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优化设计的研究

2017-07-09季文彬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智能化

季文彬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建筑物的节能优化设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气智能化节能优化设计的研究。本文围绕电气智能化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完善电气智能化节能优化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针对目前存在节能优化设计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电气节能设计不断创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节能设计;供配电系统

智能建筑是指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创造的一种节能型建筑环境,节能技术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并且能有效实现建筑物低能耗这一目标。通过加强对建筑物内空调、供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节能的研究、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将有利于电气节能设计的完善,进而保证节能设计在建筑物节约能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电气智能化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影响我国电气节能设计良好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智能化设备的制造水平有限。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应用效果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对电气设备的质量监督上存在一定不足,并且节能设计师缺乏对技术的实践论证,导致出现智能化电气设备在现实中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并且在设备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其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受到限制,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增加附加设施,不利于节能设计效果的顺利实现;第二,照明光源与控制方式的选择不合理。照明设备的控制方式以及照明光源的选择与建筑物节能情况有紧密联系,在建筑物电能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物内灯具光源以及照明控制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利于电气节能设计的优化,进而影响电气节能系统的良好发展。

2、完善电气智能化节能优化的具体措施

2.1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

在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准则,在保证建筑物自身功能有效实现的基础上,实现降低建筑物能耗的目标。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设计准则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建筑物自身功能的各方面因素,如照明设备、供电系统以及娱乐设施的运转情况等,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电气节能设计的影响;第二,节能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的效益需求,综合考虑相关施工工程的资本投入与节能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以及节能方式等,有效实现对节能成本的控制,并保证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在电气节能方案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降低资源的消耗。设计师应能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确定能满足其功能需求的节能方案,避免出现无用耗能的设计方案;第四,在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因素。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节能设计的重要遵循原则之一,以便保证建筑物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2.2加强对建筑内照明系统的节能研究

建筑物内具有较多的照明设备,其中照明灯具的选型、照明控制方式以及照明时间等是影响建筑物内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作用,应该加强对灯具选型、照明时间、照明控制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而实现节能供电的目标。例如,从照明控制方式这一角度考虑,为了保证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多数建筑物中采用智能化照明系统、人体感应开关、声控开关等照明控制方式。这种做法将有效保证在有人的建筑区域,照明系统发挥其照明作用,而在人员离开时关闭照明系统,从而降低建筑物内照明系统的电力消耗。其次,照明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物自身的情况,增加采光窗或者设置光导照明,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光。另外,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比如LED光源)、提高照明燈具的利用率同样在节约能耗方面有重要应用,是电气节能设计时的重点考虑内容。

2.3加强对建筑内空调以及供水系统节能的研究

建筑物内空调型号、功率的选择将对建筑物的电气能耗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功能需求,采用节能型、高效率的空调产品。比如一些建筑物会采用环保型热泵式空调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种空调产品具有能量消耗小、运行效率高以及污染小的优势。另外,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工作模式,也将有效降低电能的消耗。另外,从供水系统角度出发,在进行供水系统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具有的负压作用,并尽可能选择不存在负压作用的供水设备,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利于环保。

2.4加强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策略研究

建筑物中的供配电系统是节能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内容,在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电设备功率及其负荷量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为建筑物合理配置节能型配电设备,将有效实现建筑物节能的目标。首先,应该加强对变压器负荷量的研究,在满足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负载,并可利用变压器的作用,使得负载量与变压器的负载情况相符合。其次,可通过合理选择导线的方式来降低电能消耗,例如,设计师在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时,可选用线路阻抗相对较小的导线替代较大的导线,这种做法既能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又可降低电能损耗。同时在敷设线路时,应尽可能避免绕弯的线路,通过减少导线长度的方式,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多余损耗,这种做法在节约能耗方面有明显作用。

另外,建筑物内还可设置能耗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统计一定时间周期内备用电负荷的用电情况,分析建筑内的节能潜力,统筹优化各用电负荷的运行时间,以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智能化节能优化设计将成为节能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电气节能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专业人员在结合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保证电气节能设计的合理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时,应遵循以上的设计准则,并且加强对空调、供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节能方面的研究,合理选用节能型产品及方案,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不断完善电气节能设计。

猜你喜欢

供配电系统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成套智能化装备技术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智能化要颠覆什么?
五星级酒店供配电系统设计探讨
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电气防火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