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

2017-07-13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150010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悲剧性

张 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150010)

王 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150010)

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研究

张 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150010)

王 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150010)

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很多的音乐作品都深受世界各国的好评和喜爱。他的音乐中融合了民族性和悲剧性的音乐风格且深入人心,这是他的音乐作品中最突出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对拉赫玛尼若夫音乐中民族性与悲剧性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拉赫玛尼诺夫;民族性;悲剧性;音乐

201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演奏分析—以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例》,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6C020

拉赫玛尼诺夫毕业于俄罗斯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其音乐作品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且旋律丰富。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吸取了众多钢琴大咖的优点,创作出自己钢琴演奏的独特风格,成为当时享誉世界的鲜有的杰出钢琴演奏家。他的多数钢琴著作中均融合了民族性和悲剧性的音乐特点,充分地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悲哀和忧郁之情,且对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铺垫。

一、拉赫玛尼诺夫音乐著作中具有民族性的原因

19世纪初期,俄罗斯开始了民族革命,拉赫玛尼诺夫在俄罗斯的革命时期流亡到了瑞士,之后奔波辗转又来到了美国,在美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担任了指挥员。他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e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抒情性和突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赢得了世界广泛的好评与赞誉,是他创作钢琴乐曲生涯中的里程碑。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具有民族性的特征,其作品主题丰富多彩,结合了俄罗斯民族固有的独特性和人文风情,令听者流连忘返,神往其中。他的音乐作品旋律流畅优美,感情真挚动人,但是有些却融合了很多的忧郁情绪。他后期的音乐作品融合了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钢琴弹奏的技巧比较复杂,将自己内心忧郁阴暗的色彩较多的融合在作品中。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还将俄罗斯的民族性和人民的内部矛盾鲜明地展现出来。

拉赫玛尼诺夫的很多音乐作品都是根据俄罗斯本土音乐载体和民族音乐的艺术风格有感而发,才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如《24首钢琴前奏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末日经》等,都全面地诠释了他的音乐作品民族性的特点。

二、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中悲剧性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一)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中,悲剧性这一特点尤为显著

拉赫玛尼诺夫的具有悲剧性特点的音乐作品,呈现出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所经历的悲惨的命运和坎坷的遭遇,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不要悲观叹世,要鼓起勇气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拉赫玛尼诺夫的很多的音乐作品中,都融入了悲剧性的特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交响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他的这些音乐作品钢琴的演奏肃穆而庄严,沉稳而流畅,其音调高低起伏、沉郁顿挫、悠长和哀伤。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众多钢琴音乐作品中最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影响力的作品,也深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与赞赏。《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世界钢琴音乐史上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泛地受到世人的喜爱与欢迎。在《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篇乐章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引用了沉闷的“钟声”作为钢琴音乐创作的题材,通过将钢琴的琴键按照从低到高、以弱渐强的弹奏顺序将《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节奏呈现得淋漓尽致。《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融合了当时的俄罗斯民族革命的背景,将当时的压抑情感比作钟声,沉闷而绵长,将俄罗斯人民内心的忧伤之情进行释放和解读。《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引起了众多俄罗斯听者们的共鸣。

(二)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中悲剧性发展历史

拉赫玛尼诺夫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融入了较多的悲剧性的特点,这与他的个人所遇到的挫折境遇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1.与拉赫玛尼诺夫自身挫折的经历与境遇相关

1895年初,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他的《d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在1897年的彼得堡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次表演,但钢琴演奏的结果却遭到了失败和被批评的结局。对于向来一帆风顺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d小调第一交响曲》的失败使他曾一度陷入异常的苦恼和忧郁之中,这一精神上的打击,使他的内心受到了无法抹去的创伤,甚至曾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的病症,同时也使他形成了郁郁寡欢的孤僻性格。自此,他的音乐创作激情就减少了,音乐作品也随之减少。

拉赫玛尼诺夫父母双亲的离异、亲姐的逝世都使他的命运笼罩上了一种悲凉的色彩。与之同时,他还很难从《d小调第一交响曲》的演出失败的境遇中释放出来。因他的这些悲惨经历,使他逐渐对命运产生了不同认识,他开始相信命运的安排,相信人们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久而久之,这种思想日益植于拉赫玛尼诺夫的心中,使他的很多钢琴音乐作品中都笼罩着一种悲凉的气氛在其中。

2.拉赫玛尼诺夫受到俄罗斯革命的社会影响

在俄罗斯的社会革命中,社会的不断动荡使得俄罗斯政界、经济界、艺术界等范畴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在进行革命与自我革命,整个民族都处于战乱和杀戮之中。各地人民深受革命和战争的迫害,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等钢琴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也被融入了很多悲剧性的特色在音乐作品之中。这些音乐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当时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恐慌与惧怕的精神世界。

三、拉赫玛尼诺夫众多音乐作品的重要意义

拉赫玛尼诺夫的众多音乐作品中力图在其钢琴音乐中演绎出一个忠实、诚挚的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他的音乐时常具有民族性和悲剧性等特点,时常在人们的内心留下一种不可磨灭的悲剧的痕迹,具有非常深刻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同时,他也注重于抒发自己的精神体验,动人且富有诗意。他的音乐作品除了融合了民族性和悲剧性的特点之外,有时也以恢弘的气势去向往幸福、赞颂祖国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四、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的众多音乐作品中都融合了浓厚的民族性和悲剧性的色彩,这与他个人的坎坷境遇和民族特点相互交错,将他的内心独白通过动听的琴音来演奏出来。拉赫玛尼诺夫高超的钢琴技艺结合当时的民族时代背景,采用高低音调往复互换的弹奏手法,循序渐进、由弱渐强,生动形象地演绎出美妙动人的乐章,深受世人的敬仰与喜爱。

[1][英]罗伯特·沃克.拉赫玛尼诺夫[M].何贵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尹子.拉赫玛尼诺夫·不朽的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3]李倩怡.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传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张瑜(1983-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王楠(1982-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院长,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探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演奏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