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一物 转换时空 意在当代

2017-07-1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士张岱指向

中学生写散文常见的失误,或笔墨分散,指向模糊,“形散神也散”;或思维拘泥,视野狭窄;或立意陈旧,远离时代。怎样走出上述误区?让我们在范文中体会妙招。

一、聚焦一物,一线贯串。这篇散文所涉及的人物、诗文和事件比较多,材料看似很“散”,但都聚焦于“雪”字,指向“因雪想高士”这一主旨。作者以“雪”为线索串联起材料,形成“开篇点雪→郑綮因雪出新作→由冰下红鲤说到高士张岱湖心亭看雪→文士袁安宁死不与人争粮→雪中高士王恭、王子猷→高士雪天故事→对当代白雪般高士的追寻与发现”这样的严谨结构。线索“雪”不仅由古及今贯串全文,且具有递进性——由“雪与创作”“雪与心境”渐次升华为“雪与人品”“雪与人生”,从而带领读者走向精神高地。

二、转换时空,丰富文旨。文题中的“想”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到人的联想。作者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等手法转换时空,于跳脱腾挪中见自然流畅,从多方面丰富题旨。例如,开篇部分先写“下雪天,……许多人窝在屋里……”,时空属“今”;接着以“有人却……”一句转换,运用相似联想展示唐代之人事,自然亮出“雪是寂寞的,高士是寂寞的。雪是高士,高士是雪”这一文旨。再如,由王子猷因雪访戴安道却至而不见跳转到张岱《夜航船》的二则小品,其间的逻辑关系实为由“雪与高士友情”转向“雪与人生追求”,文旨因此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三、一问一答,意在当代。结尾两段由古及“这个年代”。“何人是高士”之問,问得直率、尖锐。作者先针对时弊作内涵上的揭示,然后由理性归于诗性,在作者给出的“情境答案”中,“雪花”是实在的,“呵呵而笑”的“高士”则是因境而生的虚像,但那朦胧的幻觉却给当代人如何处世立魂提供了思索的广阔空间。

猜你喜欢

高士张岱指向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领悟张岱的“痴”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闲情
闲情
高 士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