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有效性观察

2017-07-07李禄秋

当代医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肥胖型氨氯地平胰岛素

李禄秋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北票122100)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有效性观察

李禄秋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北票12210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从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并采用氨氯地平单独治疗的40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降压、降脂、胰岛素改善效果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采取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达到降压、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效果,运用价值较高。

氨氯地平;二甲双胍;肥胖型;高血压;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使得高血压的临床患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1]。高血压患者极有可能并发其他并发症,加重自身病情,使该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等均大幅度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受到严重损坏,尤其是对于一些体型肥胖者,更容易损害其血管内皮功能,不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十分关键[2]。为了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选取80例此类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其结果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并采用氨氯地平单独治疗的40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0.8±3.5)岁;病程10个月~4年,平均病程(3.6±0.4)年。试验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8.9±4.0)岁;病程8个月~3.8年,平均病程(3.5±0.4)年。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程时间、年龄等资料,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氨氯地平单纯治疗,每天给药1次,1次用要剂量为5 mg,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

1.2.2 试验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采取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二甲双胍给药3次/d,1次剂量是0.25 g,氨氯地平一次给药5 mg,1天给药1次,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之后测量两组患者血糖及血压等[3]。

1.3 观察及评定指标

1.3.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减压效果,包括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BMI);降脂效果包括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改善效果包括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

1.3.2 评定指标评定两组患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显效为:患者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低于80 mmHg;有效为:患者收缩压在120~140 mmHg间,舒张压在80~90 mmHg间;无效为:患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4]。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借助SPSS18.0软件来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1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压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SBP、DBP、BMI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压效果对比(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脂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5.4±0.8)mmol/L、(1.6± 0.4)mmol/L、(2.9±0.5)mmol/L、(1.4±0.6)mmol/L;治疗后分别为(4.6±0.2)mmol/L、(1.3±0.4)mmol/L、(2.2± 0.5)mmol/L、(3.6±0.7)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5.5±0.5)mmol/L、(1.6±0.5)mmol/ L、(2.9±0.6)mmol/L、(1.4±0.7)mmol/L;治疗后分别为(5.4±0.6)mmol/L、(1.6±0.4)mmol/L、(2.9±0.4)mmol/L、(1.4±0.7)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TG、TC、LDL-C、HDL-C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改善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前HbA1c、ISI、FINS分别为(6.0±0.2)%、(2.9± 0.2)、(20.0±0.4)mU/L,治疗后分别为(4.4±0.3)%、(2.2± 0.1)、(14.0±0.3)mU/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bA1c、ISI、FINS分别为(6.0±0.5)%、(2.9±0.3)、(19.9±0.4)mU/L,治疗后分别为(5.1±0.5)%、(2.6±0.1)、(16.0±0.6)mU/L;两组患者治疗前HbA1c、ISI、FIN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bA1c、ISI、FINS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为了威胁人体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5]。高血压属于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可导致患者机体代谢出现紊乱,使得患者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及发展、死亡的一大重要因素,而异常肥胖就属于异常代谢危险因素,会加剧患者血脂代谢的紊乱,加重了其死亡的风险。除此之外,患者过于肥胖还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以及肿瘤等。一般情况下,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所以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对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需有效控制其体质量,也是目前临床治疗这类患者的重点与核心。在临床中,钙通道阻滞剂属于治疗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在老年高血压、长期高盐摄入者降压效果颇为显著,并且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要比其他降压药物好得多[6]。

在钙通道阻滞剂中,氨氯地平的应用比较广泛,这是一种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阻滞剂,可以显著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达到降压之功效。相关临床研究支出,氨氯地平可以扩张血管、增加患者骨骼肌的血流量,加速了血液中葡萄糖、胰岛素向患者骨骼肌等组织转运,同时还能够降低细胞质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使得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的降糖药,可以提高患者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肝糖的输出量,降低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降低患者体质量[7-8]。

综上所述,将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降压、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1]莫志宁,刘央.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药物与临床,2015,14(2):87-89.

[2]覃子端.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8,16(8):17-18.

[3]董四五,易梅珍,张鞠蕾,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2):141-142.

[4]王芳.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药物与临床,2015,13(9):66-67.

[5]李倩.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2):1970-1972.

[6]郭宇,赵庆军.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2): 72-75.

[7]侯丽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3 (19):4119-4121.

[8]郭宇,赵庆军.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5(2): 72-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76

猜你喜欢

肥胖型氨氯地平胰岛素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揿针联合化痰逐瘀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奥利司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