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冈:失落的辉煌

2017-07-10张峪铭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云冈鲜卑云冈石窟

张峪铭

以断崖为纸,以铁钎为笔,用石像记录着一个朝代曾有的辉煌。这就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在一个落日黄昏,我们匆匆地赶到云冈石窟,匆匆地看了一座座露天的或窟中的雕像,也看到了一个朝代从如日中天到最后一缕余晖黯然退场。就像一场戏,人潮退去,只剩下空寂的舞台和来不及搬走的道具。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千余米,远远望去,就像一面硕大的墙上开了一扇扇大大小小的窗子。我们站在下面看窗内,窗内的佛在里面看我们。这样的想法,就像无知者的无畏。等你进入窟中,你的轻佻,被那气势恢弘的群像所征服,你不得不肃然起敬。在侏罗纪的砂岩里,掏出一个立体的“回”字形,回字中间是两层高达十五米的塔柱。上面雕刻着释迦牟尼的佛教故事。回字的四周壁上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窟顶绘有天神之像和各种骑乘。

这哪是什么石窟,这分明是一个集绘画、雕刻、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超级博物馆。

你不得不佩服北魏鲜卑人的智慧。就是这样一个游牧民族,凭着挽弓射雕的剽悍,先后征服了北燕、北凉,结束了北方一百余年十六国分裂的局面。任何大一统需要的是文化的认同。于是迁都平城(大同),迁徙众人,并像壮士断臂一样将自己的游牧文化舍弃了一些,改胡服为汉服,改胡语为汉语,敬畏佛文化,崇尚汉文化。云冈石窟就成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固态的文化结点。

进了一窟又一窟,除了惊叹,我已没有过多的言语。是啊,佛安详无求,菩萨低眉善目,力士孔武有力,飞天逍遥飘逸……这一切都让能工巧匠将它定格在石头上,历经千年还那么和蔼可亲。立在雕像前,与佛对视,感觉到佛的慈悲与淡定,你心无旁骛,杂念皆除,你才知道有些力量的神秘。虽然这里的佛不塑金身,拒受香火,但这与人更亲近,让人没有一丝的畏惧和压抑。

净空法师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云冈石窟就是按照帝王之身来造佛的。五位帝王,五座佛身。这样的创意和创举,“就在人和神、佛和帝、虚幻和现实之间用坚硬的石头,架起了千年恢宏的彩虹”。创意的实施,需要大气魄。就像魏文帝迁都洛阳、全部汉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游牧文化落后、无知、野蛮的东西抛弃,将刚毅、有力、血性渗入中原文化的血脉之中,不仅推进了鲜卑的文明进程,稳固了北魏政权,也给大唐的横空出世提前注入了雄性的“荷尔蒙”。难怪余秋雨在云冈石窟题碑曰:“中国从此迈进大唐。”

走到西头,梵音已寂,又一步一步地折返,想细细品味云冈的内涵。这些洞窟,这些佛龛,这些雕像,与一个民族、一个朝代紧紧相连。它透射着经济的雄厚,佛教的鼎盛,艺术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宁。它不仅仅是它本身,它投射给历史的光芒恐怕抵达很远很远。

一千五百多年了,一切都在时光的剥蚀中斑驳凋零,繁华终将落幕,辉煌也会坠落,但我们在云冈石窟里能找到一个民族的融合、转折和顿挫的遗传基因。哪怕剥落成一捧砂砾,这个基因还在。

(选自《皖江晚报》)

【赏析】

鲜卑人憑借游牧民族的剽悍,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大一统,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云冈石窟就是北魏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风尚在文化艺术上的一个投影。走进云冈石窟,格局气势恢宏,气魄宏大,“刚毅、有力、血性”,让人感受到一个时代曾经的辉煌,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本文作为一篇游记,没有着意描写所见所闻,而是着重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视角独特新颖,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

猜你喜欢

云冈鲜卑云冈石窟
我和云冈的缘分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大同云冈第1、2 窟图像构成分析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
云冈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
九五至尊思想在云冈巨佛雕刻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