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2017-07-14康金福

速读·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康金福

摘 要: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浅谈;学习习惯培养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90后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1.1信息获取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1.2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1.3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1.4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3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当小老师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将逐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

“任务教学法”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有时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难点,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系统化,并做适当提高。

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课难上”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中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当小先生”。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给掌握较慢的学生当小老师,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小先生”可以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好,谁就是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4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所有教师的共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word 2003的表格操作时,笔者一上课就问同学们:“口字怎样能变成一个日字,日字又如何改变会成为一个目字,再如何改变成田字?”通过这几个字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表格的行列操作,然后教师再演示如何增加行、列,如何删除,这样就将这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了。又如,在学习表格的行列合并、边框跟底纹时跟数学知識结合起来,可以先让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如何把四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做成两个正方形?学生对于这种任务兴趣很大,马上开始动手操作,很快就有了答案。然后教师可以及时地把答案出示,并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表格实现它?有的同学说:“可以用一个五行五列且行高跟列高都为1cm的表格来实现它。”如果这样做,就得学会如何把它表示成表格,这就涉及到表格操作的一些知识。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欲望会变得非常强烈,这节课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熟记于心了。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
探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