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7-07成叶红万小琴罗灵燕

当代医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肌瘤循证子宫

成叶红,万小琴,罗灵燕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江西南昌330006)

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成叶红,万小琴,罗灵燕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1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顺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1.26%,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循证护理;子宫肌瘤切除术;满意度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也称实证护理、求证护理,于20世纪90年代时受到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其基本理念是从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护理观念向以最佳证据为主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1],其应用机制是在应用过程中针对临床护理问题确定最佳证据,同时给予科学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2]。因其显著优越性,循证护理已经深入到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中以40~50岁患者最为多见。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较大,而作为疾病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护理在促进患者恢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更好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1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主要收集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1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6例。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7.71±5.74)岁;病程4.5个月~3.5年,平均病程(1.62±0.86)年;肌瘤直径2.79~7.41 cm,平均(3.67± 1.14)cm;肿瘤类型主要为肌壁间肌瘤64例,浆膜下肌瘤56例,粘膜下肌瘤42例,多发性肌瘤26例,其他类型18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0.46±6.82)岁;病程3.0个月~4.0年,平均病程(1.58±0.77)年;肌瘤直径3.02~7.51 cm,平均(3.91±1.52)cm;肿瘤类型主要为肌壁间肌瘤68例,浆膜下肌瘤52例,粘膜下肌瘤46例,多发性肌瘤24例,其他类型16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肿瘤大小及类型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护理对照组主要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与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指导等。

1.2.2 循证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模式,主要要点包括:(1)访视患者,并结合患者病历及相关文献,评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出血、腹部胀气、术后尿潴留及心理障碍等;(2)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查询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以确定其真实性、可靠性,从而获得最佳研究实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顺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腹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评价表,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及患者的心理改善程度等,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含)~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主要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顺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更快的恢复。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基本情况(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06例观察组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腹胀,4例患者出现尿潴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腹胀及尿潴留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1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1.26%,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

3 讨论

传统的常规护理以布置任务为基本模式,极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在大量繁琐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护理人员提供主动持续护理的热情,使得患者需要的护理措施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落实[3-4]。并且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不同,在观察护理患者时存在较大差异及诸多问题。为顺应医疗需求的发展,循证护理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作为从循证医学中派生出的新理念,循证医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准确、慎重的运用当前科研结果,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使得护理更加尊人性化[5]。因此,将循证护理运用于实践中,将当前研究依据与专业知识、护理经验及患者的需求有效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其术后肛门顺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并发症发生率7.77%、护理质量满意度91.26%均优于对照组的21.35%、79.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麻立娟,刘宁.循证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5-16.

[2]许素娣,贺俊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整体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36-137.

[3]王春香,龙梅,牟景敏.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71-72.

[4]王爱华.浅谈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 19(3):888-889.

[5]Escat J,Glucksman DL,Maigne C,et al.Choledochoscopy in surgery for choledocholithiasis.Six year experience in 380 concsecutivepatients[J].Am J Surg,1984, 147(5):670-671.

[6]王艳,殷磊.循证护理学-科学互道护理实践的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8):577-5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96

猜你喜欢

肌瘤循证子宫
《循证护理》稿约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