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传统与小学语文教育

2017-07-14李春才

速读·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明文学

李春才

无论中外,教育都是一个文明延续最为重要的事情。《论语》开篇言学,《荀子》第一篇即是《劝学》。《礼记·学记》中甚至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样的“文”的教育当然首先是语文教育。但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白,什么是“语文”。

语文首先当然是一门课程,乃至于一门学科。但是,语文首先是一国之语文,而非普遍性的学科——现代社会有理论癖好,但是这种癖好最好不要损害文明的根底。所谓“语”自然是指汉语,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识文断字,更应让学生爱上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汉语。理解的难处在于“文”。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文明不仅仅对译西文civilization,更有我们自身的文明义涵。《周易·贲·彖传》:“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关于文明的最早最完全的叙述。要而言之,“文”是对世界的整体观察和探究,在柏拉图看来,这种整体关照其实就是所谓“哲学”,即最高的智慧追求;其次,“文”的关键还在于“化成天下”,就是说以这种智慧让人类的政治生活有序并且褒有美好的品质,与此相关者,皆为“文”。因此,“语文”中的“文”就不仅仅是各种文章,而必须具有这种文明的品质和担当,这样的文,其实在《论语》中称之为“文学”:“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游和子夏作为孔子的“文学”高徒,他们所学习的文学其实是指历代典籍,而非俗常文章。

这是我们谈论小学语文的基础,也就是说,依循小学的教学特点,循循善诱,渐渐将学生吸引到“语”和“文”上。“语”事实上是附着于“文”上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文”的教育传达出自身文明的品质,学生怎么可能会对这种语言产生真正的尊敬和喜爱之情?因此,当我们谈论“古典传统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核心問题便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如何与我们自身的文明传统发生最直接的、活生生的关联。这自然不是一篇文章、也不是一个人能够能够清楚回答的问题。拙文只是希望就这个关键问题略呈己见,或有助于其他的思考者。

文必有其载体,这就是文本问题。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过不少次的调整,但是,基本的基调没有改变。我们以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为例,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该册教材一共32篇课文,关于祖国自然风貌的文章7篇,古诗两篇4首,关于自然世界以及科学相关文章11篇,童话或寓言四篇,关于爱国等各种道德教育的文章8篇,总体来看,编著者的意图不难揣测,一方面需要培养孩子的现代精神,所以这一类文章比重最高;其次,祖国的自然风貌除了培育学生对美好自然的感知,当然也有出于爱国情操的教化考虑,而各种道德教育类型的文章一共八篇,再加上4篇传统上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四篇寓言,那么,从总体上讲,其实语文教材的根本内容有两点:一是现代科技类,一是道德教育类。

关于科技类文章,我们以29课《呼唤风雨的世纪》为例。课文以极其赞颂的语调歌颂论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但是20世纪同样发生了两场死伤人数远非过去的历史可比,这就是灾难深重的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与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现代哲学一直被思想深刻的哲人所反思,怎么可能如这篇文章所写?所有反思现代性的哲人中,施特劳斯着力强调以古典思想矫正现代思想导致的种种弊端。那么,语文教材里难道应该交给学生非常片面乃至错误的思想么?

至于道德教育,其实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通例,因为这是一个政治社会维持其政治生活的必然途径。但是,这里首要的问题是,编著者是否以最高的思想标准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美德?27课《乌塔》颂扬的是孩子的独立,这未必不是美德,但是,一个14岁的孩子世界漫游,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真正美德的标准——一个人要成为有美德的人,成为君子,是一个艰难的学习与自我砥砺的过程,而不是在世界之间独立游走。其次,当我们以“文”作为更高要求的时候,我们期待的是文质的相符,既有道德之质,也有文学之质,然后才能文质彬彬。

如果我们对“文”有要求,自然就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作者写下的课文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文章吗?古人以六经为教,首先是因为这些最伟大的经典。比如,《电脑住宅》,以今天的科技发展来看,并无任何令人惊奇之处,而作者蒋豫浙,我们几乎查不到任何资料,这样一位作者写出的这样文章,怎么可以成为滋养学生灵魂的作品呢?类似的文章并不少见,我们必须问一个极其紧要的思想问题:谁能够教育学生?

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借助历代思想资源深入思考,并作出回应——如果我们仍旧期待教育好我们的学生,仍旧对我们的文明报有敬意。

参考文献:

[1]参吴小锋.古典文教中的文质说探源,尤参第二章第二节“《论语》中的文章与文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6:31-40.

[2]参娄林主编.经典与解释45:伊索寓言中的伦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

[3]参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文明文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们需要文学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不文明说“不”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