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如何“走出去”

2017-07-07洪治

小康 2017年19期
关键词:阿胶走出去针灸

洪治

在中医药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中医药成为了一门全球“生意”。根据国际养生大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18个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治疗,行业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年10%-20%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从电影《刮痧》里的不被理解,到菲尔普斯引领的“全球拔罐热”,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医药在海外的“热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中医药“走出去”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中医药如何能走得更好?

针灸世界开花

拜师 每年都有很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中医药学生前往中国拜师学医。图为中医少林堂的墨西哥弟子弗朗西斯科(右)拜师刘光瑞(左)。

在2010上海世博会“重庆活动周”的第一天,对中医药有着浓厚兴趣的波兰馆馆长汤姆就慕名前来。一位老中医替他把完脉,还没等汤姆开口陈述自己的情况,老中医便通过翻译问汤姆:“你是不是睡觉时多梦,睡眠质量一直不高,还容易失眠?”汤姆听完点头称是,于是老中医建议他采取熨灸疗法,汤姆现场接受了老中医施针,不一会儿就神清气爽,连连称奇拱手道谢。

针灸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也是中医药学最先走向世界的内容之一。给汤姆诊疗的老中医正是重庆家喻户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刺熨疗法传承人刘光瑞,同时,他也是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针灸类别仅有的3人之一。

由于重庆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山城地貌、两江水域影响,不仅湿度大,热岛效应也十分显著,老百姓易患寒湿、骨关节寒痛、夏天湿毒等病症,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中,刘氏祖上数辈继承了古人的刺血之术、火熨之术为人治病,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刘氏刺熨疗法。

作为刘氏刺熨疗法第五代直亲传承人,刘光瑞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力推中医药走向世界。其中的困难和坎坷不言而喻。

即便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了极高关注度,然而2013年当刘光瑞去墨西哥進行学术交流时,也是一波三折。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Instituto Nacional Politecnico-IPN)医学与顺势疗法系是墨西哥第一家培养专业中医人才的机构,早在1984年就开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通过互派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交流。

尽管如此,当中国驻墨西哥使馆和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沟通,希望安排一场刘光瑞教授的中医演讲时,国立理工学院却是拒绝的,同样拒绝的还有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La Universidad Autnoma Metropolitana)。于是大使馆只得将刘光瑞的中医讲座安排在了博物馆、社区等地。

没想到,这两所大学有教师慕名前来听课,一下子便震惊了,“为什么你讲的和我们在中国学的不一样?”

对此,刘光瑞的回答是,“我讲解的是刺熨疗法。就像中国的武术,除了少林,还有武当、峨眉等流派,你们只是学了学院派,当然不一样。”

此话一出,一下就炸开了锅,这两所高校强烈邀请刘光瑞去做演讲,但是国际交流的日程都是提前排满的。怎么办?于是,刘光瑞就把旅游和购物的那天拿出来前往两个学校做讲座。刘光瑞笑道,“我又不是来旅游购物的。”

花满全球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治疗。图为贝宁科托努中国诊所义诊。

在国立理工学院,给刘光瑞担任翻译的罗伯托教授也大有来头,他不仅是最早一批赴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中医针灸课程的学生,还曾研修汉语5年,对中医提倡的生命整体、阴阳交贯、天人合一等理念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他自己在墨西哥开设的“罗伯托中医诊所”在当地也帮助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

实际上,邀请刘光瑞来做讲座也是罗伯托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当天,能容纳两百人的课堂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情愿站着也要参加。刘光瑞深知这次讲座意义重大:“既然他们一开始是拒绝我来做讲座的,那我就一定要征服他们。”

为此,刘光瑞对讲座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提纲挈领地讲解10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通过提问和师生们互动。

国立理工学院的师生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快一位老师就问道:“你们的针灸推拿什么年龄能做?什么年龄不能做?”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人信服却又不简单。刘光瑞用自己曾经诊治过的一个出生刚20天婴儿肠套叠和肠梗阻的成功案例反问这位老师:“遇到这个案例,你们怎么解决?”

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了,那位老师思考一会儿,表示没办法,只能开刀。然而,给20天婴儿开刀的副作用有多大,无须赘言。刘光瑞介绍了他的做法,他在温水中给婴儿进行按摩等诊疗,仅过了一会儿,大便就通畅了,而后施针再配合蜂蜜水就基本治愈。随后,刘光瑞又进一步介绍了水下按摩等诊疗手法的原理。讲完,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当天,墨西哥教育部长也来到了现场,他提出自己的腰杆痛,希望能请刘光瑞为其现场诊疗给师生们演示。刘光瑞欣然答应。诊疗过程中,现场观众目不转睛地关注每一个细微动作,并逐一要求解释其原理。

整个讲座过程中,罗伯托教授还不时要求其学生准确地用中文说出刘光瑞大师疗法中针对的具体穴位的名称以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针灸专业的教师们更是请刘光瑞提供其有关经络理论、暗物质等研究课题的学术论文,用于学习借鉴。此外,刘光瑞还纠正了他们在理解针灸中的一些误区和障碍。凭借生动的案例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紧随其后的大都会自治大学演讲也获得了热烈反响,整个墨西哥系列交流也因此达到了高潮。

不仅在墨西哥,刘光瑞的讲座在德国、美国、英国、贝林等国家也得到了热烈反响。在西非的贝林,刘光瑞通过研究当地的盒饭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水土环境等因素给他们讲解中医养生的内容,讲座过后,很多人打电话给大使馆咨询,一度让大使馆也应接不暇。

刘光瑞名气大,由其父亲创立、他继承的中医少林堂更是闻名海外。每年都有很多来自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中医药学生慕名前来拜师。对于虔诚求学者他来者不拒,倾囊相授。如今,他的很多学生在海外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中医医师。

不只是刘光瑞,诸如程莘农、贺普仁、石学敏等很多针灸大师及学者也都在孜孜不倦地将针灸向全球发扬光大。根据统计,2014年,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开展针灸治疗,从事中医针灸服务的各类针灸师至少有20万人,针灸每年的服务产值约为100多亿美元。

全球“生意” 有“术”更要有“道”

随着全球化发展,不仅是针灸,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走向了世界,阿胶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在其《东方见闻录》中记录,13世纪末在嫁往国外的蒙古公主阔阔真公主的随行嫁妆中,有一味名贵的补阴中药:阿胶。对此,国际旅游文化专家乔然教授分析认为,“当时选择带阿胶一方面说明对阿胶功效很了解,另一方面可能是阿胶易于长期保存。”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医药就已经走出了国门,不过受制于交通、技术等因素限制,往往是昙花一现。

“只有坚持科学标准和方法,中药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曾多次呼吁,“中药必须走出去、要国际化,而国际化最大的桎梏是‘量化,这正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如果不能‘量化,中医药的科学性将会受到质疑。”

为什么秦玉峰会如此重视“量化”?这与中医药产品,特别是养生产品多年来的鱼龙混杂分不开,虚假宣传、偷梁换柱、夸大疗效等问题在伤害消费者的同时,更损害了中医药的公信力。因此,多年来,东阿阿胶不仅自身组建科研团队,还支持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内的多家机构从事量化研究,用科学数据严把产品质量关。

今年6月初,在广东罗浮山举行的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养生大会上,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祥山现场展示了东阿阿胶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他强调:“开好方、选好胶、熬好膏,才能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作为全球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目前,东阿阿胶已经建成了7个行业领先的科研平台,其中有5个是行业唯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科研力量和质量保障作支撑,东阿阿胶才得以在世界焕发光彩,2011年在印度尼西亚“登革热”疫情中,复方阿胶浆成为了“特效药”;2012年,在日本厚生省实施的842项农残检测中,东阿阿胶产品实现零检出。

不仅是东阿阿胶在搞科研,很多致力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个人、企业和机构都在研究,刘光瑞也不例外。他带去国外的不仅有刺熨疗法等针灸技艺,还有诸如中医香囊、中医药酒、中医咖啡等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今年6月初,在去新加坡交流时,他就带上了自己最新推出的产品——养道恒历:国医二十四节气养生年轮。据他介绍,这本年轮可以根据不同节气的不同特点,告知患者如何从食养、经络、药茶、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身体调理。

最让刘光瑞看重的是他编写的各类有关中医药的书籍。“我们的使命就是从书开始,因为我不可能对每个人进行讲解,但书是一个传播广泛的载体。”《刺熨求真——刘氏刺熨疗法》、《国医楹联》、《中国民间草药方》、《中国民间推拿术》等,如今,刘光瑞已出版了上百本有关中医药的书籍,其中不少作品被译为多国文字,流传海外。

随着中医药走出去的还有中医药的哲学思想。“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我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等思想都蕴含其中。”刘光瑞表示,传播中医药要在《黄帝内经》、《易经》这两部著作的大理论之下,让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有根。“中医药研究的也是生命科学,因此不仅在术上要强大起来,在道上也要高瞻远瞩,要注重疗效,更要传播中医药思想。”

“中医药要跳出固有的思维,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就要有创新。”刘光瑞为此提出了“时尚中医”的概念,让人们在时尚中,懂得生命的价值,达到自我调整的目的,而他的很多产品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开发的。

在如此多中医药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中医药成为了一门全球“生意”。根据国际养生大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18个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治疗,行业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年10%-20%的速度递增。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中医药的发展最忌讳沾沾自喜,走出国门尤其如此。本世纪初,针灸在美国得到认可后,虽然我国有一批针灸师到美国进行诊疗,但没有将其发挥到极致。于是很快,美国就有一个团队发明了“干针”,利用注射针头的针管刺入肌肉筋膜组织的激痛点,用以松解病理性的肌紧张等状态,治疗肌筋膜疼痛等疾病。他们发现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也不错,后来大量的技术标准、大学教材、科学实验等研究随之兴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刘光瑞对之进行了反思,“中医药要推广,要走出去,就一定要研究,而且要成体系。”

曾经有一位英国报刊的专栏作家让刘光瑞印象深刻,他特意从英国到中医少林堂来考察,目的就是要写一篇文章——《中國文化的软实力——从中医药的兴衰看起》。为什么中医药的兴衰能上升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这位专栏作家列举了四个理由:1.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烧医书;2.在西医引入中国前,中医药帮助中国历朝历代解决了健康问题;3.联合国提出的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等一系列课题都与中医药背后的哲学思想挂钩;4.中医药在中国是有信仰的。

“中医药的振兴不仅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更涉及到了文化兴衰,他说到点子上了。”刘光瑞说道,“如果中医药得不到真正的尊敬和重视,文化软实力怎么提升上去?”

在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上,屠呦呦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她从1600多年前中国药王葛洪所记载的青蒿治疟药方中获得启示和灵感,成功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她因此成为中国首个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中医药也因此被更多的人看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然而,刘光瑞对此却有不同的解读,他曾在朋友圈中写道:学中医一点不伟大,很委屈;真中医一点不光彩,很苦闷;伟大是政治家的词,很定位;光彩是艺术家的赞,很炫耀;你是中医懂得生命,很短暂。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教更多的徒弟,写更多的书,发明更多新药,参加更多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在2015年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在走出去这条快车道上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

阿胶走出去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欢迎来到2060年!
阿胶的小脾气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阿胶没有驴皮该怪谁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