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岁以后,配方奶or鲜牛奶?

2017-07-09

时尚育儿 2017年7期
关键词:鲜奶母乳奶粉

妈妈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母乳哺育宝宝时,就会面临选择其他奶制品来替代母乳。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鲜牛奶和配方奶,哪个更适合呢?

先看看权威指南怎么说

美国儿科学会(AAP):孩子满1岁后,可以推荐强化维生素D的全脂奶。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母乳到2歲,但1岁之后可以喝牛奶,即母乳和牛奶可以同时出现在宝宝的菜单上。

中国儿童喂养和营养指导常规(2016):13~24月龄婴幼儿,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仍建议选择喂以合适的幼儿配方奶作为补充,可以引入少量的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作为幼儿辅食的一部分。

《实用儿童保健学》(2016):生长正常的幼儿(1~3岁)可继续母乳喂养或者给予500mL的配方奶或鲜奶,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者应选择低敏配方。

由此可见,1岁后如果能继续母乳喂养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选择配方或者引入鲜牛奶都是可以的。

前面说的是大的准则,但需要注意:宝宝生长发育正常这意味着宝宝的身高体重在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内。如果宝宝体重较轻或者是早产儿等特殊情况,就需要听听医生的建议了。

大部分营养靠均衡膳食摄取 1岁以后的宝宝应该是一日三餐,食物种类丰富,搭配均衡合理,涉及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水产品、大豆、乳制品等,奶在保证每天500mL总量的基础上早晚各喂一次。

每天饮奶量不能超过946mL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以后的宝宝每天饮奶量宜在480mL左右,不超过946mL,超量饮奶会让宝宝摄入过多的热量,还会影响对其他食物的胃口。

无牛奶过敏或者严重不耐受 如果宝宝存在牛奶过敏或者严重不耐受,在这期间,配方奶可以很好地作为过渡。

如何给宝宝选鲜奶

全脂奶还是减脂奶?

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不建议给2岁以下的宝宝饮用低脂奶或不合脂肪的脱脂奶(脱脂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太高,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宝宝已经超重或有超重的可能,或者家族有肥胖、高血压、心脏病史,推荐饮用2%脂肪含量的低脂奶。香港卫生署的建议:2岁以下幼儿应饮用全脂奶,2~5岁则可饮用低脂奶,而5岁以上可饮用脱脂奶。请注意“应”和“可”。

生奶、巴氏奶还是常温奶?

首先,一定不要给宝宝喝生奶(Raw Milk),即未消毒奶。美国疫病控制中心(CDC)建议“成人都不要饮用生奶”,因为生奶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未经消毒灭菌的生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巴氏奶和常温奶最主要的区别是消毒方式。巴氏奶的味道和营养成分保留得更好一点,而常温奶的UHT杀菌技术是全世界通用的成熟技术,完全和防腐剂之类不相干,UHT高温灭菌技术会破坏一些维生素,不过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放心为宝宝选择这两种奶。

儿童奶还是成人奶?

在美国,儿童奶被强制要求添加了维生素D,除此以外,儿童奶和成人奶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如果给宝宝选择了成人奶,一定要记得补充维生素D。

调制乳还是纯牛奶?

纯牛奶里只合有牛奶,而调制乳是在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原料。调制乳好不好关键要看里面调制了什么。如果里面加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A等营养强化剂,都没有问题,但很多是添加了色素、香精、糖等食品添加剂,就不适合给宝宝喝了。

哪些宝宝1岁后还不适宜喝鲜奶

牛奶过敏的宝宝

建议对牛奶过敏的宝宝继续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慢慢改为适应喝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最后再视情况少量逐步地引入牛奶。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建议继续进食无乳糖配方奶粉,逐渐尝试酸奶、奶酪等,待宝宝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后如果都没有问题,可以逐渐尝试喂牛奶。

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鲜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不建议1岁岳绘宝宝断奶。当然,对于新引入的鲜奶,很多家长会考虑奶源及奶品的安全问题,这属于另一个范畴的问题,其实只要爸爸妈妈拿出甄选奶粉1/10的精力就足够了。

猜你喜欢

鲜奶母乳奶粉
生鲜奶更健康吗?
援助鲜奶
奶粉危机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生鲜奶更有营养?
陶木子问:喝生鲜奶更安全健康?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奶粉放冰箱对吗
母乳也有标准吗?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