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大澂书法之评价摭谈

2017-07-12杨艺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610207

大众文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吴氏古文字金文

杨艺璇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 610207)

吴大澂书法之评价摭谈

杨艺璇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 610207)

吴大澂生活于同治、光绪时期,此时正值考据学兴盛,且大量商周青铜器物出土,为考据学者、文字学家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基础。虽然吴大澂的金石文字研究与书法艺术被世人所整体认可,但同时也遭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非议,本文试就此作辨析。

吴大澂;书学;评价

一、吴大澂其人

吴大澂(1835-1902),原名大淳,为了避清穆宗讳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四十二岁时,因在陕西得到一周代青铜器愙鼎,遂自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大澂平生致力于金石学、文字学研究,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等职务,后出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年六十八岁。

二、吴大澂金石文字学成就及影响

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古陶文字释》、《愙斋集古录》、《愙斋尺牍》 、 《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等书。其中《说文古籀补》一书,纠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错误,并以集录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为主体,兼收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光绪九年(1883)初刻本收 3500 余字,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南重刻,又增1200余字。所编文字都根据墨拓原本摹写上板,未见拓本的概不采录,同一字见于不同器物的,笔画小有不同也一一录出,均注明器名,每字下并略加训释说明,足见吴大澂治学之谨慎。

古今名人志士皆对吴大澂在金石学与古文字研究上的评价持肯定且赞扬的态度:

他的《说文古籀补》得到了当时诸多金石学家、收藏家的认可,陈介祺对此书评价极高:“溯许书之原,快学者之睹,使上古造字之义尚有可寻,起叔重而质之,亦当谓实获我心,况汉以后乎。曰许氏之功臣也可,曰仓圣之功臣也可。后之学者,述而明之,必基乎此矣。”《说文古籀补》为晚清与民国的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书籍支持,更是直接促进了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说文古籀三补》的编撰。容庚的《金文编》,专门收录吉金文字;孙海波的《甲骨文编》也都明显受到了《说文古籀补》的影响。

吴大澂《字说》共32篇,通过推理论证的方法,借助文献资料对青铜器所拓的古文字字形进行考证、分析,并追溯造字的源流,解析文字的发展演变规律。王世征在《古文字学指要》中评:“《字说》一书分析字形结构,考订文字源流,精义颇多。”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通过与陈介祺、沈树镛等人的交游与学术研究,收录钟鼎彝器共计一千一百四十四种。《古玉图考》、《续百家姓印谱》、《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等书则是对其珍藏的金文古器进行详细整理著录,为后世考古研究提供了较为权威的素材。当代孔祥吉和日本学者村田雄而郎认为:“除了政绩而外,他一生兴趣和精力都用收藏、研究金石考古与文字学上。且能深入研究,破得其中乐趣。他刻苦钻研,把中国古文字学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与高度”。

通过上述足以看出:吴大澂在金石、文字学上的贡献得到了古今学术界的认可,他的研究成果对金石考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古文字的研究发展。

三、吴大澂篆书书法及评价

吴大澂书法是以其金石学研究为基础的,其中篆书成就最高,丁佛言在《说文古籀补补叙》中评:“自赵宋迄晚清,前后数百年间,书家、印人迁流代谢,推陈不能出新,加以秦石坏则小篆穷,邓、浙极则流愈下。于是,朱椒唐、杨咏春、张菊如初试毛笔写古籀,至吴愙斋而始著。”

他自幼好读书,十七岁入县学,后开始学识篆文,十八岁师从晚清经学家陈奂(字硕甫)先生,据顾廷龙《吴愙斋先生年谱》中记载:“咸丰二年(1852年)赴金陵乡试,遇陈硕甫先生奂于督学署,始学作篆,先生赠以江艮庭先生篆文《尚书》……咸丰六年,先生教以段注说文,每日读二三十页。”学书由邓石如入手,上溯“二李”,早期篆书结构工整、用笔圆润。后又深受杨沂孙等人的影响,杨沂孙将金石文字融入篆书创作,吴大澂对其崇拜、敬仰不已,并学之。吴氏将自己所收集的钟鼎彝器、金石拓本进行重新整理与规范,从中汲取养分,并运用到其书法创作之中,又取法自石鼓文与部分钟鼎文字,另辟蹊径,将大篆、小篆融为一体,以小篆入金文,变恣肆为工稳,化斑驳为结爽。

据《清稗类钞》记载,吴大澂在湖南任巡抚一职时,甚喜用篆书批阅公文,公差们常需跑来向他请教所批内容,后甚至用金文作尺牍与诸多晚清书家如陈介祺、李鸿裔等交流,可见其掌握金文已十分熟练。吴氏金文大篆多古质凝练,气脉淳雅,结体较为规整,他用古籀写《论语》、《孝经》甚至在清末民初成为学习大篆的范本,他的字帖甚至远传日本,可见其书艺之高。

但是对于吴大澂的篆书,一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在叶喆民《中国书法史论》之中提到了这一点时称“有人称其篆书为‘清代第一’,未免过誉,难逃坐井观天之讥讽”。潘祖荫赞赏吴大澂篆书曰:“古文大篆,精妙无比,直春秋时王朝书也,本朝二百年篆书无及指者。”王潜刚称誉其篆书曰:“以数十年之精力习大篆,又精研六书,集古代之金文而以小篆字势变化之,随可与邓完白、钱十兰之外独树一帜。用笔用墨皆精当,其书小至一二分,大至榜书,无不精妙,实为篆书第一大家。”近代张宗祥先生则较为辩证地评价其书:“近世篆书,当推吴氏为第一。无荒伧之习,有凝重之风,各体皆工,且能熔冶于一炉,独成名作。……清卿篆书太重形体,且结构多方整。其行书宗山谷,亦有排比之病。其殆馆阁之习未除乎?”然马宗霍《霎岳楼笔谈》则直批其曰:“愙斋好集古,所得最多,手自摹拓。而下笔却无一毫古意,篆书整齐如算子,绝不足观。” 清代科举考试所倡导的“馆阁体”使书法艺术腐蚀过重,使其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书法的自然性和艺术性近乎泯灭。马宗霍似乎受到了碑学潮流的影响,唾弃馆阁书,斥吴大澂书。到了现代,沙孟海评吴氏书法称:“吴大澂的隶书用笔参邓法,比较直率,结构最规矩,四平八稳的,严格说来,功力有余而逸气不足。”麦华三言:“小篆法完白,功夫最到,虽欠风韵,而结构平稳。”可见各家对吴氏篆书各执一词,虽承认其篆书有一定成就,但是仍存争议。

后人对其书批评主要在于其篆书较为死板,仍存馆阁之意味,不符合书法艺术审美自然、生动之趣。吴大澂倾尽其生,专注古文字之研究,著《说文古籀补》,增古籀文字,纠上古文字结体之别,推进了古文字的研究,更为篆书书写、创作提供了更多文字上的支持。然而,其所生活时代,注重于考据研究,其自身也多以收集、考据文字为主,甚至做到书每字必有来由,因此他的篆书书写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当代侯开嘉先生曾评其篆书言:“金文大篆书法盛于晚清,以吴大澂名最著,被誉之为天下第一,吴也隐隐以此自居……民国后,书名渐减,时至今日,人近以二流书法视之。何为其然也?究其缘由,皆因吴以小篆笔法写大篆,变烂漫为整饬,化斑驳为光洁,古意弃失之故。”但笔者却以为,吴大澂篆书虽略显秩序,但其将原本较为斑驳质朴的金文大篆纳入至小篆规范之上,用笔沉着冷静,结体方正质朴,不失为一种创新,更加丰富了清代篆书的表现形式。

纵观历史,诸家对吴大澂金石文字学之评价,均持较为肯定的态度;但是对于吴氏书法评价之异,皆因书家、评论家所在不同时代审美环境和个体间审美情趣差异造成。中国书法美学观念随着时代背景和艺术环境的更新而不断变化,但吴大澂对于金石学、文字学研究和对书法的不断探索创新是不可否认的,他的篆书作品为中国书法史增添了新的意趣。

[1]沙孟海《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3]马宗霍《书林藻鉴 书林纪事》文物出版社,1984年.

[4]李林.吴大澂大篆《孝经》刻石疏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

[5]张乐.金石学家吴大澂[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02).

[6]俞绍宏.吴大澂古文字研究局限性述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

杨艺璇(1995.12- ),女,河南三门峡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

猜你喜欢

吴氏古文字金文
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出版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北宋宰相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