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友情

2017-07-18李绍增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球馆友情宿舍

□ 李绍增

港友情

□ 李绍增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我们山东十几位同志先后被选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后改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工作。十多年光阴荏苒,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前沿共同战斗的情景,尤其是其间结下的情谊,不时萦绕在心头。在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时候,这种情感如同趵突泉水越发激荡起来……

进港之前,我们和许多内地人一样,曾臆想东方之珠的生活一定是天堂般惬意和享受。但置身水泥森林的空间,面对各种肤色的人群,特别是听着周边不熟悉的语言,想象和现实出现了巨大反差。尤其是我们刚刚离开温暖的家庭,一下子过起独居生活,当傍晚时分回到“空巢”宿舍,双手推开楼窗,眼观千幢楼房万家灯火,耳闻左邻右舍欢声笑语,孤寂、惆怅、彷徨心情油然而生。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几个凑在一起,诉说着心境,讨论着走向,最后达成共识:建立一个没有异性的家庭,互相关心、战胜彷徨,为“一国两制”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向组织交一份优秀答卷。从此,我们凝聚在一起,相互传递着温暖。星期天、节假日,容易想家,我们相约爬山,一顿野炊送走寂寞时光;谁有个头疼脑热,大家赶去递药送饭,轮流守候在床头;谁的家中遇到难处,大家想法共同解决,以免心挂两头。记得200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突然高烧不退,同单位的一位同志顾不上刚刚来港探亲的妻子、女儿,搀扶着我到医院看病,挂号、拿药、打针,一直折腾到深夜,之后还多次到宿舍看望我。至今想起这事,我的眼睛都有些发潮。

新同志来港,大家更是关心备至,尽其所能帮助“新人”身心尽快安顿下来。2002年春天,山东财政学院一位副院长被选调到中联办工作。为了让他感受到港友的温暖,我决定亲自下厨,做好饭菜招待他。那一天,在我的宿舍里,几道小菜,外加几瓶啤酒,我们两人吃得欢乐开怀,他孤寂的心情一扫而光。

香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实行西方的社会制度,这里既有“亚洲四小龙”的风范,也有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奢靡。为此,中联办对选调干部管理非常严格,要求不准“这个”,严禁“那个”。我们工作生活的轨迹也非常单调,早晨是“宿舍—电车—办公室”,晚上是“办公室—电车—宿舍”,循环往复,天天如此。外面诱惑那么大,我们稍一失控就会出问题、犯错误。现实面前,我们山东的十几条汉子,共同约法:不进三级影院,不到酒吧喝酒,晚上回归宿舍一般不超过10点,等等,并击掌为誓自觉遵守、互相监督。

在这种自我严格要求的“内力”和同事互相监督的“外力”的合力下,山东的选调干部个个勤奋工作、严格自律,在中联办打造了山东干部的“金”字品牌。

我们在港工作期间,香港政治形势仍然比较复杂。一方面,本土的所谓“民主”势力“逢中必反”,破坏“一国两制”的落实;另一方面,少数西方国家的国际反动势力或者直接插手干预香港事务,对我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或者拉拢和培植亲信挑起事端、制造冲突,破坏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面对这种政治形势,中联办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亚历山大”,大家深知,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一举一动肩负着香港的稳定,讲话做事必须“特别讲政治,高度守纪律”。

那个时候,我们港友之间工作上互相担心和关心的,首要的就是保密问题。无论何时何事失了密,都将会迅速发酵到难以收拾。所以,每一次聚会,大家都要相互提醒:出席外事活动,要按规定口径讲话;上班下班,切勿带着涉密内容的纸张;参加宴会场合,不谈工作方面的内容。2002年,我所在的人事部成立了业余篮球队,指定我担任领队。6月的一天晚上,球队约好和另一个部门进行比赛。正巧那天下午我参加一家中资企业的民主生活会,开完会直接赶到球馆。同我一天进港的一位同事因为担任裁判正在现场,他见我急匆匆地来到球馆,兜里还装着记录本,一向非常敬重我的他急三火四地把我叫到一边,证实是会上的记录本后,严厉地批评了我。后来我把这件事情讲给同事们听,警示大家千万不能在保密问题上出差错、跌跟头。

友情深深,忆思连连,蓦地想起一句名人名言:“世上情感千万种,唯有友情最珍重。”港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在遥远他乡凝结的纯洁友情吧!

猜你喜欢

球馆友情宿舍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我有友情要出租
银行家生活球馆
奥本山宫殿球馆
麦迪逊广场花园
富国银行中心球场WELLS FARGO CENTER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