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和形成机制

2017-07-15褚思菁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31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缩略缩略语英汉

褚思菁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000)

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和形成机制

褚思菁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000)

本文调查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并对其构造类型作对比分析,最后探究英汉此类缩略语的形成机制。英语此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主要包括首字母连接法、拼缀法和数字概括法;汉语的构造类型主要包括节选法和数字概括法。英汉缩略语的形成机制是尽力追求形式简约而表义最大化、合乎规约性确保不引起歧义两条标准。

英汉缩略语;组织机构类;构造类型;形成机制

一、引言

缩略语是在两个以上的词组中,保留某一部分,去除剩余部分的一种语言单位的构造方式。缩略语具有省时和省力的特点,广泛运用于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有利于提高交际的时效性。在现实交际中,英汉组织机构类的全称名经常会采用缩略形式,如“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在英语中被缩略为“OPEC”,在汉语中被简称为“欧佩克”。本研究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如下:1)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有哪些?2)其形成机制是什么?

据此,本文拟在实例搜集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并对英汉语的构造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究英汉缩略语的形成机制。

二、英汉缩略语的相关研究

当前英汉缩略语的研究较为详尽,主要涉及缩略语的分类和形成原因等方面。张维友(2010:95)将英汉缩略语作对比分析,指出英语缩略语主要分为节略式、首字母混合式、混合式三类;汉语缩略语主要分为节略式、选取式、提取公因式、数字概括式四类[1]。蒋向勇(2015)对汉语缩略语进行分析,指出取首原则是汉语缩略语形成的主要原则[2]。Chen等(2015)指出汉语中词长的增加会导致书面语中为了追寻平衡而产生汉字字数上的简化[3]。

以上缩略语研究多是宏观层面的探究,具体涉及某个领域的缩略语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各类组织和机构不断涌现,如何对它们的全称名进行缩略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类型和形成机制作全面而细致的调查。

三、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

英语构词组句的基础是字母形式的单词;而汉语的基础是单个的汉字。分别由单词和汉字组成的英汉组织机构类名称进行缩略时,其类型会存在一些差异。

1.英语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

英语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字母总数通常与全称名的单词数量相等,基本保持在两到四个字母这样一个范围。具体类型包括首字母连接缩略法、拼缀缩略法和数字概括缩略法。

首字母连接缩略法是指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组织机构全称名中,截取每个实词的首字母进行连接的方法,如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需要指出,应用该方法进行缩略时,如遇到of,and,for,the等虚词时,往往是忽略不计的,因为这些词的省略一般不会影响到缩略语的整体意义,如CIS(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ESC(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等。

拼缀缩略法是指将组织机构名称中单词的首字母按照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交叉形式排序,并按照英语发音规律进行拼读的方法,如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等。在某些情况下,字母组合本身就是英文单词,而且单词意义与机构自身特征还有关联,如SAFE(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单词“SAFE”是“安全”的意思,与“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注重安全管理的情形刚好吻合,这样的拼缀形式比较方便人们的交际。拼缀法还存在截取各个单词的一个到多个字母,将其拼读成一个单词的特殊情形,如MEDICO(Medic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此缩略语取首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最后一个单词的头两个字母组成一个单词“MEDICO”,发音与“Medical”相近。总之,与首字母连接法不同,拼缀法形成的字母组合更像是英文单词,或本身就是单词,方便人们的记忆和交流。

数字概括缩略法是指采用字母和数字组合对组织机构的全称名进行缩略的高度概括的方法,如F1(Formula One),G20(Group 20)等。与首字母连接法和拼缀法不同,此缩略形式与原来的全称名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差别较大,但是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旦被大众接受,其传播的速度较快,稳定性也较高。

2.汉语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

汉语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长度基本保持在两到四个汉字这一范围,构造类型包括节选法和数字概括法。

节选法是指提取组织机构类全称名中各个词组的首个汉字或末位中心语组成缩略语的方法。全部提取词组首个汉字的实例如发改委(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提取各个词组首个汉字外加末位词组中心语的实例如保监会(保险监督管理会)、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等。以上提取出来的汉字往往是各个词组中的关键信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外,如果全称名的汉字较多、提取首个汉字或中心语进行组合超出四个汉字的话,表示背景信息的词组往往可以省略,这样有利于将节选的重心放在关键信息上,如教科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华支(菲律宾华人抗日支队)等。在这两个实例中,“联合国”、“组织”、“菲律宾”和“抗日”可以算作是背景信息,为普通民众所了解。因此,进行缩略时可以忽略这些背景信息,重点关注主要信息“教育、科学、文化”和“华人支队”,将各个词组的首个汉字组合,便可形成更为精简的缩略语“教科文”和“华支”。

节选法有时会产生多个缩略形式,如“邮政编码”的缩略形式可以是“邮编”或“邮码”。“邮编”按照取词组首个汉字的方法而形成;“邮码”按照取“邮政”的首个汉字和取“编码”的末位中心语而形成。由于“邮编”在实际生活中比“邮码”的使用频率和可接受程度要高,因此前者通常是“邮政编码”的常见缩略形式。以上情形说明通过节选法产生的缩略形式还须满足人们通常的使用习惯。再比如“上海吊床厂”采用节选法缩略为“上吊”,与原本表示自杀义的“上吊”相冲突,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就很难保留下来。

第二种缩略方法是数字概括缩略法。与英语的数字概括法大体相同,汉语的数字概括法是指将表示数字的汉字和其他汉字进行组合的方法,具体实例如“一带一路”、“双一流”和“五水共治”等。我们以缩略语“一带一路”的形成过程作具体说明。“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于各个词组提供的信息较多,不宜采用首个汉字进行组合的节选法,而需要采用数字概括法。先将两者的中心语“带”和“路”提取出来,再选取符合两者数量特征的更为概括的数字“一”进行修饰,就可产生表述简洁使用便捷的“一带一路”这一缩略形式。数字概括法是在对组织机构名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而形成的,多用于政府和组织机构的宣传口号上。

3.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构造类型的对比分析

如上所述,英语缩略语的构造类型是首字母连接法、拼缀法和数字概括法;汉语缩略语的构造类型是节选法和数字概括法。从使用频率角度来看,英语中第一种方法最常见,第二、第三种方法不太常见。汉语中用的最多的是节选法,数字概括法相对而言较少使用。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相同点是缩略后的词汇长度基本保持在两到四个字符这一浮动范围以内。不同点如下:1)英语全称名中各个成分取首位的情形比汉语要多;2)英语的拼缀法在汉语中相对而言较为少见;3)汉语的数字概括法通常比英语用得要多。

四、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形成机制

基于以上英汉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我们拟探究这类缩略语的形成机制。形成机制可归纳为尽力追求形式简约而表义最大化、合乎规约性确保没有歧义这两个方面。

第一,尽力追求形式简约而表义最大化主要与组织机构类缩略语的使用情境有关。这类缩略语经常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报道之中,由于报道的时间和版面上的限制,新闻工作者会尽量使用精简的表述,以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指出,如果某一全称表述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的话,其采用缩略形式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我们以国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缩略形式为例进行说明。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拉美三国,首站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在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提到该国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交际效率,就很有必要采用缩略形式。刚开始,采用取首原则与中心语并置的方法形成“特多共和国”这一缩略语。到后来,“特多共和国”因超过四个汉字,表述略显复杂,就将“共和国”作为默认的背景信息而省略,正因此“特多”应运而生。以上缩略语的形成就是尽力追求形式简约而表义最大化的集中体现。

第二,在追求形式简约而表义尽可能最大化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人们使用缩略语时的规约性。尤其在存在多种缩略语可供挑选的情形下,使用的规约性可能会影响缩略语的最后形成,如3.2节讨论的“邮编”和“邮码”之争。“邮编”因为更加符合人们的表述习惯而被保留下来。

五、结语

本文在提取组织机构类缩略语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英汉此类缩略语的构造类型,并对英汉语的构造类型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此类缩略语的类型主要包括首字母连接法、拼缀法和数字概括法;汉语的类型主要包括节选法和数字概括法。在语言现象描写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探寻英汉此类缩略语的形成机制。该形成机制可归结为尽力追求形式简约和表义最大化、合乎规约性确保不引起歧义两条标准。

本文重点选取组织机构类缩略语进行调查,但是语言使用中还存在网络缩略语等现象,如 “转需(转给需要的人)、脱单(脱去单身)”、人设(人物认定)、粉设(粉丝设定)、“青椒(青年教师)”等。本文的构造类型和形成机制对网络缩略语等现象同样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1]张维友.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蒋向勇.现代汉语缩略语构造的取首原则及其认知理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75-79.

[3]H.Chen,Liang J,Liu H.(2015) How Does Word Length Evolve in Written Chinese? [J].PLoS ONE (9): 1-12.

褚思菁(1995- ),女,浙江嘉兴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缩略缩略语英汉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医学文稿中缩略语使用须知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大海失踪者
“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网络四字成语与文化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