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鸹撒

2017-07-14王小洲

农家书屋 2017年6期
关键词:六爷洋芋巷子

王小洲

老鸹撒又叫老鸹头 ,是关中乡间的一种不起眼的面食。老鸹,学名乌鸦,浑身羽毛乌黑,其声凄厉,其情惨淡,听着让人心神不宁。常言说:“老鸹头上过,无灾必有祸。”出门遇见老鸹,乃不祥之兆,也是乡人最忌讳的事。由此可见,老鸹撒是面食里的下里巴人,是端不上餐桌的,村民们也不屑吃。

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老鸹撒是农村懒婆娘的饭。家庭主婦勤快又能干的是不吃老鸹撒的,经常吃老鸹撒,街坊四邻就会嘲笑主妇懒,男人也会没面子的。

村里过去发生了一件老鸹撒的悲惨故事。同巷子六婆人有点歪,嫁给六爷这个老实头。早年一连生了几个娃,不幸的是都夭亡了。生下五女叔,六婆就给他起了女娃名字,倒是健健康康的,就是像六爷是个榆木疙瘩。瞎鸟碰上了好谷穗子,五女叔娶了第一房妻子绵绵婶。绵绵婶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既漂亮又绵软,满巷子男人都眼红。第二年生了个女儿,一家人过得挺和美。不过六婆和绵绵婶经常闹矛盾,五女叔既怕六婆,又不敢得罪绵绵婶,常常像风箱里的老鼠夹在中间受气。一天绵绵婶午饭做了顿老鸹撒,遭到六婆一顿臭骂,绵绵婶翻了几句嘴,一下子惹怒了六婆。六婆气得浑身打战,一怒之下脱下鞋子打了绵绵婶一个耳光。绵绵婶心里想不过,结果喝了敌敌畏死了。绵绵婶娘家人一场大闹,把六婆折腾得够呛,五女叔成了鳏夫。

眼看着儿子一天天打光棍,六婆一下子着了急,四处托人给五女叔续弦,托媒婆“连长婶”到商洛找了个山里妹。不过这山里妹和绵绵婶比起来,丑多了,实诚多了,六婆肠子都悔青了。更让六婆怄心的是,山里妹春草婶粗毛大骨头,切的洋芋丝像板凳腿,切的臊子块大如积木。最让六婆不能容忍的是她常常爱做老鸹撒,弄得六婆打掉的牙只能往肚子里咽,有口说不出来。真是一物降一物,六婆的威风扫尽,巷子里再也难见她的笑容,也很难听到她高喉咙大嗓子的说话声。

初中时我也亲手做了一顿老鸹撒。做老鸹头的稠面糊有点像烙烧饼子的软面团,软硬要适中。既不能太稀,稀了下到锅里没形,就成了麦面糊糊或者疙瘩汤了,但也不能太硬,硬了筷子是夹不动的。我用筷子使劲地搅动面团,或顺时针或逆时针,一圈一圈反复搅匀称,饧到一旁。生火烧水,给灶膛添上大块硬柴,火苗呼呼在灶膛里欢快地唱着歌,扭动身子兴奋地跳着舞。我麻利地洗涮泡好的黄豆和粉条末,洗豆腐,淘葱和青菜,刮洋芋。豆腐洋芋切成丁,葱和青菜剁成小段。小锅烧油,一会儿油锅上就油烟腾腾,菜籽油油香四溢,我三下五除二把菜倒进油锅,上下翻炒。狭小的厨房蒸气弥漫,香气飘荡,我俨然厨神一般。

大锅里的水已烧开,万事齐备,只差夹老鸹撒了。我揭开锅盖,左手托起面盆,右手拿起筷子,开始最后一道工序夹老鸹撒。瞅着面团,选好角度,竹筷子用力一夹,一个个老鸹撒像鸭子一样跳入翻滚的水中。左手不断地转着面盆,右手伺机不断地夹。夹老鸹撒也有技巧,既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还要匀溜。一阵大火,铁锅口的蒸气圆了又散,散了又圆。几开之后,锅里漂满了白生生的老鸹撒,个个攒动,如同满河小白鹅,十分可爱。看着锅里的老鸹撒,顿时来了食欲。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老鸹撒。

如今老鸹撒成了高档饭店的主打主食,配上甲鱼汤、排骨汤、鸡汤和各种高汤,既营养又好吃。几个月不吃就有点想,邀上几个朋友,喝上几两西凤酒,吃几碗老鸹撒。喜欢较真儿的朋友说“这老鸹撒不是真正的老鸹撒,其实是拨鱼”,另一个则说“应该叫疙瘩汤”,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中庸的朋友则慢条斯理地说“只要好吃就行,管它是什么,叫什么”。

老鸹撒从前在乡下留下懒名,如今在城里成了美食。真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不过,我还是喜欢吃从前乡下的老鸹撒。

猜你喜欢

六爷洋芋巷子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大将军搬砖
自大的马谡
花巷
石魂
搅动在灵魂深处的洋芋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巷子里的秘密
抢钱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