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的意义,就是那豁然开朗的时刻

2017-07-18潘钦楠

北京纪事 2017年7期
关键词:辅导课澳洲学期

潘钦楠

來到悉尼,不知不觉一年多的光景了,反正总是在忙忙碌碌中,时间匆匆而过。前段时间的悉尼,老是下着蒙蒙细雨,令人没有烦躁的感觉,身体反而很凉爽也很舒服,所以日子显得更快了。若问在麦考瑞大学学习和在高中学习有什么不一样,相比之下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苦的为多。

大学的学习生活考验学生的可不少,不要说留学生了,就是本地的笨一点懒一点的学生也是叫苦不迭。在澳洲,我们学校虽然不是什么“八大”,但要胜过“八大”,在本地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十几年来,成为用超前理念办大学的佼佼者,优秀的毕业生受到大企业青睐,比起别的大学来牛得太厉害了,可以说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这也是有典故的,麦考瑞大学是澳洲“唯一”自主拥有土地的公立大学,据说当年是因为政府在做土地注册的时候,一不小心出现了一个疏忽,将土地所有权归到了麦考瑞大学自己名下,而其他大学的土地都在政府名下。这样的差别就是,土地所有权在麦考瑞大学,它就可以把办公楼出租给外面的企业,学校附近的高科技企业园区,包括澳大利亚听力研究中心、蜗耳听力公司(Cochlear研发和生产)等。慢慢地,数百家企业,包括一些全球百强企业都在这里落户,因为有了这些源源不断的租金,我们大学真的富得流油。

问题是学校对学生的苛刻一点不减。我说过,麦考瑞大学挂科率高在澳洲出了名,挂科收费的传言也是怎么都盖不住。说到挂科,不得不提期末,澳洲大学几乎都已经是临近期末,准备放寒假了。这最后的几周,通常是大学生吃不好睡不好、脑子和身体经常分裂的日子,论文、演讲、报告等一系列的期末专属品都相继来临。在国内或许是最后的期末考试过了就完事大吉,但这边的教学方式和国内的区别不是一星半点儿。举一例,课堂形式就迥然不同。这里上课的形式更灵活多样,有来的学生人数特别多的讲授课(Lecture),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课,两三百人在一起上都有可能。这时候在课堂上做笔记是必须的,提前把要上课的课件打印出来,自己先做预习,知识梳理。在课堂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听课会轻松许多,也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可以着重地与老师在课堂上交流。上课的气氛是很好的,只要你有疑问,或者不懂的都可以举手示意,或者阐述你自己的学术观点。或者自己没有疑问,倾听一下其他同学的观点,看对自己有没有启发,也可以彼此进行讨论。也有类似小班教学的辅导课(Tutorial),这个课一个班平均也就20多个学生。这个辅导课是要考勤的,是必须参加的——出勤率很重要,因为还有出勤分,出勤不够就有可能被取消签证了。辅导课经常要在课堂上交作业,这也是分数的一部分,如果想要顺利地完成一门课,一般就是平时的分数再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这些具体的要求从教学大纲(unit guide)上可以看到,在辅导课上主要是巩固和加深你所学的知识。

课后交流的方式也有别于国内的课堂提问,而是采取课堂与课后交流并重的沟通方式。如果你还没有听明白知识点,可以参加老师学术咨询(consultation),去梳理你遇到的知识难点。属于比较难的课程还会有一个免费的讲习班(Workshop)小组学习,里面一般都是由上学期这门课的尖子生讲解,很多人都会去参加,觉得对自己的学习会很有帮助。所有课程最后成绩的评定,平时报告和最终考试都占有比例。我这学期上的“国际贸易基础”课,需要自己进行演讲,演讲成绩占20%,课堂论文题成绩占20%,小组报告占20%,最后考试成绩占40%。这里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再举个例子,比如课堂论文这部分出的题,很可能是要求从老师提供的三种经济类报纸里,就涉及的经济事件和公司案例中找素材,这些都是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过程。

好多人知道澳大利亚大学的及格成绩不是60分,而是“50分万岁”。如果只是50分及格,就因此觉得在澳大利亚留学很轻松,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像我上述的占百分之二十的成绩,老师如果心情不好给你个百分之五,都不意外。因为在澳大利亚,大学跟学生玩的就是“宽进严出”,考不过基本是推倒了重来。我开始说的挂科率高绝对不是玩笑话,因为麦考瑞大学就有着澳大利亚最高的挂科率,像“会计精算”之类的科目,会有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的学生挂科。

说回期末,先来说专属品之一的演讲吧。我这学期有4门课都要演讲,其实我并不觉得演讲是一件特发愁的事情,除去前期需要花费精力准备,剩下的也就是上台那最后一哆嗦了。说起演讲我还是有点小技能的,不敢说每次都应对得很好,但窍门什么的我还是有一些的。先说写演讲稿,演讲稿不可缺少的有3项——针对性、可讲性和互动性。我需要演讲的4门有3门是属于商科,所以针对性还蛮重要的。我们老师的第一要求就是要用例子或者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传导给那些对你“无动于衷”的同学,内容要符合演讲题目,跑题就搞笑了。互动性在我们商科演讲中是特别重要的,有人说演讲是一门艺术,搁我们这里艺术就算了,顶多是一个必须搞掂的任务,让自己的演讲能和同学互动,如何让他们听进去跟你互动才是重点。可讲性就没什么好说了,前面两点做到就好了。

演讲有时是个人演讲,有时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一般由3-6人组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澳洲的这种教育形式更能培养学生,不单是演讲,同时也有小组报告或者作业,不仅训练学生的个人能力,还重点强调合作能力,即与人相处的情商。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学生,甚至是一些参加工作许多年的职场精英都非常缺少的素质。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不断地努力,临时抱佛脚也得是知道学了什么的情况下。说到小组,这学期我在国际贸易这门课碰到的小组真是不知如何形容,因为第二周就分组,大家不熟就靠老师包办了,差不多就是随机往一块儿凑。我和另一个中国留学生、两个越南人,还有一个印度移民同组,我们是有报告和演讲要一起做。说到这儿我真的要地域黑一下了:这两个越南的姑娘开始选题目的时候挑三拣四,最后选到我们的题目是写澳洲的园艺经济。就这题目上谷歌搜一百页,都搜不到有关澳洲园艺经济的内容。所以开始就问她们要不要换,她们斩钉截铁地说:不换!还说这个好写。大家一个组,话到这份儿上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了。可是直到要交报告的前一个星期,她们反悔了,因为发现关于园艺方面的资料确实太少,可是我们其他组员已经硬着头皮都写了,于是她们开始耍赖了。最后的结果就是4000字的论文,这两位越南姐们儿一共写了500字的开头和结尾,还好意思在交报告前指导我们东改西改,说我们哪儿哪儿写的都有问题。说起来,真的要不是自己遇到,我一直以为这种奇葩都该生活在微博这种吐槽世界里。可怕的是还要和她们一起演讲,演讲的幻灯片她们也不做,两个人合起伙儿来就说了不到两分钟的开头和结尾。后来想想,她们也就写了开头结尾,说别的估计也说不出来。那段时间挺气愤的,现在觉得遇到奇葩也就认了。

记得出国之前就看到过这么一个段子,说有个人去美国旅游,想上厕所了,到处问哪儿有“WC”,居然没人能懂。主持人评论道,“WC”其实是厕所极其土鳖的译法,现在国外没人知道WC,就连toilet(厕所)都是过时的翻译,应当用bathroom(卫生间)替代。出国前我以为,在国外你问别人WC在哪儿,就如同在中国问:“哪里是茅房?”是非常诡异的,是脑子不大正常的。出国后,厕所是可以用很多词来说的,bathroom不是唯一的说法,toliet也并不过时,WC也经常会出现。我讲这个是想说,其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没什么错,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有可能像是厕所这个故事。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

出国留学生活的意义,就是那些豁然开朗的时刻,当你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大把歪国人数学比你强,厕所有100种不同的叫法,土澳确实有很多袋鼠,学会了面对大把人演讲也不害羞……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猜你喜欢

辅导课澳洲学期
撒娇鬼的作文辅导课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享誉海内外的澳洲奶酪
澳洲动物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关于辅导课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Who discovered Australia?谁发现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