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艺术

2017-07-13李文斌安徽省六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题材新闻报道受众

李文斌 安徽省六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艺术

李文斌 安徽省六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新闻语言是指借助于媒介平台,为受众报道最新发生的事件、传播具有新闻价值时所使用的语言。伴随如今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语言在理论与不断地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套自身的体系,并彰显出独特的语言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写作语言的特点,进而探讨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该如何运用的恰到好处。

新闻写作 语言特点 艺术

引言

新闻语言是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世界各地最新发生的事件。那些简单直白的新闻写作方法并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于新闻的了解需求,用户都希望能看到有声有色的、多方位的新闻事实,想要满足受众阅读新闻的需求,这就要求利用形象性较强的文学语言的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新闻语言的概念

所谓新闻语言,就是利用新闻媒介,向世人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并传播带有鲜明新闻价值信息时所运用的语言。

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对此解释为:新闻传播就是媒介为传递最新、最真实的信息给隐匿、广泛、分散的受众,从而能完成“对话”。这种形式,在传播学的术语中称为编码、解码之间的互动,必须遵从相互合作之原则,让受众在解码时尽量彻底的理解传者的真实意图。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称为新闻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

1.真实性。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是真实性。报道必须真实是新闻客观性的最基本要求。新闻的生命是语言必须真实。新闻的真实遵循真实的事实。通俗来讲,新闻语言的真实,就是必须要用事实说话,准确无误的反映生活事实,而不能信口胡诌、利用夸张想象随意乱编。必须按照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人物这五要素来客观报道事实真相,更要特别留意那些具体的细节描写,万万不能凭主观判断歪曲事实或者以偏概全误下结论。因为新闻消息一旦存在虚假成分,就会引起广大受众的质疑与反感,从而使新闻自身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2.精准。要与新闻事实相符合,语言的分寸要拿捏得当,切忌模棱两可,抽象不清楚。对人物、事件及细节的描述要还原事件发生时的本来面目,用满足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新闻记者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切忌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不准确的新闻语言,切忌吹牛浮夸、言过其实。在进行报道前要认真分析真假是非,对所发生的事件要提出几个疑问,弄清事情的原委,用真正实际的新闻语言报道新闻。

3.朴实。因为新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体形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所以新闻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讲究朴素的原则。新闻报道一定要和受众的接近性相符合,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通俗化化。要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及过于华丽空洞的辞藻。

媒体的报道必须着眼于大众,要尽量使用接地气,深入浅出的新闻语言,以符合于各个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常使用的形式是使用最接近口语化的书面语言进行新闻报道,使新闻报道通俗易懂,活泼清新,从而被广大受众读所喜爱。所以新闻报道不是教书先生似的板着面孔说教,而是亦师亦友、以平易近人的友善形象示人。

4.简明。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很强的特点,要求新闻语言必须做到开门见山,简明精炼。所以记者、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就是尽量用短小精悍、酣畅轻快的文字撰写各类新闻。这其中“短”字最为重要,就是要求采编人员要对所发生的事实进行精选,用最简短有力的语言交代清楚事情的原委,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不矫揉造作,不要给人冗长之感。做到直接精炼、清晰明了,用最简单的文字,体现出发人深省的作用。

三、新闻语言的运用

1.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新闻语言生命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起到“引领时代新潮流”的作用。它反映了最真实、最直接、最快速、最普遍的社会语言,同时由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新鲜感的特点,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一些社会上最新流行的语言会不时在新闻报道中传递出来。

尽管这样,“领导时代新潮流”并不代表着一味地追求潮流和新鲜感,如今的一些新闻报道,在文中经常硬要强加几个“英文”以表现时髦,中洋混杂反倒显得不伦不类。这种虚夸的文风不被提倡。

2.新闻语言的不同风格。在符合客观、精准、朴实、简明等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报道、不同的作者,新闻语言还可以写出不同的风格或者有不同的语言要求。

由于通讯承载着表达事实、展开事实、再现事实或阐述事实的任务,它与消息报道相比,内容要更深入、更细致入微,还要对消息所提供事实做进一步的完善,疑惑对所报道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事实进行“放大”处理。同时通讯报道涉及的范围要比消息更全面和广泛。因此,它有必要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和借鉴更多的文学写作技巧。总体来说,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丰富形象,在里面融入了更多感情色彩。

不同题材和内容的新闻事实,其基调也各不相同。有的题材严肃,有的题材活泼,还有的题材华丽,有的题材平实,有的题材欢快,还有的题材凝重。在报道中一定要对题材的基调定位清晰,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准确无误的对新闻事实进行如实报道。

3.新闻语言的主要特点即白描。“白描”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它与工笔及写意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作画时单纯利用墨线来勾勒物象,线条精简却逼真传神,没有颜色的渲染,只用略施淡墨的方法进行创作。这种技法的利用,使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新闻写作借用这种技法,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可以力避浮华、做作,以质朴的文笔,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白描虽是一种写作手法,但从文章的形式来看,它和直接叙述的差异不大。也可以说,白描是描写和直接叙述的统一结合体。它以透明度高、质朴平实的写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事物的特征突出明显,新闻价值感强烈,便于受众在交流中快速接受所发生的新闻事件。

[1]王丽娜.论新闻写作的语言艺术[J].中国传媒科技,2012.

[2]张秀云.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艺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题材新闻报道受众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