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BI联合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观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

2017-07-12黄淑燕陈俊杰杨新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内瘤高级别上皮

黄淑燕 陈俊杰 杨新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漳州 363000)

NBI联合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观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

黄淑燕 陈俊杰 杨新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漳州 363000)

目的 通过分析NBⅠ联合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对比探讨NBⅠ联合放大胃镜在观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镜室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BⅠ联合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观察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的清晰度,NBⅠ联合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观察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和腺管开口形态的清晰度以及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检出情况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对病变部位进行碘染色,普通内镜呈现粉红色征,NBⅠ下原粉红征部分转为银白色征。结果 NBⅠ联合放大胃镜观察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清晰度及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和腺管开口形态清晰度均显著高于普通放大胃镜。碘染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碘染基础上切换为NBⅠ模式银白征阳性特异性强,敏感性低。结论 NBⅠ在显示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及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和腺管开口形态上清晰度较高,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与碘染色检查结合能够提高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

窄带成像技术;放大胃镜;碘染色;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食管癌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病死率高主要是因为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食管癌,而且即使手术处理,患者生活质量差,而早期食管癌通常可通过内镜下行微创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势,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5%[2]。因此早期诊断食管癌意义重大,目前早期食管癌诊断的主要工具就是胃镜,胃镜下活检的病理组织结果是诊断的金标准,现回顾我院胃镜室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经NBⅠ联合放大胃镜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镜技术进步,尤其是NBⅠ及放大胃镜的引进食管癌及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较以往有很大的进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我院胃镜室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经NBⅠ联合放大胃镜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9~70岁。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患者行放大胃镜及NBⅠ放大胃镜检查,并且所有患者均无碘过敏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

1.2 方法:①研究设备:采用Olympus-GⅠFH290光学放大,主机采用Olympus具有NBⅠ功能的CLV-290SL系统。②检查前准备:所有患者检查前至少空腹(即禁食)8 h以上,禁水至少2 h以上,检查15 min口服祛泡祛黏液剂70 mL(糜蛋白酶8000 U使用5 mL生理盐水溶解,碳酸氢钠25 mL,西甲硅油10 mL及生理盐水30 mL),再次询问病史,取得患者信任,告知恶心反应为正常反应,尽量转移注意于呼吸上,减轻患者焦虑,以期获得患者更好的配合,获得清晰图像和更清楚的观察,请患者卧于检查床变换4个体位,依此为右侧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然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仰头2 min后咽下,平卧位时予诺士帕40 mg静脉推注。③内镜检查: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并缩颈抬头位,口腔食管贲门采用NBⅠ模式进镜,发现病变仔细观察分析后改白光做相应对照,并行白光放大及NBⅠ放大观察,退镜时予卢戈氏液染色,并于复方碘染后分别进行白光及NBⅠ观察。观察:①光镜下黏膜异常包括色泽改变,黏膜是否粗糙及分支血管网消失;②放大NBⅠ观察异常的ⅠPCL;③复方碘染后呈现淡染或者不染(即粉红征阳性),并于复方碘后观察是否银白征阳性。对可疑病变均进行活检,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判断标准:图像清晰度评价标准:1分为图像看不清楚;2分为图像可见,但模糊;3分为图像较清晰度;4分为图像十分清晰[3]。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30例患者活检的病理结果,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有19例,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有11例,其中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3例,低分化鳞癌1例。

2.2 清晰度比较:NBⅠ放大内镜和普通放大胃镜在观察黏膜微细结构和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ⅠPCL),以及病变与周围黏膜分界方面,NBⅠ放大胃镜明显优于普通放大胃镜(P<0.05),见表1。并可根据井上晴洋的ⅠPCL分型进一步评估病变浸润深度[4]。

表1 NBⅠ放大胃镜与普通放大胃镜观察病变部位清晰度比较

2.3 碘染结合NBⅠ结果分析:此外所有可疑病例均行碘染色,而碘染色过程采取食管全程染色,而非仅对可疑病变部位染色,故染色后除可疑病变外另有13例发现其他淡染区,在碘染基础上切换为NBⅠ模式银白征阴性,仍对相应的淡染区进行活检,而活检病理仅提示炎症,而所有病变中碘染基础上切换为NBⅠ模式银白征阳性有5例,1例为低分化鳞癌,2例中分化鳞癌,1例高分化鳞癌,故碘染结合NBⅠ观察所有病例均为肿瘤性病变,特异性强,而30例病例仅5例病例银白征阳性,故敏感性偏低。

3 讨 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图像的越发清晰及染色、放大等的引入,食管癌的诊断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日韩国家我们还有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需要探索,食管方面染色内镜方面主要的有NBⅠ及食管复方碘染。

NBⅠ是一项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在不使用染料的情况下强化黏膜表面的对比度,NBⅠ利用光线穿透组织的深度取决于波长的光学原理,波长越短穿透组织的深度越浅。在可见光范围内,在可见光范围内,红光穿透最深(即黏膜下成像),而蓝光穿透最表浅(即黏膜成像),蓝光中心波长为415 nm,投照组织后,传播浅而范围窄,被血红蛋白吸收,因此,只有表浅的微血管被勾勒为高对比度的深黑色。绿光中心波长540 nm,投照组织后,传播相对深,范围相对宽,也被血红蛋白强吸收,因此只有位于中间层比较细的血管被勾勒为高对比度的深黑色,反之,红光中心波长为600 nm,在组织中的传播深,而且范围更宽,另外长波长光线的散射较多,尽管能达到深层大血管,但被血红蛋白吸收很弱,因此只能模糊的勾勒深层的大血管,显示为低对比的浅灰色。因此,为了使黏膜表浅的微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及集合小静脉都能被高对比的显示出来,所以采用蓝光及绿光双波光成像,这样能更好的观察黏膜微细表面结构,并有利于提高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高对比度的显示,同时NBⅠ使用窄带成像即缩短正常光线的带宽,这样可以过滤多余的光线,从而避免降低了目标血管的对比度。

食管复方碘染色原理: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内含丰富糖原颗粒,遇碘成棕褐色,而炎症或癌变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淡染或不染区,所以碘染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即很多炎症的原因也可导致淡染或不染区,并且含碘溶液可导致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也可引起食管痉挛,使用于食管上段容易导致误吸而发生危险,并且不适用碘过敏患者和甲亢患者,而NBⅠ只需用内镜操作部按钮切换或者视频处理器的按钮即可实现电子染色,操作简便,方便反复切换观察,省时省事,不需用药,相对而言比较经济适用,而且没有药物不良反应,而如碘染基础上使用NBⅠ模式原淡染及不染区即粉红征转为银白征,则一般提示为肿瘤性病变,如本组数据所有银白征阳性者均为肿瘤性病变,故其特异性强,但是部分肿瘤性病变银白征仍为阴性,故其敏感性低。故NBⅠ及碘染相结合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放大胃镜通过光学放大可以观察病变部位黏膜微细结构和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而NBⅠ电子染色的方法不仅使黏膜微细结构和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观察更清晰,而且因为有染色功能还可以清晰观察病变界限。

终上所述,NBⅠ在显示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及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和腺管开口形态上清晰度较高,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与碘染色检查结合能够提高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早期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NBⅠ在食管鳞癌筛查方面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明显优势[5]。另有研究报道其对食管鳞癌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优于碘染色[6]。其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

[1] 张思维,张敏,李光琳,等.2003~2007年中国食管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4):241-247.

[2] 曾红梅,郑荣寿,张思维,等.中国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7):593-597.

[3] 刘松华,莫湘,文黛薇,等.NBⅠ联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观察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23-26.

[4] 余强,井上晴洋,工藤進英.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形态在食管表浅型病变诊治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3):145-149.

[5] 郑洪伟,薛会光,杨爱华,等.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与胃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16(24):3917-3922.

[6] 陈思杰,黄中华,郭朝书.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浸润深度的预判价值[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1):60-62.

R735.1

B

1671-8194(2017)14-0064-02

猜你喜欢

内瘤高级别上皮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祛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柱状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