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2017-07-15兰小婷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5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国标舞相融舞蹈

刘 芳 兰小婷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530000)

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刘 芳 兰小婷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530000)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艺术的创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对于我国的国标舞艺术教学改革而言,只有在融会贯通的实践中借鉴和不断探索积累,深度发掘其内涵的价值,才能开阔国标舞艺术从单一体育竞技走向艺术表演舞蹈的创新发展之路。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作了一定的研究与思考。

爵士舞;国标舞;教学改革实践

一、爵士舞与国标舞的本源共性使二者相承相融

艺术是相通相联的。爵士舞与国标舞都是“舶来品”,是一种节奏感强烈富有肢体动律的外放性舞蹈。人们通过肢体的运动配合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身随心动富有感染力,充满了个人舞蹈色彩。“观”与“行”都乐在其中,二者都有娱人娱己的社会功能。它们本质特征都能直接、实质的体现着人类生命健康状态,体现人性品质及文明程度。

1.在本源与发展中的交集是二者相承相融可能的基础。爵士舞蹈是黑人利用交谊舞配上爵士的音乐来进行表演,而国标舞又是从交谊舞演变而来,集欧洲各国的民间舞蹈从宫廷舞、交谊舞经过规范整理而形成的。它们与所有舞蹈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在舞蹈的属性上二者应该是“血脉”相承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对生活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催新着舞蹈的审美发展并在各自的舞蹈门类中都分支出不同的舞蹈种类。

2.在音乐与风格上的包容是二者相承相融实现的空间。爵士舞有着很明显的英美音乐风格和切分音乐的旋律,但是它不只是用爵士音乐来表演,它也可配合流行音乐、蓝调音乐、摇滚音乐或是的士高音乐来演绎,并可以随时吸收最流行的音乐。国标舞在音乐的运用上也没有过多的拘泥,二者之间共同具有很大的包融性和很强的可塑性,易于兼容并蓄各类舞蹈的精华,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的舞蹈风格。

3.在技巧与动作上的相同是二者相承相融运用的现实。技术技巧动作是肢体语言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标舞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者通过头部、腰部、胯部、臀部、膝部,产生“摆”、“踢”、“弹”、“拧”的身体动律,例如牛仔舞基本步“Rock”连接“Chasses”胯部出现向前后左右的“摆”,“Kick”和“Flick”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腿“踢”腿方式。桑巴舞中的“Bounce”就是脚踝与膝盖互相配合产生的“弹”,伦巴舞中“Hip Rotation” 就是通过主力腿的拧转,带动胯部以身体的垂直为中轴的“拧”。以这些动律元素构成具有一定力量和难度的技巧动作,在爵士舞中无时不有,也在目前我国多次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大赛中屡见不鲜,对于丰富国标舞艺术表演舞,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爵士舞融入国标舞教学训练的实践方法

国标舞属西方舶来品,但它成熟又自成体系的规范化舞蹈语言,已经得到全世界的接受和认可。我国不少的舞蹈院校对国标舞的教学与技术训练体系也在逐步趋向成熟和稳定。尤其在课程设置上,都能注重遵循国标舞原有动作技术规范,并以此为基础,注重增加和强化学生在力量、速度、柔韧、弹跳等方面能力训练的课程,但按部就班的机械与程式化的色彩依然显得十分的厚重。笔者在爵士舞与国标舞的比对研究中认为,将爵士舞融入国标舞教学训练是一条积极有效的路径。

1.课程设置。课程的摄入是提高国标舞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爵士舞与国标舞对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技巧、力量爆发与控制、肌肉协调性和动作的速度都有着相同严格的要求,同时使舞者对音乐节奏更加敏感,学会在音乐中细化的处理动作。因此,爵士舞融入国标舞教学训练的课程内容,可围绕学生能力素质提升,从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这两点出发,逐步向补齐短板、彰显个性方向发展。

2.融入的重点。爵士舞的特征就是让身体各个部位如头部、肩部、腰部、臀部、躯干做独立的动作,而国标舞教学恰恰可以利用这一手段强化专业训练,反复的针对身体局部进行动作刺激。因而在国标舞教学训练中可以而且需要使用爵士舞的元素对国标舞者的身体局部来进行单一素质的训练,这也是融入型的教学训练的重点。

三、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教学的效果及价值

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近年来实施融入性改革实践的探索,让我们对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教学所形成的效果及价值有了新的感悟和认知。

1.有助于提升学生舞蹈的能力和表现力。我们曾将同时接触国标舞的两批学生作为调研样本,学习国标舞中加入爵士舞训练的为A班,单一学习国标舞的为B班。两年后我们发现,A班的学生跳国标舞时更有激情,四肢更加灵敏,让人明显感受到他们由内心散发且享受舞蹈的磁场,并且他们对舞蹈的创作力强烈而敏锐。B班的学生,舞蹈的感染力较为薄弱,四肢相对僵硬,过多地局限于规范的形式与遵守机械固有的姿态,单一的国标舞学习使他们缺乏了创作借鉴。经过调研对比,可以得出国标舞专业加入爵士舞的训练对学生的舞蹈能力及表现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

2.有助于丰富国标舞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表演。我们把爵士舞融入国标舞专业教学训练,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国标舞的创作和舞台表演有了很大的突破。例如,毕业晚会是国标舞专业作为一个将四年学习内容从“舞蹈基本功”到“竞技舞蹈”再到“舞台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展现。从每年国标舞毕业晚会中我们可以看见有效的教学成果,学生不再单单是国标舞竞技模式的呈现方式,而是更加多元化的表演方式,比如加入爵士舞局部独立运动技术、移动技术、跳跃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使剧目更加丰富,调动观众的热情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样的融入不会给大众带来一种“突兀”画面,这也就是爵士舞与国标舞在风格相似、在运用中相融产生的效果,也必将给国标舞艺术作品的创作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四、结语

根据综上所述,爵士舞加入国标舞专业训练不仅可以取得“不再单条腿走路,而是多条腿走路”的教学效果,推进“不再是竞技赛场才能看见国标舞”的社会化进程,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表演性、创作型、综合发展的国标舞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正所谓:当国标舞的教学改革在探索、借鉴、实践中实现融会贯通的状态,艺术之美的创新之路就会更加坚实和广阔。

刘芳,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兰小婷,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国标舞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国标舞相融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心相融
舞蹈课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简述国际标准舞双人配合的教学训练
探寻国标舞的艺术审美
论国标舞的艺术化创新发展
不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