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韩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7-07-19曹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5期
关键词:韩语应用型办学

◎曹昊

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韩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曹昊

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应用型大学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其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国内的对韩合作办学的发展中,韩语教育一直是合作办学的基础。有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韩语教育,合作办学的特殊模式下的韩语语言教学则更不同。本文以国内外对韩语教学的分类和国内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准绳,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改进了韩语教学的环节,准确定位合作办学的韩语教育。

2003年起中国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从政策法规上制定了详细的规范。2004年7月起颁发实施。 该条例从合作办学的主体、设立、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合作办学的模式发展至今,以利用国外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为目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韩间的教育交流始于1995年,两国首次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大韩民国教育部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先后在2001年和2004年对协议进行了修订和续签。在国家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及院校等教育部门也开展了各种交流合作项目,中韩合作办学形式也顺势而生,其中韩语教学成为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

合作办学韩语教育的定位问题的引出

不同时期都有学者对合作办学进行深入研究。2003年教育部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规范之前就有学者给予了关注。胡焰初(2002)从合作办学主体的合法性切入,强调作为合作办学的中外双方应当平等开展合作。 随后,王凤兰(2005)提出从国际合作加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和产业必然也会成为全球化的产物的动因,以及从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林金辉和刘志平(2008)强调合作办学的形式缺少系统理论来指导合作办学的具体操作。并且认为应当认清国外的优质合作办学资源,需要从对优质资源的鉴定和把握,吸收和利用,政策法规监控,三个方面系统考察。 戴福祥(2011)在论文中总结了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以来的一些特点,而且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融资、交流、管理和教学四个方面对以后发展中外合作提出了创新的思路。 郭丽君,李慧颖(2014)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控上提出了建议,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应在制度、管理模式、文化三方面通过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韩语教育是大部分对韩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基础内容。对于韩语教育问题也是众多学者专家关心的问题。韩语教学研究多集中在韩语教学法,课程体系的建立。然而近些年对韩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齐晓峰(2008)总结了韩语教育的状况,借鉴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和今后进一步提高韩语教育水平做了分析和设想。 韩旭(2012)对天津地区的韩语专业的现状分析,了解社会对韩语人才的需求,剖析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提出解决方案增加学生就业率。 崔超(2013)对江苏地区的高职院校韩语专业面临的困难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穆莉莉(2016)对西部地区师资力量比较傲薄弱,教学困难较多,教学模式新理念缺乏的现状进行分析,如何提升高校韩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创新策略。 虽然从韩语教育的专业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还是有些问题始终没有提及。合作办学模式的韩语教育从教学对象、目的等来看,同一般研究型本科韩语专业韩语教育不同,应用型大学的韩语教学和一般高职院校的应用韩语教学也不同。合作办学韩语教学有着怎么样的特点和如何定位是应该探讨的问题。

韩语教育的类型及分类

首先有必要对几个关于韩语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解释。“韓國語”是根据韩语“한국어”一词相对应的繁体汉字而来。一般是指针外国人、在外韩侨等母语非韩语的人群进行韩语教育教学所采用的名称。对于教育对象是韩国本国公民的韩语教育一般采用“국어”这一称谓,对应汉字是“國語”。“韩语”是中国教育界对韩语的称呼,在韩国国内没有“한어(韓語)”这一称谓。在中国国内韩语教育界虽然将“韩语”和“韓國語”视为等同,但普遍采用“韩语”这一称谓。

从1959年以来以外国人为教育对象的韩语教育部门在韩国的大学设立之后开始了对外韩语教育的序幕。经过近60年的发展,韩国推行的韩国文化世界化的政策使得更多的人学习韩语,韩语的教育也随之发展,其类型也有所区分。韩国韩语教育学界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提出了“一般目的韩语教育(KGP)”和“特殊目的韩语教育(KSP)”两大类,这一分类方式以韩国学者유승금(2005)为代表。之后不少韩国学者对此分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分类方法。只是根据“特殊目的韩语教育”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细分。在不同的细分方式中“特殊目的韩语教育”共同存在的一个分类就是“학문 한국어”(原韩语对应汉字为“學問韓國語”,文本作者将此专业用语翻译为“学术韩语”在本文中使用。)除“学术韩语”之外,同级分类中还有“직업 한국어”(原韩语对应汉字为“職業韓國語”,本文将此专业用语“지업 한국어”翻译为“职业韩语”在本文中使用。)分类。在随后的研究中韩国学者进一步梳理各层概念中的概念,不断进行探讨。对于“一般目的韩语教育”和“特殊目的韩语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非对立关系,同时也不是“特殊目的韩语教育”超越“一般目的韩语教育”。而是要求同等的韩语水平条件下,体现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进行的分类。

对“特殊目的韩语教育”类别中的“学术韩语”又进行了细分。先是“学术韩语”又被普遍分为“一般学术目的韩语(KGAP)”、“特殊学术目的韩语(KSAP)”。随后有韩国学者提出将“学术韩语”分为“공통 한국어”,“교양 한국어”,“전공 한국어”(其汉字名称为“共同韓國語”,“教養韓國語”,“專攻韓國語”本文分别将其翻译为“基础韩语”,“大学韩语”,“专业韩语”)。并且对这三类韩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基础韩语”是指从初级,中级,高级水平所有的韩语中共同的一般性韩语。“大学韩语”是指在大学等选修文化素质课程时所需要的韩语。“专业韩语”大学等学习专业课程时所需要的韩语。 所以韩国学者对于以韩语教育目的,内容为依据进行韩语分类体系如下表 :

对于上表中“职业韩语”又被韩国学者分为“商务韩语”,“专业行业韩语”,“一般行业韩语”三个类型。其中“商务韩语”是以商务商贸事业为使用目的韩语;“专业行业韩语”是指行业性较强,应当具有专业资格的行业所需要的韩语,如律师、医生等;“一般行业韩语”是指一般行业性非专业性的所需韩语。通过韩国学者对韩语的分类可以看出韩语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细分出不同的韩语教育教学领域。

而在中国的韩语教育现实状况来看,国内的韩语教育从开办课程类型上基本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开设韩语本科院校的韩语教育;第二类是专科院校(包括高职高专)开设的韩语教育;第三类是一些院校没有韩语专业但是韩国院校有不同类型交流合作项目,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韩语达到相应的韩语水平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项目的实施。这些大学阶段的韩语教育多是为了学习专业而达到相应的韩语等级而学习的“特殊目的韩语”。因此中国的韩语教育根据实际教育现况来看,“学术韩语”,“职业韩语”应当是中国大学实施韩语教育的两个重要的两个定位。然而“学术韩语”更多在研究型大学的一般四年制本科韩语教育体系中实施,“职业韩语”则更多涵盖了高职高专的韩语教学范畴。

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韩语教育

应用型大学做为本科院校的类型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如果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那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的直接路径。合作办学的方式可以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学科专业的交流合作,建立中外合作的培养人才的机制,可以直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整个人才培养的指导线,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仅适用于普通专业,也应当使用在合作办学专业中。在对韩交流过程中中韩合作办学的形势也随着两国经济联系的加强而不断深入。韩语教育成为应用型院校中韩间跨文化人才培养时的重要教学内容。韩语教育的准确定位和正确开展就能从基础上给中韩合作办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应用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石。其中韩语教育的定位是直接关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合作办学的教学形式和一般教学形式不同,多采取“1+3”,“2+2”等模式。在国内大学阶段解决语言能力问题以方便去国外大学进行专业深入学习。这样的语言学习要求不同于一般本科四年制的韩语专业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开始接触韩语,几乎全是零基础开始学习。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直接使用,可以帮助自身完成专业学习。如果以能力作为制定学习内容的标准。其能力应该是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类。其教育内容包括了韩国学者提出的“基础韩语”、“大学韩语”、“专业韩语”,也包括涉及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习内容“商务韩语”、“专业韩语”等。所以合作办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韩语教育定位有别于一般本科的教学。这一类的韩语教育更有别于“特殊目的韩语”中的“学术韩语”、“职业韩语”等。可以尝试在“特殊目的韩语”中分类出“留学韩语”。

“留学韩语”的名称问题可以再推敲,但是这一类符合合作办学教育的韩语教育是应当被单独列出。“留学韩语”这一韩语教育的门类在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中可以尝试从五个方面体现出应用型大学的特点,避免“留学韩语”的错误定位。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出专业的韩语能力,这样的能力包括日常生活的生活语言能力,能够迅速介入大学专业学习的学习能力,能将所学语言能力综合运用在课外的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运用能力。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则包括了基础韩语,大学韩语,专业韩语,部分职业韩语,旅游韩语等内容。第三,教学方式上由于教学的时间限制,利用在国内学习的时间达到一定的“留学韩语”能力,多以任务型教学法和强化型教学法为主。第四,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仅仅局限于韩国合作院校要求的S-TOPIK考试的等级要求,更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考察。引进B-TOPIK,通专业的韩语考试检验学习成果。第五,建立学生合作办学项目学习档案,进行跟踪调查。结束中国国内的学习后,积极听取合作院校方的反馈,配合合作院校方开展韩语继续教育。

合作办学的初衷是利用国外优异的办学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成熟的办学经验来共同培养国际视野的人才。应用型大学的出发点是培养有实际实践能力,技术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应当具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韩语教育的准确定位能够让对韩合作的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更为有效开展。以能力为驱动,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是对韩合作办学中韩语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 外国语言系)

2017年度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朝鲜语合作办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7jyxm001)项目资金资助, 本稿为该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韩语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韩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讨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