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

2017-07-10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伤疤精神

传 承

我们是一种延续

我们是一种传承

爱国奉献 遵循仁义礼智信

弘扬传统 传承文明

造福社会 推陈出新

团结和谐 友爱和平

我们是一门科学

我们是一种智慧

追求卓越 发扬廉孝忠勇勤

弘扬传统 传承文明

造福社会 推陈出新

团结和谐 友爱和平

中国梦的引领 自强不息

凝聚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力量

(根据王永春演唱歌曲改编)

廉洁文化

黄金难换腐儒贫

李汰,字清之,湖北浠水人,明代浙江义乌教谕。李汰博学能文,为人重操守,为官清廉,不为金钱所动,受到朝廷重用。一次,李汰赴福建监考担任主考官。夜晚,他正在房间里批阅公文,有人推门而入。来人四顾屋内无他人,便取出黄金一函奉上,直言不讳地说:“学生翰墨未精,疏漏必多,望大人多多照应,得中之后,另有厚报。”此人是个不学无术、屡试不中之徒,试图以黄金来买个“金榜题名”。李汰愠怒,当即拒绝。愤然写下拒贿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诗中,李汰自比陈腐无用的读书人,但在道义和利益面前,他能辨别是非,不会被黄金迷住心窍。自此,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素材点击

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有着深深的烙印,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廉洁文化,其无形的、潜在的力量,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更是对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革命传统

长征精神 代代相传

头顶部有个凹陷伤疤,左后臂有处几十厘米长、呈Y字形伤疤,左大腿有个圆形伤疤……这一处处伤疤都是战争留下的印记,是永远抹不掉的“军功章”,默默地讲述伤疤“主人”跟着共产党打江山的峥嵘岁月。

这名多处负伤的人,就是四川雅安市唯一健在的老红军张怀德。

1935年10月的一天,张怀德听父亲说起红军正在扩充队伍的消息,便将参加红军的想法告诉父母,得到支持后,他自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26军,时年21岁。

张怀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等,在战斗中多次负伤,至今身上还留有弹片。

1936年10月,张怀德所在部队在瓦窑堡进行军事训练,突然遭遇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张怀德头部、左后臂被弹片击中,当时,红军缺医少药,条件极为艰苦,没有麻药,没有消炎药,清洗张怀德的伤口,只能用颗粒盐化成水清洗,每次清洗伤口,痛得张怀德大汗淋漓。伤员在窑洞,没被子,只能盖谷草。1938年,张怀德所在部队在河北魏县攻城与日军展开生死激战,战斗中,张怀德再次负伤(腿部),被送至太行山白求恩和平医院治疗。

张怀德对子女要求严格,时刻警醒他们要节俭。一家人吃饭,不能掉一粒饭,掉了也要捡起来吃下,更不能随便倒掉饭菜。孩子们穿的衣服鞋袜,全由张怀德的妻子缝制。衣服是大的穿了小的穿,穿坏打起补丁继续穿。他要求子女从小做家务,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养成不依不靠的习惯。

1952年,张怀德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到地方,先后在重庆、成都、雅安石棉县等地工作,在多地都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张怀德退休前,曾有人对他说,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不朽功勋的人,待遇低,职务低,不划算。张怀德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活着就是最大的福气。

素材点击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今天,红军长征胜利已经过了80年了,我们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要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时刻把长征精神牢记于心,不断鞭策自己,让其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

老手艺

从被罗马人惊为天物的丝绸,到薄如蚕翼的纸张,最后形成了烧造、织绣、印染、编结、木作、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诸多门类。这便是让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老手艺。老手艺潜隐于物件上的温情与灵魂,难以在流水线复制的商品上嗅到、触摸到。

钉 秤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捏面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材料和工具,灵巧的手捏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神奇的记忆把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

吹糖技术

融化成100°C高温的麦芽糖,经吹糖艺人手口并用,五颜六色的糖料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是一个神奇的艺术,是一个古老的艺术,也是一个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铜 匠

从水上的铜匠船,到走街串巷的铜匠担,修铜锁,配铜把手,制铜酒壶等,这些业务始终不变,而改变的只是不断精湛的技艺。锤敲、炉熔、锉平、雕刻、下钻,人们见到的铜香炉和铜酒壶上的龙、凤、寿星和神仙就是这样来的。

锉刀、磨剪子

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惊街”,一声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她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麦秸编织工艺

麦秸民间工艺在苏中里下河地区源远流长,我们的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编织草扇纳凉,编织手提包、提篮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推动了我国早期文明的发展。

铁 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用具就打造出来了。

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輪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热词链接

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他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猜你喜欢

伤疤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伤疤
将“城市伤疤”变成亮丽风景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活着的伤疤
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