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兀的“獠牙”

2017-07-12王晨阳

军事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獠牙鱼叉战斗舰

王晨阳

2017年2月28日,美国海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科罗纳多号(LCS-4)返回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细心的人发现,科罗纳多号前甲板02号位置加装有2组2联装交叉对置的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这两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在舰面光滑整洁的前甲板上显得尤为突兀,像是一双“獠牙”,凶狠毕露。

LCS面临的挑战

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作战想定和军事战略主要围绕着对抗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而制定和实施的。随着美苏争霸的消失,美国海军的军事战略由对抗苏联、控制关键水域,转变为控制全球水域,在全球保持前沿存在。按照美国海军的军事战略,新时期美国海军兵力构成包括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三部分,并据此提出了美国海军的作战任务是,由海向陆控制海洋、向陆上投送兵力和支援陆地作战。

为适应军事战略的调整,并应对各种不对称作战的挑战,美国海军在《21世纪水面作战舰艇任务需求方案》(DD-21)中,将海军舰艇发展明确为3种舰型,即执行战区防御任务的巡洋舰CG(X),执行反舰、反潜和对陆支援任务的驱逐舰DD(X),以及执行濒海作战的濒海战斗舰LCS。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1年,美国海军宣布取消CG(X)巡洋舰计划;DD(X)驱逐舰几经周折,演变为现在的DDG1000型驱逐舰。LCS濒海战斗舰虽然磕磕绊绊,但一路走来总算落地结果。而前两型主力战舰的波折和演变,似乎已经预示了LCS濒海战斗舰也要经历演变。

起初,濒海战斗舰的设計基于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可能面对的战术情境,主要对手的正规海空军军力都不强,难以在海上直接威胁美国作战舰队;而美军主要的任务是由海向陆投送武器与兵力,因此濒海战斗舰主要着眼于在敌国沿岸水域的各种低强度作战需求,对付敌方沿岸比较可能出现的威胁,例如在近距离与敌方水面舰艇交战、浅水海域反潜作战、清除敌国在沿海布设的水雷等。

2000年10月,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科尔号在也门亚丁湾遭小型高速橡皮艇自杀式攻击,爆炸造成该舰左舷被炸开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大洞,导致17人死亡、37人受伤。此次袭击后,美国海军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将科尔号运回船厂,耗资2.5亿美元才将其修复。无独有偶,2017年1月31日,沙特海军麦地那号护卫舰同样在也门海域遭到胡塞武装自杀式小艇的袭击,袭击导致两名舰员阵亡,3人受伤。这样的事例表明,在面对自杀式小艇袭击时,处于近岸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几无还手之力。

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海峡等复杂水域是濒海战斗舰常常出现的地方,而这正是导弹艇最好的伏击地点。导弹艇可以利用海峡特殊的地理环境,隐藏在某些港湾和岛礁附近,等到目标接近时发起突然袭击,凭借高航速和小目标的优势,抵近发射反舰导弹,对于航速高达50节的快艇来说,几分钟之内即可前出4~5海里,对在狭窄海域航行的濒海战斗舰是个巨大的威胁。

美国海军的兵棋推演也佐证了这一点。美国海军认为,伊朗拥有各种水面突击快艇千余艘,在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快艇对大型舰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002年,美国海军进行了“千年挑战2002”兵棋推演。演习中,伊朗海军小艇编队对美军进行突击和反舰导弹齐射,摧毁了包括1艘航母、10艘巡洋舰和5艘两栖登陆舰在内的16艘大型舰艇。2010年,伊朗公布了1款轻型反舰导弹,1艘突击艇上就能装备4枚导弹和制导装置。同年4月,伊朗海军在“伟大先知-5”演习中,出动300多艘导弹快艇,模拟攻击,展示了其强大的威力。美国海军部评估,对宽度仅50千米的霍尔木兹海峡而言,这些快艇从出发到攻击完成,只需10多分钟的时间。而美军水面舰艇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等,显然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反击。

除了海峡等特殊海域,濒海战斗舰在其他国家近海水域作战同样面对极大威胁。对于中等以上海军国家而言,美国濒海战斗舰在近海水域巡航、作战时,无疑将成为敌方极好的攻击目标。

先吃小目标

濒海战斗舰执行低强度对岸打击任务时,主要面对第三世界国家海军。这些国家的海军战斗力普遍偏弱,缺乏远洋作战能力,但却可以利用手中少量的先进武器作为“撒手锏”,对美国濒海战斗舰进行攻击。如上文所述,小型导弹艇和突击快艇就是不二之选。

在美国海军的设计中,濒海战斗舰的反舰武器以火炮和轻型导弹为主,原计划装备的水面战导弹系统是NLOS-LS 系统,又称为网火系统。该系统的两种导弹,射程分别为70千米和60千米。但试验失败和成本超支最终使美国海军于2011年宣布放弃。网火系统研制中止,美国海军转而选择了格里芬多用途导弹,按照规划,LCS最多可以配备45枚格里芬导弹。BGM-176B型格里芬导弹已于2014年2月由美国海军部署在海湾地区的4艘暴风级近海巡逻舰上,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格里芬导弹在濒海战斗舰上可以采用与暴风级巡逻舰上相同的集成技术,因此,集成濒海战斗舰的技术风险非常低。

2014年3月19日和20日,海湾地区的4艘近海巡逻舰各发射1枚格里芬导弹,分别击中4个不同目标。BGM-176B可由巡逻舰上两部Mk 60发射装置发射,对抗360度范围内的快艇,每部Mk 60发射装置可装载4 枚格里芬导弹。导弹配有推力矢量控制装置,可在垂直发射后直接转向目标。但是美国海军认为这种导弹威力不足,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过于落后,在激烈的海战中不适用。又决定采用长弓海尔法导弹,采用M299垂直发射系统发射,LCS可以配备24枚该型导弹,可以对付集群快艇的攻击。2017年3月,美国海军完成了从底特律号濒海战斗舰上首次试射舰舰导弹组件的演练,标志着长弓海尔法导弹离正式形成战斗力又进了一步。

然而实战中,在向作战水域航渡时,导弹艇会尽量贴进海岸行驶,凭借着海岸复杂地形和杂波的保护,来躲避敌方雷达的搜索。受自身探测系统的限制,这些导弹艇和突击快艇一般只有20~30千米左右的搜索距离,为了提高命中概率,一般会抵近发射。但即便如此,海尔法导弹射程只有8千米,难以进行有效反击。于是,美国海军选择加强航空反舰能力,无人直升机与直升机相结合,打击小型导弹艇和突击快艇。

MQ-8B无人直升机是美海军濒海战斗舰装备的一型重要的无人直升机,该机于2006年12月首飞。2008年11月,MQ-8B 开始交付美国海军进行作战评估试验,此后一年多的时间,MQ-8B先后在美国海军麦金纳尼号导弹护卫舰上进行了多次作战适配检验以及舰船集成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0 年和2011年,MQ-8B 分别在美国海军自由号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上进行了动态界面试验,MQ-8B在各種风向和船速的条件下进行了舰面起飞,并从各种航路进行了着舰。此后,经过多次试验,证明MQ-8B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濒海战斗舰的作战体系之中。

2012年,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组建了第一个装备有人直升机和无人直升机执行远征任务的混编直升机中队,即第35直升机海上攻击中队。该中队归属太平洋直升机海上攻击联队,并以MH-60R海鹰直升机和 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对濒海战斗舰和太平洋舰队的其他舰只提供支持。2014年5月,在圣地亚哥附近海域的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上进行了MQ-8B无人直升机与 MH-60R直升机联合飞行试验。试验表明,MQ-8B能够有效地提高MH-60R和濒海战斗舰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为其提供精确瞄准能力保障,证明了混合机种在提升舰艇指挥和情报收集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如果说无人直升机是眼睛,主要负责侦察和情报收集,那么,海鹰直升机就是拳头。SH-60海鹰直升机能够发射AGM-119B企鹅空对舰导弹。该导弹是在企鹅舰舰型的基础上直接改进而来,与基本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折叠式弹翼,这主要是为了达到在直升机机身两侧面积不大的短翼挂载4枚企鹅导弹。装备企鹅空对舰导弹型的直升机需要做一些适应性改装,比如安装雷达、数据处理、传输系统以及导弹发射控制设备。此外,SH-60直升机还能发射AGM-114N地狱火导弹,用来攻击小型导弹艇和突击快艇。

鱼叉奏响的弦外之音

如果说,美国海军加强濒海战斗舰的近程反舰能力,为其配备长弓海尔法导弹,以及利用密集阵近防系统提高防御能力尚且可以理解。那么,为濒海战斗舰装备鱼叉这类射程达250千米以上反舰导弹,则有点弦外之音。分析认为,这至少表明了两点:一是美国海军可能面临经费短缺;二是濒海战斗舰的作战设定要发生变化,最初的设想存在着偏差。

早在2014年,瑞典NSM反舰导弹就曾在美国濒海战斗舰上进行了实弹试射。NSM反舰导弹是一款成熟的武器装备,此前已经装备挪威海军舍尔德级快速巡逻艇、南森级护卫舰以及NH-90舰载直升机。NSM导弹的优势是,它的最小有效射程仅为3千米,可以有效打击抵近的敌方导弹艇或突击艇。

NSM导弹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实现一弹多用,不仅可以攻击水面舰艇和小型高速目标,还具有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能够支援岸上作战,非常符合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定位。相比之下,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在装备鱼叉导弹时发现,鱼叉导弹重量远大于NSM,导致每艘舰上只能装备4枚鱼叉导弹,火力持续性不足;另外,鱼叉导弹技术相对落后,美国海军从1971年起就已经开始装备鱼叉导弹。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NSM导弹无疑比鱼叉导弹更适合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装备。然而,最终因为经费不足,美国海军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NSM导弹。

2016年初,美国海军与波音公司签订合同,为濒海战斗舰加装鱼叉反舰导弹系统。2月11日,美国海军发布公告显示,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正在计划与波音公司签署惟一供方合同,在2016财年第三季度为濒海战斗舰安装改进型鱼叉武器控制系统(AHWCS)。波音公司发言人称克里称,选定的舰艇将成为美国海军首个搭载AHWCS的平台。作为最新的鱼叉控制系统,AHWCS已经在超过10个国家的海军平台上应用,共有70套AHWCS服役于20型不同的海军平台。除了安装至濒海战斗舰外,AHWCS还将竞标美海军未来护卫舰的超视距导弹系统。然而,不管美国海军与波音公司对外宣称的概念多么新颖,这套系统的核心仍然是鱼叉反舰导弹,并不完全适合濒海战斗舰,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另一个角度讲,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加装鱼叉导弹虽不是紧急加装,但是仍显得有些慌乱,鱼叉导弹仍旧采用传统的倾斜发射架而不是垂直发射系统,并且火控系统也不集成到LCS内部,而是采用独立的显控台和计算机,这样的改装意味着LCS在两大关键性能上进行了妥协:高速和隐身。因为鱼叉导弹在甲板上暴露安装会引起舰艇重心上升,影响稳定性,从而降低舰艇的快速性能;另外暴露在外的发射架,也会增加舰艇的雷达反射截面,降低LCS的隐身效果。但美国海军愿意承受这些缺点,证明美国海军对加装鱼叉导弹是认可的,鱼叉导弹的作战效能基本符合美国海军的期许。

装备鱼叉导弹之后,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将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对海攻击能力得到成倍提升。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成本问题。美军建造LCS的目的是在不损失战斗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小的成本快速补充舰只数量。目前来看,这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自服役以来,LCS一直被人诟病,花了5亿美元建造的现代化舰艇却只能用来反海盗。根据2016年7月发布的《美国政府审计办公室报告》中的数据,LCS单舰建造成本并没有比佩里级护卫舰减少太多。而且,由于维护成本高且服役时间短,其全寿命周期年平均成本之高令人乍舌,已接近伯克级驱逐舰。因此,濒海战斗舰的建造数量被一砍再砍,而LCS的升级版——小型水面战斗舰(SSC)的建造计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据称,SSC的建造总量将高达52艘,首舰订单将在2019财年敲定。

结 语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增加540亿美元的军费,同时要大力提升美国海军的装备实力,增加舰队规模。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反舰导弹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海军大力增强濒海战斗舰的水面打击能力,其实已经突破了濒海战斗舰此前作为近海浅水海域作战的中型舰艇的设定,并成为了一款价格高昂,但同时却技术先进、隐身能力出众的护卫舰。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否像CG(X)巡洋舰、DD(X)驱逐舰项目最终的演变一样,令美国海军始料未及呢?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獠牙鱼叉战斗舰
鱼叉
南非大白鲨跃出海面血盆大口尖齿獠牙捕食
鱼叉配配对
笑口常开
“对眼猫”vs“獠牙猫”
联手机动的美国海军“自由”号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