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策略分析

2017-07-09余怀白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海绵城市策略分析

余怀白

【摘要】本文主要从海绵城市的概述出发,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园林绿化建设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绿化;策略分析

1、海绵城市概述

传统城市建设中,人们主要秉持人定胜天的思想,过渡开放自然资源,改造自然,导致出现严重的城市病与生态问题;而海绵城市遵循的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城市在迅速扩张中,大量填湖或挖山造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系统,造成了生物种类的剧减;而海绵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提倡少挖山不填湖,尽可能地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传统城市在城市建设中,都是自然小溪改成人工硬化的渠道或箱涵,导致原有的河流有众多可以的蓄水的毛细血管变成了硬化的渠道,进而丧失了原有的蓄水的功能,导致现在各个城市一到雨季就会发生内涝,就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其实发生内涝的原因并不是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或者排水管道不够大,而是由于原有的河流和小溪改成了硬化的渠道和箱涵,因此,保留原生态的河流和湿地,使得雨季可以存水,进而减少城市内涝。

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定义为城市可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进行吸水、渗水、净水、蓄水、释水,进而有良好的“弹性”来适应环境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它的意义有:

①海绵城市具有弹性,能缓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当出现干旱或洪涝时能有效缓解各种危机;

②海綿城市的开发中,通过降低影响的思想及技术来实现水文特征的稳定;

③海绵城市能够对雨水资源和水环境进行可持续的综合管理,有效让城市储存雨水,并加以利用,进而有效保护水资源环境。

2、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

海绵城市的本质就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种雨水利用技术,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的理论是建立在生态性基础上,是依赖于生态性实现的。在建设中要尽量减少人工行为的干预,通过规划引导方式来实现。其中,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河流、湖泊、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2.2统筹建设

海绵城市理论虽然出现较长时间,但在建设层面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地方政府的建设要与中央总体规划保持统筹一致。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

2.3整体规划原则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从整体布局去考虑,建设项目的作用能否发挥作用,前期规划设计很重要,尤其是要对城市的水系有充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2.4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面环境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园林绿化建设的应用策略

3.1构建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开发是借助低冲击开发理念,利用人工制造技术,挖掘浅凹型绿地来采集雨水,并通过栽种绿色植物、填充沙土等措施净化雨水,并使之渗入土壤深层,以此改善地下水环境的功效,同时,也可将雨水作为景观供给、园林浇灌等主要用水资源。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园林雨水花园项目,具体包括景观水池、生态草沟以及导流园林地形等,通常,景观水池的建立要设计在园林工程中的最低点位置,因为园林景观水池在日常使用中,要经常进行补给供水,所以,施工人员还要在水池周边通过微地形人为制造技术,设置成相应的坡度,建造具有收集功能的雨水花园,使其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也能保证充足的园林雨水景观。

3.2铺设可渗透路面

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可渗透路面,是指具有较强雨水渗透功能的园林景观路面,其涉及多种园林设施。通过设置路面坡度和园林导流地形,来解决园林景观雨水堆积问题,使其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顺面流”的设计效果。

1)透水砖

在园林景观铺设材料中,最主要组成部分是透水砖材料,整体砖面结构是由多孔混凝土材料压制而成,一般在园林人行道和广场径路上的使用最为普遍,因为其成本较低,有着良好透水、防滑和耐磨性能,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

2)彩色透水混凝土

彩色透水混凝土经常用于园林人行道铺设工程中,一般情况下,园林办公区域的路径铺设,都会采用颜色低沉、风格正式的透水混凝土,不仅可增强路面的透水柔性,还可提升园林办公区域的严谨。

3.3建立生态停车场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建设,会规划设计出相应的室外停车位,这种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停车位主要是由绿色“井字形”植草砖所铺设,因为植草砖的承载力极强,可以承受行人和车辆的任意辗压而保持原样,植草砖中间空心部位以及每个停车位中间部位都可铺设相应的草皮。同时,还可在停车位之间铺设立道牙,使其形成清晰的车辆入位标识,防止周边草坪遭到碾压和破坏,并也可在多停车位之间种植相应的树木,使之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从而充分体现生态停车场的人文情怀。

3.4维护天然水体,减少人工硬质水景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各地天然水景如湖泊、湿地等水系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天然水体的减少,也是导致城市蓄水能力下降,城市内涝灾害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园林建设中,大部分水体景观都是人造的硬质水景,忽视了天然水体的作用,这与“海绵城市”的理念相违背。众多人工水景往往需要定期补水、换水,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耗费大量水、电资源,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果在园林景观建设中,能够合理利用天然水体,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利用天然水体的自我循环净化能力,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不仅可以节约大笔的运行管理费用,还可以有效的补充地下水,实现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现园林工程的综合价值。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节省园林绿化建设成本、提升园林使用功效,还能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通过采用各种生态环保型雨水花园、生态停车场、可渗透路面等设施建设,达到雨水净化功效,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为促进园林景观向生态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绿化海绵城市策略分析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析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