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备课的探讨

2017-07-14李星位

速读·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李星位

摘 要:在教学中,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想40分钟要质量。要想搞好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备好课,上好课。教师应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探讨;创新思维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依据新课标设计三维目标:针对学生心理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找准学习起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精心设计课后反思,即将课标、教材和学生紧密结合,才能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指导提高。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亟待改变。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沐春风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我听过很多公开课,师生合作十分融洽,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都十分到位。与作课老师交谈时,他们却说:在第一遍试教时往往感觉效果不好,是经过不断修改教案,反复试教,最后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备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支持。

一、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中系统性体现不强。教师备课都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他的指导思想不是用系统论而是靠实践经验,他的依据是本课时教材内容而非着眼于知识的整体结构。他的任务是准备教师如何去教而非学生如何去学,他的目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培养。

2.千篇一律,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创意。从调查中发现81%的教师在平时都是个人备课,只有在公开课或课堂教学比赛时才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在平时的教案抽查中,我们见到的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教案,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些備课既没有标新茳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只有在带有极强功利性的教师备课评比中,才能见到为数不多渗透新理念,体现新设计,包含新思路的好教案。

3.一味追求形式,手段单调,忽视备课的内质。78%的教师还延续着固有的备课方式——书写,只有12%的教师采用了现代化的备课方式电脑备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一些地方甚至为教师印刷具有固定格式的备课本,教师备课按格填空,填满即可。领导抽查教师备课也仅看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环节是否齐备,抄写字迹是否工整,数量是否达到要求,能否作到一课一个详案等。我备课组同志在对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分析学情,80%的精力用于抄写教案,本末倒置已至于此,令人心惊。

二、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般地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既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三、备课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

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它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提倡写教后札记

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它是实实在在的教研行动,能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后札记的内容可以是自诊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的,还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新的教学设想等。札记可不拘形式,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篇幅可长可短,数量可多可少,可一课一记,也可几课一记。有见地、有真切感受的札记,实际上是论文的胚胎。写札记是很好的“思维体操”,有助于养成思考的习惯。札记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管理上应十分重视并急需加强。

五、抓住要点,掌握精点

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双基”目标始终是重点。毕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教师该讲的要讲,该训练的要训练,但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必须体现。同时教师也不能只看学生是否记住了几个。精点”内容,还要看学生是否基于这些知识能瞻前顾后解释相关现象,能否综合几个知识点解决复杂问题,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迁移去解决实际生活问胚,即融会贯通。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六、巧妙运用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意,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想象力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教学内容,经常有选择地介绍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典故,数学家传记,轶闻趣事,或介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巧妙的解法,美的形式,结构,以及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提高对数学的情意。

参考文献:

[1]龚祖华.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J].陕西教育,1996(01).

[2]孙伏龙.营造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3]林忠.让学生灵活建构数学概念[J].江苏教育,2007(18).

[4]秦晓彬.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

[5]徐爱英.两则“小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6).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