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活动在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举办

2017-07-12鲁泉,潘咏平

中国水产 2017年7期
关键词:盐碱地光明渔业

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活动在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举办

本刊讯(特约记者 鲁泉 潘咏平 报道)2017年6月6日,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举行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活动。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市)渔业主管厅(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观摩活动。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伟参加了观摩活动。

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行动是2017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确定的重点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活动期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介绍了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势,各省参会代表汇报了本省盐碱地渔业发展现状。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上海农场盐碱地渔农原位生态修复现场、光明食品集团光明渔业有限公司良种场以及标准化养殖池塘。

我国盐碱地资源总量近1亿公顷,遍及19个省、市和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带。因灌溉方式不合理导致的农田次生盐碱化面积,每年以12万公顷速度增加,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盐碱水土类型复杂,离子组成多变,如何治理和减缓土地的盐碱化,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在河北、江苏、上海、宁夏、甘肃等地开展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并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耐盐碱性能,通过控塘抬田方式,既可在低洼处养鱼,又可在台田上恢复种植农作物,打造了“以渔降盐、以渔治碱”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产生了积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书民副局长对观摩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我国盐碱地及盐碱水域面积广阔,加强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促进渔业扶贫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科研机构在盐碱地综合治理和渔农复合技术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在技术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同时也存在水质类型复杂、技术难点多等困难,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模式的研究和开发。李书民副局长要求,要注重科学规划,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合理选择养殖品种,加强技术支持、服务和示范,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技术成熟、可推广的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

猜你喜欢

盐碱地光明渔业
遇见光明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黑暗中的光明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