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武市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2017-07-13刘长青灵武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消费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农户经营

刘长青 灵武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灵武市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刘长青 灵武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形式,促进土地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分析全市土地流转的现状,梳理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对策措施,促进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流转。

一、基本情况

灵武市辖5个镇、2个乡,70个村,506个村民小组,农户38122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8万亩。截止2017年6月10日,我市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到105449亩,比去年增加15102亩。涉及6个乡镇,46个村;涉及农户17853户。分别占耕地面积和农户数的5.5%和58.8%。根据流转形式不同划分:出租89474亩,占流转面积的84.8%;转包9675亩,占流转面积的9.2%;转让4246亩,占流转面积的4%;互换13亩,入股1220亩;托管820亩,根据土地流入对象不同划分:流入经营大户及家庭农场47709亩,占流转总数的45.2%,流入合作社31985亩,占流转总数的30,3%;流入龙头企业10278亩,占流转总数的9.7%;流入其它主体2047亩,占流转总数的1.94%。根据土地流转用途及流转区域的不同划分:用于优质粮食生产86327亩,主要集中在崇兴镇、梧桐树乡和郝家桥镇片区;用于优质蔬菜种植8201亩,主要集中在崇兴镇的龙徐滩村和郝家桥镇的上滩村等片区;用于经果林3791亩,主要集中在梧桐树乡和郝家桥镇片区;其它5718亩,主要集中在郝家桥镇。

二、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一)土地流转供大于需

今年,土地流转价格降至600-800元每亩,比往年平均每亩地降了100元-200元不等。土地流转市场供大于需。主要原因一是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扶持政策,使群众由以前的“要我流转”变为现在的“我要流转”。二是农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效益缓慢,承租业主取利空间越来越小,影响了承租业主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二)适度规模经营占主导地位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全市有各类规模经营主体395个,规模经营土地81460.48亩。其中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达到150个,经营面积79974亩。如:兴唐米业、农盛专业合作社、家和家庭农场等等一批知名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纷纷参与土地流转。在一些乡镇已经形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园。如以郝家桥镇上滩村为中心的设施蔬菜基地;以梧桐树乡李家圈村为中心的优质粮食基地;以崇兴镇龙徐滩村为中心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

(三)入股、托管已成为土地流转方式的新趋势

目前,单纯的把土地租出去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增收的需求,托管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共赢;农民将土地入股到经营主体,一是经营主体缓解了大宗流转土地的资金压力,农民也分享到了产业增值后的收益;二是股民分红和产量效益直接挂钩,分险共担,利益共享,大家都在想法子节约成本,提产增收,直接调动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三是除了土地收益增值外,有意向的股民还可以到经营业主那儿打工,除了分红还能额外赚一份工资,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取得的成效

(一)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化解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规范率达到90%以上,规模流转的合同规范率达到100%。通过规范流转,流转双方签订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明确了流转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条款,为双方解决土地流转矛盾和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

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改变了传统农业长期存在的品种老化、生产粗放、管理落后、经营小打小闹的不利状况,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把农民手中零星分散的土地使用权集中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手中,实现了土地的集中连片,有利于统一良种、统一栽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要求,为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加之承接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者大多市场信息较灵、营销能力较强、经营水平较高,有一定精深加工能力,有利于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的提质增效。

(三)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运作,不愿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及时转出土地,使流转农户“进”可以放心地进城务工经商,“退”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有稳定的流转收益保障,避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规模流转,能够有效地吸纳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

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从三个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农民出租土地得到租金,普遍高于自己经营所能获得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一批高效农业种植基地,一部分农民就近务工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走出家门经商打工,从事二、三产业。第三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培植了一大批经营土地几十亩到几百亩的经营大户。这些经营大户统一良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使用机械、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田间管理,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出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农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兴唐、昊王、等知名企业和业主积极投身农村经济建设大潮中,规模成片流转农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我市10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达到150户。

四、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间流转行为不规范,易引发矛盾纠纷

调查中发现,农村土地流转无书面合同现象仍然存在,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大多都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少数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内容也不尽完善,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易引发矛盾纠纷。

(二)田块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

在农村各地的二轮延包工作中,各乡村为了减少矛盾纠纷,以田块好坏搭配按比例对现有耕地进行了调整,使得相当多的农户面临着土地分散于不同片块的区域,难以做到协调耕作和集约化经营。对农户而言,他们耕种多家的耕地在村组内呈多片块插花种植,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带来土地种植的诸多不便;对承租人而言,为了取得相对集中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协商,甚至绝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个别农户无论条件如何优惠就是不愿意转出,结果造成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这种情况广泛存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和成本。

(三)农业经营主体开发融资困难

大面积承包土地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租赁金支付,而目前全区从事农业开发的业主真正有实力的并不多,现行金融政策限制用流转的农地以及临时建筑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融资,业主开发资金缺乏,发展受到限制。

(四)农业经营主体没有固定晒场

目前规模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是大型农机具无处停放,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产品无处晾晒,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晒场属于农村建设用地,目前不予审批。导致经营主体生产的所有农副产品因无法存储晾晒,只能就地销售,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对策和建议

(一)以招商引资,引项目为突破口,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凡是有好项目、经营管理好、效益显著的农业项目,大户与农户都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双方主动性都很高,矛盾纠纷也很少,责权利明确。今后,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向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政策倾斜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补贴等形式,争取一批有实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竞争能力强、效益显著的农业项目落户本市,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调动农民的主动性。

(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监督管理,确实保障农民利益

认真贯彻《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对现有土地流转合同,尤其是口头合同,要积极引导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保护双方的利益。同时,要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有前瞻性、预见性地在合同中留有回旋余地,确保出现新情况以后,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要积极引进象兴唐、昊王等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从事农业种植。通过成规模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施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流转

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农地流转。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为激发企业、城镇业主租赁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财政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时,对农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是信贷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一大因素,金融部门本着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为出发点,通过科学论证,对有效益的农业开发项目,允许业主用租赁的土地上的附作物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农户经营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