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环保

2017-07-1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珊瑚礁牙签珊瑚

【新闻链接】

环保的事再小也要坚持做

清晨,年近七旬的张兴凤总是提着专用的竹篮去买菜。“环保的事要从小处做起,赶街买菜也要注意。”张兴凤说。张兴凤是湖北潜江园林局(原市绿化管理所)的一名退休老职工,潜江市首届环境保护政府奖个人提名奖获得者,人们亲切地叫她“环保奶奶”。

在张兴凤家,环保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她总是动脑筋、想办法,推出了一套“节约”新招:

用水,注重循环:洗菜的水倒在水桶里,再去浇花;洗衣服的水装起来后冲厕所;下雨时,在屋檐下接水蓄着浇菜浇花。

用电,室内照明灯全部换成节能灯;人走灯熄,禁止开长眠灯、无人扇。

用气,经常检查,严禁漏气;炒菜洗锅时将气门调最小;两口锅轮流用;适时清洗灶具,让热能最大发挥……

而在她家,很早就没有了白色污染。这得益于每次上街,她都带上专用菜篮。张兴凤说:“我们家庭妇女,身边接触的事,虽说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小事,但大家都做起来了,意义就不小了。”久而久之,亲朋邻里开始效仿她,“环保奶奶”这个称号便也传开了。

【环保趣闻】

加拿大:侵犯袋鼠要道歉

在加拿大,袋鼠很多,有时候它会跳到人们的脚边索要食物,如果你初来乍到,不懂该国的规矩,随意用脚把袋鼠踢开,又恰好被当地的小孩子看见,这些环保小卫士们会要求你向袋鼠道歉。

法国:每月交4公斤生活垃圾

法国十分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除了要求生产厂家负责垃圾的回收管理外,还对居民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户居民每月必须上交生活垃圾4公斤。环保部门再将这些分类垃圾集中到一起,综合利用。

巴西:公园每周静园一天

在巴西,为了保护旅游资源,规定每个国家公园对公众开放的地区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5%,园内的第三产业活动必须经过审批,并承担环保责任,同时,每周的星期一静园一天,该国还动员民众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

德国:从每一个细节上节约能源

在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没有人以挥霍奢侈为荣,相反,善于精打细算,如公共滚动电梯均采用感应技术,有人则行,无人则停。旅游房间内不置冰箱,只是在桌上放两瓶矿泉水,每层楼道都安放一个透明冰柜,只要用你房间的插卡钥匙一插,所需的饮料就会从一个自动门“走”出来。这个办法好处很多:首先,节省了冰箱,减少了耗电和散电。其次,每层共用一个冰柜,可及时补充,不至于喝陈饮料。

美国:偷仙人掌要判刑

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罕见的仙人掌——山影掌,美国亚利桑那州对盗窃并出卖植物园中仙人掌的窃贼均要判刑。弗尼克斯的一市民,就因盗窃仙人掌被判处监禁一年,并罚款21680美元。

日本:用风车净化湖水

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的湖边有一高25米、4个叶片直径为20米的荷兰式风车,该风车既是供人观赏的一景,同时也是净化湖水的设施。风车随着叶片转动,内部的一台水泵将湖水不断汲上,再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浮游垃圾及污物除去,然后将这些去污的湖水再排入一座水生植物园,用于灌溉荷兰花睡莲和养金鱼等,为湖、园平添了清丽脱俗的气氛。

新加坡:事事从小事着手

在新加坡,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公园、街边的长凳,甚至路边街沿可随意落坐,无需担心弄脏了裙裤。我们从一个很小的事例便可窥见一斑:新加坡的公交车在下车门扶手处安装有一个无盖的小盒子,下车的乘客都将车票朝里扔。从这一点说明该国政府一方面严厉禁止公众扔废弃物,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给公众制造便利设施,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

中国: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度

早在秦代之前,我国便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但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当首推秦代的《田律》了。从《田律》中规定的条文不难看出,它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它要求在一些禁苑周围挖河开沟,设置警戒线,其形式和规模颇似今天的自然保护区。

韩国:环保牙签可以吃

大多数国家的牙签都是木制,但韓国的牙签却与众不同。它不是以木头或竹子为原料,而是以可食用的原料制成,番薯、绿豆粉和玉米粉是比较常见的原料。这种牙签不仅环保,还有一定的柔软度,非常好用。韩国生产这种可食用牙签,最初是因为剩菜中的牙签老是使猪的肠胃被扎。于是,一些养猪者设想,如果能改成土豆淀粉制作牙签就好了,因为牙签用完后丢在剩饭里就软化了。这种设想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韩国人开始在天然植物中寻找原料,最终发明了用番薯(即山芋)做原料制成牙签。经过短短1年时间,韩国便生产出可食用牙签。

可食用牙签受到了韩国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它既解决了伤猪问题,又节约了大量木材,利于环保。同时,人们用得放心,不伤牙齿,用后还可吃掉,减少了环境污染。尤其是可食用牙签改变了木质牙签样式的单调,使牙签变得更为美观。

【环保剪影】

人工珊瑚礁

以色列的埃拉特城,有“珊瑚城”的美称,那里是世界各地潜水爱好者的天堂。但潜水爱好者们在面对色彩斑斓的珊瑚时,常常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用手触摸珊瑚礁。由于珊瑚礁中孕育了大量海绵、珊瑚、海蛞蝓等生物,潜水爱好者们这个不经意的亲昵动作,会造成这些脆弱的海洋生物夭折,进而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面对这种毁灭性的破坏,埃拉特的市民感到非常痛心,他们纷纷向政府提出建议,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物,从而维持海洋的整体生态平衡。经过广泛征集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最终采纳了一个小学生的建议:另辟一片水域,让潜水者“帮忙”种植珊瑚。这个只有10岁的小学生提出的设想,得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热烈响应。

不久,在埃拉特的浅海区域,建造起了一座座人工珊瑚礁。礁石上有很多事先钻好的孔,人们只须将培育好的珊瑚固定在小孔上,珊瑚就可以逐渐适应新环境而继续生长。而种植珊瑚的任务,则全部由潜水爱好者完成。通过与珊瑚更加亲密的接触,潜水爱好者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不仅原有的珊瑚礁保护下来了,而且还开辟了新的环保领域。

解读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不至于被破坏。种珊瑚,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创意,充分体现了人的智慧,不仅起到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提示:保护环境要身体力行。这种环保行为来源于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政府采纳了10岁小学生的建议:人工种植珊瑚。钦佩之余,我们不禁感慨:环保的火种应该代代相传。如果每个人从小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就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我们的环境就不会被破坏。

猜你喜欢

珊瑚礁牙签珊瑚
爱“吃”糖的牙签
终于等到你!ATOLL(珊瑚礁)ST200流媒体播放机、SDA200流媒体播放/功放一体机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跟踪导练(三)3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送你一支珊瑚花
神奇的牙签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