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路径简析

2017-07-14唐箐莲

速读·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人文素养

唐箐莲

摘 要:新型的教学方法会促进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在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路径简析

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来看,教师积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改进是一项主要职责,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整体过程中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技巧。探究性教学的核心特征是教师的主动引导,是学生通过学习教材等基本途径,结合社会实践和客观事物,综合运用观察、分析、思考、逻辑推测等一系列方式开展的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最终按照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和评价的教学方法。

一、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学贵质疑”。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出合适、精炼的问题十分关键,这是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重要条件,也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必然要求。高中歷史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应该坚持根据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合理贴切的问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和主动思考的意识,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同时,收获丰富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

问答情境的设定具有多样性特征,可以以故事为形式来设计,例如:在学习关于“古希腊”文化史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体会古希腊哲学精神,可以结合“苏格拉底之死”情境讲授古希腊的文化历史,感受“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们思考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慷慨赴死?苏格拉底的死具有什么意义等。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式教学来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地联想,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自我探究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和发展。

二、营造融洽氛围,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而且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最终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学生看作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模式中要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等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语言、态度、关注来给予学生激励,从而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有效地得到提升。

具体而言,教师的情绪甚至动作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吸引力,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这就奠定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基础。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地指出其错误,而是要委婉地点出学生思路的独特性,虽然没有对应题目的要求,但仍然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勇气。这是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独立思考的有效方式。在长期的鼓励作用下,学生必然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会主动地思考相关的历史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的重要过程。这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引导发散思维,树立探究创新意识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发现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根本动力之一就是拥有发散性的思维,特别是针对历史这样的学科,发散性的思维不仅应该存在于课堂内,更应该存在于学科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这需要教师去进行主动地引导和鼓励,而非一味地打击。

从教师引导的方式来看,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运用。例如比较教学法,比较分析和比较思考都是引导发散性思维的正确方式,比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就可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教学,同时还可以与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史进行联系。通过两个历史方向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与战争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帝国主义的演变与发展,从中让学生们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过去历史知识的梳理和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提供依据,为他们进行探究性史学习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立足历史教材,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式来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讲述,学生缺乏有效的参与,教学的效果也较差。这不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应该主动地运用包括故事演讲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辩论方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例如在讲述和评价林则徐和曾国藩这些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一些经典场景的表演和名人的演讲,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情绪,更加直观、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黑暗与落后。同时,还可以针对李鸿章、洪秀全等人物进行评价,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进行辩论,分别讲述他们的功绩与过错。尤其要针对他们的文章、方针、政策、事迹进行评述,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独特的视角来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些人物。

开展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探究性学习是新时期的高效学习方式之一,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地引导,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展现出来。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在教学实践中,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效果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步入常态化、“深水区”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观、目标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法观、学法观、评价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教法观,探索最多,改革也最大。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传统的讲述法、讲解法的基础之上,人们探索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模式,如史料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学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示教学法、“圈点批注”历史教学法、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三阶段、八步骤”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效果当然也是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人文素养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