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卜晓强的创新思维

2017-07-18叶子

大社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红棉服装行业时装周

◎叶子

卜晓强的创新思维

◎叶子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卜晓强自称“年纪虽大但勇于创新”。他的创新思维从其与众不同的观点中便可窥一斑见全豹。

“行业要跳出原有框架。”

“当资源优势逐渐淡化,服装时尚产业应去掉生产的帽子,推动企业向时尚产业转化。”

“现代的服装业是时尚产业,更是文化的产业,与生活方式、空间建筑、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一定要转变服装属于生产企业的旧有传统观念。”

“服装行业的创新是多元化。”

他把这些创新思维融入到为行业服务的实践中,引导广东服装时尚产业优化、转型、升级,使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国经济下行的不利市场环境下,2016年广东服装行业依然实现了良性发展。虽然产量和出口略有下降,但营收和利润则实现了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9%。

总体上,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逐渐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外围的同心圆产业组织结构。

行业要跳出原有框架

“如果说,前20年服装行业整体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那么近10年,服装行业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依靠抄袭国外品牌的野蛮式生长早已不能适应。”卜晓强洞悉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他说,和所有产业一样,当其处在高速爆发式增长阶段时,企业关注的重点是销量和盈利,无暇顾及短期不会带来效益的产能优化、结构调整;而一旦进入平稳发展期,企业或许会把盲目追求高收益的目标调整到中长期的战略定位,这也是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

“在流通领域工作的30多年里,我比较了解行业存在的弊端。从计划经济时期,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并行时期,再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无序发展现象导致资源越来越少,库存积压等问题随之产生。比如几十年不变的订货会模式,就必须要改革。”卜晓强说,纵观时尚产业,消费需求在变,消费方式在变,市场结构也在变。要适应如此巨大的行业变革,就要跳出原有框架。

“调整好、能够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企业将减少被淘汰风险,甚至可通过内生式或外延式的增长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实现新发展;而仍延续此前粗放模式增长的企业,必然被大浪淘沙洗掉。”卜晓强进一步分析说,2016年、2017年对于广东服装时尚产业来说仍是转型调整年。在服装时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众多服装企业选择了跨界多元化,或者瘦身变更主业,同时也有不少服装企业围绕服装主业,以资本为纽带,向产业链的上下游,特别是向下游的物流、渠道、零售、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延伸,向多品牌、多品类、产品+服务式的生活方式品牌转化。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这是服装企业把服装主业做强做大的一种主流趋势和重要模式。

2015年底协会换届后,卜晓强以会长的身份第一次发表了工作报告。他指出,提升广东时装周的含金量,打造具有广东策源力、全国号召力、国际影响力的优质时装周;坚持办好中国国际(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等时尚活动,积蓄和培养新生代力量;打造好中国园洲·时尚产业城等重大项目;共创广东服装时尚产业区域品牌新特色,将是省服协未来服务工作的四大核心。

协会出台的《2016年广东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广东服装时尚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新经济模式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融合令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协同演进;发力智能制造创新应用,与远程定制相结合是我省服装时尚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一大特点;全产业链抱团创新发展趋势明显;“时装周”概念逐步深入产业集群,各产业集群逐步将“服装节”、“服装展”转型为“时装周”;团体标准受关注,发布全国首个《薄型机织服装》团体标准。

推动企业向产业转化

“生产是属于企业的,而时尚是属于产业的,企业与产业截然不同。企业生产出来是产品,而产业所产生的则是个性化、时尚化的作品。这也是行业迈向时尚化、品牌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卜晓强认为,现代的服装业是时尚产业,更是文化的产业,与生活方式、空间建筑、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一定要转变认为服装属于生产企业的旧有传统观念,尤其当资源优势逐渐淡化,服装时尚产业应去掉生产的帽子,推动企业向时尚产业转化。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服装时尚产业的升级。国外很多服装企业并不是生产企业,而是时尚产业。时尚产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属于作品,其价值与单纯的商品价格自不在同等水平上。因此,广东服装行业要有所提升发展,必须将其从生产企业剥离,使其成为时尚产业。”对广东服装行业熟知的卜晓强积极呼吁推动广州“国际时尚之都”建设,认为广东的服装产业规模和设计力量十分强大,完全具备发展成为时尚产业的先天条件。

广东历来是中国时尚的策源地,产业链完整,营商氛围良好,思维模式超前,这些突出的优势,使广州拥有率先打造时尚都市圈的先发优势。卜晓强提出,在“十三五”时期,省服装协会应该带领行业准确定位,以时尚化、品牌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积极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向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转型,向时尚与科技融合的新型产业转型。

“毫不夸张地说,我省服装产量占到全国4分之一,即每4件衣服中有1件产自广东。”卜晓强介绍说,广东服装时尚产业链齐全,涵盖了研发、面辅料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商贸市场发达,面料市场闻名全国,特别是东莞虎门、广州流花更是全国服装销售重地;拥有一批活跃、创新的设计师,全国19名金鼎奖设计师就有11名在广东工作,中国十佳设计师在广东工作的有80多位,广东十佳设计师有150多名,全省设计师在10万名以上,全国首个大学生时装周也诞生于广州。更为突出的是,广东时尚基因浓郁,广东时装周曾创造过一百多场品牌发布的历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时尚产业基础优势和行业平台优势,广东服装行业在设计、流行趋势、品牌化运作方面占有先天优势。

他说,如果一个城市缺乏时尚,则难以和国际接轨。我们现在一提到时尚之都,很自然就想到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意大利米兰。正因为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时尚产业优势,更应该积极促使广东服装时尚产业脱离生产领域,打造一个真正的时尚产业,这有助于提升广州、广东的时尚度和国际地位。

积极推动“三品”战略

尽管广东是服装时尚产业大省,但近几年,广东服装产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珠三角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其他地区及周边国家服装业强劲发展,这些都给广东服装时尚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内容的“三品”战略,是“十三五”服装时尚产业谋篇布局的重要战役。2016年服装行业经历了冰火交融历程,服装店关店潮频繁出现,而广东服装出口也出现了下降状态。在2017年,广东服装行业努力寻求转型升级机遇,力求在瓶颈口突破发展,给服装前进带来更多的推动。

2017年3月6日,卜晓强在广东服装大会暨服装产业“三品”战略实施研讨会发言中提到,希望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从宏观经济、产业布局、品牌建设、互联网+、渠道创新等多角度帮助服装企业认清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了解行业变革的新局势、启发企业发展新模式、开拓交流协同创新的新渠道,使之能够为广东省服装行业升级、品牌建设、商品创新与广东产业链同时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为此,卜晓强积极推动“三品”战略,并以“广东时装周”为载体,创建了服装行业“三品”战略实施成果展示平台,将“三品”战略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卜晓强介绍,在“增品种”方面,倡导“设计思维”,构建设计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驱动产业链前段的面料产品研发等环节,提高设计能力;在“提品质”方面,通过国际对标行动等活动帮助服装企业“提品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创品牌”方面,通过服装新品发布会等活动展示广东服装品牌文化。

服装行业的创新是多元化

在卜晓强的眼里,创新是服装行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服装行业的创新是多元化,包括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以及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企业要根据消费需求变化着力提高品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满足消费新需求。

“其中加强品牌创新尤为重要。”卜晓强认为,服装企业不仅要抓好产品质量,更要加强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意,推动产品从功能化向时尚化的转变。而他本人在担任省服装协会会长之前,一直在红棉国际时装城实践品牌创新。

卜晓强介绍说,红棉国际时装城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精确定位,以及真正做到跟国际时尚接轨。我们从2009年起,就率先引进了韩国的服装品牌,当时大家对此都比较紧张,说我们“引狼入室”了,但实际上,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羊”在有“狼”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生存。当然,现在回顾当时引进韩国品牌的决定,不但没有发生当时大家所顾虑的“引狼入室”,反而是我们实现了“与狼共舞”。通过对韩国、意大利品牌和设计师的引进,我们的商户非常重视铺面的装修、布局以及商品陈列,现在红棉国际时装城已经做到了千店千面的格局,没有任何两个商铺是雷同的,大家都做出了各自的特色,体现了时尚的氛围。

红棉国际时装周从2009年启动以来,一直探索如何跟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每年的红棉国际时装周,卜晓强的重头戏就是将意大利、韩国的顶级时尚品牌引进来,近两年还引进国外的showroom模式。在坚持“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发展过程中,从楼层改造到品牌精选,从时尚交流到文化交流,卜晓强都坚持品牌创新,逐步打破大家认为红棉国际时装城是批发市场、卖便宜货的旧印象,塑造起红棉时尚潮流的新形象。经过转型升级,打造品牌,如今的红棉国际时装城已成为原创设计的源头,场内的自主品牌从2007年的25%上升到60%。

以广东时装周为例,经过20届的打磨,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三大时装周,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但卜晓强仍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不断为时装周注入创新元素。先后举办3个国家共27个设计师关于2016年服装服饰流行趋势的头脑风暴会议;发布2016年的流行趋势;新增高峰论坛,邀请国际顶级大数据专家探讨时尚产业大数据应用发展……2017广东时装周-春季上,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与T-STAGE全球设计师直购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T-STAGE 设计师商品直购平台不仅满足于提供穿衣打扮服务,还在定制、餐饮、沙龙、花艺、摄影的跨界也玩得风生水起,实现定制时尚生活。

他说,目前,中国与国外服装行业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地聚焦在创意设计领域,这也是我们推动广东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在创意设计方面,我们的设计师在成长,我们的设计品牌也在推出,在时装周或者展会上,在全国各地市场中,我们的表现越来越抢眼。

“现在国际时尚界愈发关注到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共同开拓中国市场对世界品牌和设计师都有非常大的空间。”卜晓强说,中国服装时尚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也得益于这个产业的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将加速我国服装业的国际化。目前广东的服装时尚产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地区时尚产业合作。“虽然现在时尚产业发展遇到挑战,但前景充满希望。”他说。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转型升级,都要特别注重让‘工匠精神’变成一种企业文化,根植在企业发展的血液中,这点对服装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卜晓强强调,国外服装品牌的“工匠精神”最值得国内学习,这种精神是广义的,不仅是对产品本身,还包括企业对极致、卓越态度的追求。

(封面摄影:正视视觉工作室-Sam)

猜你喜欢

红棉服装行业时装周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边疆红棉又盛开
红棉
为什么红棉的T台上总有新意?
冬天已去,春天还远吗?
浅析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10大实穿造型 2016纽约春夏时装周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