳光明媚,岁月静好,反而让人看出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猜你喜欢

雨景蛛丝秋雨
Task 3
Task 3
叶敏作品赏析
雨景
秋雨
记得告别时秋雨淅沥
大雨之夜
写微诗的时候,想起雨景截句
秋雨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