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腹腔镜治疗30例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7随凯何茂梁廖国庆

当代医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几率结肠癌开腹

随凯,何茂梁,廖国庆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51)

探究腹腔镜治疗30例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随凯,何茂梁,廖国庆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51)

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几率、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同时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结肠癌;并发症;临床效果

结肠癌是发生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接部位的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该病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该病的发病因素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关[1-2]。随着微创外科在临床上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各类手术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临床效果也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首肯。本院为探究腹腔镜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对60例患者进行了术后比较,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取2008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2.3±6.2)岁;组织学分型低分化6例,中分化15例,高分化9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9±6.5)岁;组织学分型低分化5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8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便意不尽及血便等症状,经结肠镜检查与活检均确诊为结肠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给予全麻处置,其中升结肠癌患者给予头低足高左倾位,横结肠癌与乙状结肠癌给予头高足低截石位。建立12~14 mmHg的气腹,选择脐上为观察孔,左右麦氏点及对应位置为操作孔。对腹内的脏器及腹腔进行勘察,寻找到肿瘤的具体位置,并观察其是否出现转移。将肿瘤近端的肠系膜与肠管采用纱布袋扎紧,并使用超声刀将后腹膜与肠系膜切开,充分分离肠系膜血管直到肠系膜根部。(1)乙状结肠癌患者采用超声刀在肿瘤上端的10~15 cm处对乙状结肠肠系膜进行完全断离,并对盆腔进行锐性清扫,清扫时切勿伤及输尿管;在直肠间隙部位进行穿刺,并在腹腔镜直视下锐性分离骶前筋膜前方,直到肿瘤下方的4 cm左右[3]。(2)横结肠癌与将结肠癌患者在其腹部行一长为3~5 cm的切口,并游离提出肠段,在靠近肿瘤部位的10 cm处进行腹腔外切除,并将两断端的肠管重新吻合后返回腹腔。在将肿瘤脱出腹腔时,均采用无菌的塑料袋对病变的切口部位进行保护[4],术后注意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采用QOL-C30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心理状态、睡眠状态、躯体化、社会活动[5-6]。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取方差检验及正态分布检验,“x±s”表示;其中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数据重复测量的方差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多出一半(P<0.05),说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

2.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睡眠状态、躯体化及总分比较上均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采用腹腔镜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x±s,分)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例,总并发症几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3例,感染2例,总并发症几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安全性是可靠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由于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等影响导致结肠黏膜发生恶性病变的一种疾病。该病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男性[7],且全球每年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整个恶性肿瘤中的占比达10%~15%[8],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上对于结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在对肿瘤切除的同时会将周围的淋巴组织及肠管一并切除,并联合化疗与放疗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几率。随着微创外科在我国临床医学中的不断发展,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逐渐被腹腔镜治疗取代。

对患者来说,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存在诸多不足,其中包括术中对于患者深部的一些残存肿瘤组织无法更深入的探测[9],同时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面积大,术后恢复的时间更长,出血量也相对更大。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10-11],腹腔镜治疗结肠癌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更利于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国内学者采用对照随机实验对一组结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了比对[12],发现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围手术期死亡几率及进行二次手术的几率比较上并无显著差异,说明采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并未显著上升。本次研究也发现,采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小、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未显著上升。经3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睡眠状态、躯体化、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且并发症情况并未显著上升,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荐的治疗方式。

[1]应可明,陈峥,燕归如,等.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 (6):446-449.

[2]YiZhang,HaitaoChu,DonglinZeng,etal.Evaluation of incomplete multiple diagnostic tests,with an application in the colon cancer family registry study[J].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2014,41(3/4):688-700.

[3]赵晓丹,王红岩,李国胜,等.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9(3):63-65.

[4]张晓,李明,詹天成,等.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1(5):442-445.

[5]赵日升,汪挺.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肿瘤学疗效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7(8):787.

[6]蒋水平.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30-31.

[7]陈中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J].当代医学,2014,20(8):115.

[8]S Rathore,M Hussain,A Ali,et al.A Recent Survey on Colon Cancer Detection Techniques[J].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2013,10(3):545-563.

[9]E Claridge,D Hidovic-Rowe.Model Based Inversion for Deriving Maps of Histolog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tic of Cancer From Ex-Vivo Multispectral Images of the Colon[J].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2014,33(4):822-835.

[10]Amsterdam A,Raanan C,Schreiber L,et al.Differential localization of LGR5 and Nanog in clusters of colon cancer stem cells[J].Acta Histochemica: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4):320-329.

[11]Amsterdam A,Shezen E,Raanan C,et al.Two initiation sites of early detection of colon cancer revealedby localization of pERK 1/2 in the nuclei or in aggregatesattheperinuclearregionofthetumor cells[J].Acta Histochemica: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6):569-576.

[12]尹林,蔡尚坤.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6):45-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85

猜你喜欢

几率结肠癌开腹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Can you answer?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晒后修复SOS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