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克强总理:社会工作非常重要

2017-07-09石声明蓝剑

社会与公益 2017年2期
关键词:鲁甸昭通市昭通

石声明 蓝剑

本刊讯 2017年1月23日,李克强总理重回鲁甸考察灾后重建。2014年鲁甸地震发生后总理第一时间赶赴震中龙头山镇指挥救灾,随后两次支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鲁甸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李克强总理在走访了当地村民甘永荣家和甘家园客栈后,在门口和村民热情的握手,并询问村民有没有外出打工被欠薪的人,现场为老百姓解决了欠薪这个老大难问题。

“总理,您好!”

下午15:00时许,正在甘家寨服务的昭通社工蓝剑,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抓住机会向总理报告社工服务群众的情况并赠送了少强社工站的徽章。

在甘家寨社工服务站昭通少强社工负责人蓝剑见到了总理。

蓝剑:“总理,您好!我代表我们社工送您一枚徽章!”

总理:“哦,你们这个是……?”

蓝剑:“我们是这里的社工,这个是我们机构的徽章。”

总理:“这是你们的徽章啊?好……”

蓝剑:“我们一定做好我们的工作,这两年我们一直关注着总理的报告,每年的工作报告里都提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一直都在学习。”

总理:“社会工作非常重要!”

总理:“也有义工吧?有志愿者?”

蓝剑:“有志愿者,有义工……”

总理:“也有专门出来做社工的?”

蓝剑:“对,也有拿工资的专业社工。”

总理:“社会工作里,社区实际上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能把各个小家庭聚在一起,让他们在社区里感到平安、欢乐、温暖,而且能够相互帮助,你们(社工)应该是守护者,是牵线搭桥的人。”

蓝剑:“谢谢总理,我们一定好好工作。”

政府主导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迅速发展

鲁甸地震发生后,国家民政部及时派驻5支社工队伍到灾区进行灾后社会工作服务。两年多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云南省、市党委、政府、民政部门领导多次深入昭通及鲁甸灾区社工服务站视察和指导工作,对昭通社工机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还专门看望在灾区服务的社工队伍,省、市民政部门对昭通社工加强领导,在政策和项目支持方面给予倾斜,促使昭通社工得以快速发展。

李克强总理这次亲临甘家寨视察,提出了“社会工作非常重要”的指示,饱含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期许,同时也对社会治理提出了努力方向。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营造,开展活动,把各个小家庭聚在一起,让服务对象在社区里感到平安、欢乐、温暖,促进社区融合、相互幫助,营造祥和安宁的社会氛围。“你们(社工)应该是守护者,是牵线搭桥的人。”

社工服务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

甘家寨社区是鲁甸8?03地震的重灾区,几乎每个家庭都失去了亲人,土地及房屋全被山体掩埋,幸存村民临时安置在小寨甘家寨红旗社区。地震发生后,国家民政部及时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社联)社工队入住安置点。为了使村民们尽快走出地震的阴影,中社联社工开展了一系列走访、陪伴、组织做手工、广场舞、团体音乐治疗活动……,让村民们慢慢地舒缓过来。三个月后,昭通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接过了中社联甘家寨红旗社区的大旗,服务三留守群体,帐篷烂了,帮助缝补;在送精神疾患者就医中,社工的手被病人咬伤,但他们无怨无悔,坚持长期为精神病患者送医、买药;他们不断帮助一个个的孤儿寻求资助,直到如今,国际翼裝飞行队还通过惠民社工为灾区孤儿按月捐赠救助金。 2015年8月,昭通市少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继续了甘家寨的服务,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孤儿进行多方位的服务。孩子们以社工站为家,与社工阿姨亲如母子,做游戏、看书、辅导作业,社工坚持每天为老人和孩子们磨豆浆、送豆浆;他们组织并指导妇女做手工、刺绣,制作小玩具、套袖、围裙等,还开了网店,把村民的小物品挂在网上销售;2015年12月,甘家寨社区全体村民迁入龙头山新居,少强社工站随同迁入,项目虽然早已结束,但是他们舍不下这些孩子。昭通社工的服务感动了受服务的村民,感动了社会,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还上了2016年央视“心理访谈”栏目。

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推出的《关注留守儿童命运——“家”在何处》系列特别节目,就是反映昭通社工关注留守儿童服务的内容。

社工们多年的坚守——走访、陪伴、组织做手工、广场舞、团体音乐治疗活动、送豆浆……,从经济上和精神上给服务对象寻求支持和帮助,他们在平凡而简单的陪伴和服务中诠释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革,让服务对象在社区感到平安、欢乐、温暖。

两年来,昭通社工承接了李嘉诚基金会鲁甸8·03地震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央财政支持·中社社会工作云南省昭通市综合服务项目等10多个项目,直接受益人群8万余人,间接受益人群25万余人,老百姓得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同时也培育和锻炼了社工队伍,社工机构由震前的4支发展到30多支,从业社工发展到120余人,持证社工达113人,从业社工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昭通市民政局审时度势,及时成立了社工孵化基地。两年多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直接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昭通社工由震前的3支发展到34支,基本覆盖了全市11个县、区,持证社工由几人发展到113人,现有从业社工130多人,社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也在不断提高。去年末,昭通市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

猜你喜欢

鲁甸昭通市昭通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相关断裂的岩石圈磁异常分析
昨天
亲人
精准脱贫奔小康 克难攻坚谋跨越
亲人
我们的鲁甸(组诗)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
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落成
昭通文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