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

2017-07-1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立春时节节气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

1.二十四节气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氣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近二十四节气”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请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节气,把上联补充完整: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

(2)在活动中,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清明”节气的描述。

示例:惊蛰 含义: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诗意描述:“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时节,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清明 含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诗意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请你也写一则跟帖,表达自己的心情。

网友“花彩绰绰”留言: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瑰宝,祖先的智慧结晶!节气时令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正是东方文化精髓的体现!

我的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

材料二: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情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牵着幼小的儿子或女儿,等待第一个从他们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要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让儿女顺利、健康成长。“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雨水”相关的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短文,并默写古诗。

古代文人墨客根据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一首首优美隽永的诗词,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如:杜牧曾在“清明”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 ① ”的伤感之作;杜甫在“白露”的夜晚曾写过“ ② ,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篇;喜欢田园风光的韦应物在“惊蛰”到来的时候,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句子;孤身异乡的白居易在“冬至”写下“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的诗句;在“雨水”的春日,读一读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③ ”;在“小满”的夏夜,吟一吟辛弃疾的“ ④ ,听取蛙声一片”;在“寒露”的清晨,感受一下李煜“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寂寞萧索;在“大雪”的傍晚,欣赏柳宗元“ ⑤ ,独钓寒江雪”的遗世独立;在“小寒”的黄昏和好友一起分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在“大寒”的夜晚,与知己一起等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美妙时刻……天地、自然、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怎不让人身心俱醉、浑然忘忧呢?

4.读下面童谣,任选其中一个节气,写一段话加以介绍说明。(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60字左右。)

二十四节气(选段)

东风解冻鱼上冰(立春)

冰雪融化桃花开(雨水)

草木萌动鸿雁来(惊蛰)

芽茶播种燕飞舞(春分)

细雨放飞柳飘絮(清明)

雨生百谷春盎然(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版由李传鹏供稿)

参考答案

1.(1)小雪(2)示例:清眀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看吧,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更加妩媚,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在雨的滋润下,似乎也有了几分青春的颜色。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3)示例: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祝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2.(1)时间的确定,习俗,雨水增多,养生保健等。(2)“撞拜寄”习俗的由来。(3)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事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3.①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露从今夜白③当春乃发生④稻花香里说丰年⑥孤舟蓑笠翁

4.示例: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猜你喜欢

立春时节节气
“立春”知识大比拼
初夏时节,一个人极其享受的那些事
初夏时节要缤纷
金秋时节画老年
好雨知时节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