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博弈论视角

2017-07-07李祎琛吴诗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地规划设计整治

李祎琛,吴诗嫚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2.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问题研究·

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博弈论视角

李祎琛1,吴诗嫚2※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2.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目的]探寻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户有效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和地方政府的完全信息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农户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且回归系数为正;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地块面积以及地块数量等4个因素中仅有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表现出对参与意愿的显著影响,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 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参与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程度; 农村是否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和地方政府部门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程度等因素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个因素均以1%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说明成立农村合作组织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度。[结论]农户参与农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村庄是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地方政府部门是否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农地整治 规划设计 农户参与程度 影响因素

0 引言

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使稀缺的耕地资源日趋紧张,在严峻的耕地保护压力下,农地整治不仅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改进生产条件的有效措施之一[1],更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农地整治中,规划设计作为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实施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主要有农地整治规划统筹乏力[2]、规划设计不到位且模式单一[3-4]等。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农地整治项目缺乏农户的有效参与[5]。

作为基础性工作,规划设计的制定必须具有全局性和全员参与的意识,切实尊重农户的合理需求,引导农户积极有效参与规划设计的制定,才能保证农地整治方案更契合农户的利益诉求[6]。国外专家学者对农地整治研究开展较早,其中特别重视公众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主体作用。学者多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7],运用参与式规划理论研究农户的参与行为,从而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8]。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地整治项目中农户参与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主要集中在农户参与现状[9, 10]、参与方式[11]、参与机制[12]、参与意愿[3、5、13]、参与行为[14]等方面,但对于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研究较为少见。由于农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农户的参与程度不同,其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5]。因此,文章运用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农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并以湖北省实地调查数据为例,对规划设计阶段农户的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农户有效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 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度的理论研究

1.1 博弈论下的利益均衡分析

该文采用博弈论分析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中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参与行为。该模型中,地方政府和农户作为博弈局中人,均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做出选择。当前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仍处于“自上而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决策模式,一旦地方政府不执行农户参与的政策,那么农户就没有参与规划设计的机会。因此,农户的战略选择会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即地方政府首先选择战略,农户视地方政府的情况而选择自己的战略,双方行动上存在先后顺序。为了简化分析,该文假设双方具有“共同知识”——即具有完全信息[15]。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与地方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过程具有典型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特征,应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工具——博弈树进行博弈分析。

1.2 构建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

(1)参与人:地方政府,农户。

(2)行动:地方政府的行动合集为A={执行农户参与政策/不执行农户参与政策},农户采取的行动合集为B={参与/不参与}。

(3)信息:博弈中的双方的决策有先后顺序,由于农户和地方政府对各自的行动选择有准确的判断并且参与者的行动选择有限,因此该博弈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图1 农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 完全信息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4)损益支付:在农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当地方政府选择不执行农户参与战略时,我们假设该情况下其效益为:地方政府获收益R,农户收益H; 在地方政府选择执行农户参与战略时,农户参与规划设计会产生费用T。此时,农户有两种战略选择,当农户选择参与规划设计,实质就是将农户的农业生产经验、乡土知识和生活体会同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融合,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并满足今后发展,农地整治的绩效得以提高,此时农户的最佳收益为N; 同时,地方政府鼓励农户参与后,使农地整治项目取得了更好的绩效,从而提升了地方政府形象增加了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增加的收益为Q。因此,地方政府的总收益为R-T+Q,农户获得的总收益为H+N; 当农户选择拒绝参与规划设计,同样也能获得农地整治项目带来的好处H,地方政府则在原有收益的基础上有所损失,获得的收益为R-T。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图1)。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博弈树的每一个决策均是一个单独的信息集,每一个决策结都始于一个子博弈。当地方政府不执行农户参与政策,农户不参与时,收益为(R,H); 当地方政府执行农户参与政策,农户选择参与时,两者的收益为(R-T+Q,H+N); 当地方政府执行农户参与政策,而农户不参与时,两者收益应为(R-T,H)。

该文选择用逆序归纳法来求解该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纳什均衡解。在博弈树中,应从子博弈2开始,首先求出农户的最优策略是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对应得出子博弈1中地方政府的最佳战略选择是执行农户参与政策。此时农户的收益为H+N,地方政府收益为R-T+Q。最佳策略组合为地方政府执行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的政策,农户选择积极参与规划设计。当农户积极参与规划设计阶段时,能显著提高农地整治项目的运行效率,此时农户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H+N。而就地方政府方面,在最优策略组合前提下,想要获得额外收益Q-T,就应该在执行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的决策时,控制执行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权监督机制,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同时使自己的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使得收益大于成本,即Q-T>0。

1.3 均衡解的经济学分析

从农户的角度看,农户想要取得更高的额外收益N,就应该提高规划设计的参与程度。农户参与程度可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农户个体特征。该文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来描述其个体特征。

(2)农户家庭资源禀赋。该文选取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地块面积、地块数量来描述农户的家庭资源禀赋。

(3)农户对农地整治的主观认知。该文选取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满意程度、农户对于农地整治项目有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农户对农地整治的主观认知的影响。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想要获得更高的额外收益Q-T,一方面应鼓励农户参与规划设计,另一方面要控制农户参与成本,由于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干预基层组织中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应建立农村合作组织对农村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从而提高农户的参与程度。该文选取地方政府部门是否鼓励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和村庄是否成立农村合作组织这2个因素来描述地方政府的行为努力对农户参与程度的影响。

2 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程度的实证分析

2.1 调查区与数据来源

该文研究数据来源课题组在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蔡甸区、咸宁市嘉鱼县、鄂州市鄂城区和鄂州市华容区等5个地方7块农地整治项目区的农户参与度调查。该文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调查分为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每个项目区发放40~100份问卷。据统计,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407份,获得有效卷390份,问卷有效率95.28%。

表1 计量模型的自变量

影响因素及变量分组代码变量代码变量名称变量解释参与程度Y参与程度1=很低;2=较低;3=中等;4较高;5=很高农户个体特征X1户主年龄1=20~30;2=30~40;3=40~50;4=50~60;5=60岁以上X2户主受教育程度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5=大专以上X3是否为村干部1=是;2=否家庭资源禀赋特征X4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连续型变量X5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连续型变量X6地块面积连续型变量X7地块数量连续变量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认知情况X8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满意程度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X9农户对于农地整治项目有关政策的了解程度1=不了解;2=了解一点点;3=比较了解;4=很了解X10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认同程度农户1=没有好处;2=好处不大;3=有一定好处;4=非常大的好处地方政府的行为努力X11村庄是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1=没有成立;2=成立X12地方政府部门是否鼓励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完全同意

2.2 农户参与程度

该文将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度分为5个层次: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并依次赋值为0、1、2、3、4。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在规划设计阶段,所调查的390户农户中参与程度很高的有2户,占调查总人数的1%; 参与程度较高的有57户,占调查总人数的15%; 参与程度一般的有87户,占22%; 参与程度较低的农户有149户,占38%; 参与程度很低的农户有85户,占24%。调查结果表明,在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中,农户参与程度普遍偏低。

表2 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参与程度

参与程度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户数(个)9514987572比例(%)243822151

2.3 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2.3.1 模型的构建与方法选择

该文采用有序的Probit模型来分析农户参与规划设计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模型数学表达式如下:

(1)

Yi=0, 1, 2, 3, 4的概率分别为:

(2)

(3)

(4)

(5)

其中,Yi表示农户参与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度,是可观测变量;Xi是解释变量,表示11个影响因素。β代表待估计的参数变量,m为状态参数,α是区间的分界点,φ是标准正态累计分函数。

2.3.2 模型估计与计量结果分析

采用Eviews5.0软件对有序的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首先将12个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将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剔除; 然后继续进行检验得到最终的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有序的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系数标准差P统计值Z统计值X10.1610490.0635570.0113*2.533909X20.19970.096990.0395*2.058969X40.7894760.192046<0.001**4.110863X80.330690.057556<0.001**5.745511X110.627920.2462280.0108*2.550157X120.4399540.053651<0.001**8.200229 注:**、*分别表示1%、5%水平上的显著;模型的拟合指标R-squared是0.266472,S.E.ofregression是0.870696,AdjustedR-squared是0.253030,Avg.loglikelihood是-1.321539

从农户个体特征来看,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且回归系数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户主年龄与农户的参与程度呈正向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年龄偏大的农民技能不足且体力下降,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大,参与规划设计的程度高。同时,在其他解释变量一定的条件下,农户的参与程度随农户受教育程度(X2)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是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就越强,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认识更深刻,参与意愿程度就越高。

而对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分析可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地块面积以及地块数量4个因素中,仅有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表现出对参与意愿的显著影响,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对耕地的依赖性就越强,农户参与程度越高。

从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认知情况的角度,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X8)对农户参与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程度。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越高,农户认为农地整治项目未来的预期收益越大,越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从而提高农地整治项目的绩效。

从地方政府的行为努力来看,农村是否成立农村合作组织(X11)和地方政府部门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程度(X12)等因素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中这2个因素均以1%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说明成立农村合作组织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度。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一个平台,农户参与农公事业离不开农民合作组织的宣传与组织,所以建立农户合作组织可以提高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的程度。而地方政府部门鼓励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程度(X12)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地方政府部门越鼓励农户参与,农户的参与程度越高。地方政府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就是地方政府对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农户参与的合法性就得到了保障,农户就有了参与规划设计的动力,所以参与程度高。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该文首先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参与策略,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90份调查问卷为样本,对农户的参与程度影响因素采用有序的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目前,农户参与农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主要受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村庄是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地方政府部门是否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等因素显著的正影响。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户主受教育水平对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知识普及率较低,大多数农户的受教育层次低,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不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对农地整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包括发展农村教育、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农技入户项目,推动农民知识素质、科技技能的逐步提高。

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农户参与程度有显著影响。政府部门要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为示例,将农地整治项目已经有的成绩展示给农户,加深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认同程度以及满意程度,增加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成功的信心。

农村是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农户参与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所以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建立专业化合作组织,用来加强对村庄经济建设的管理,增强分析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且农户合作组织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对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给予信息传达、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地方政府鼓励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农户参与程度有显著的正影响。首先,地方政府加大农地整治的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加顺畅的参与到农地整治的规划设计中来。农户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对项目区耕地质量、耕作的交通与灌溉条件等非常熟悉。其次,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户参与政策的执行力度。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是关系到农地整治项目成败的关键,地方政府应该改革农地整治项目中“一言堂”的管理体制,科学定位地方政府职能,依法明确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执行过程中政策的贯彻力度。最后,地方政府作为农地整治项目的主导者,理应给农户更大参与权与发言权。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农户参与规划设计方案的渠道,建立规范的农户参与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序并开展农户参与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证会,做到农户提出改进规划设计方案设想,地方政府积极论证,地方政府和农户共同参与。

[1] 张正峰, 刘静,郭战胜.农地整治资源环境效应预警因子与模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4): 60~66

[2] 田甜, 杨钢桥,汪文雄.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劳力投入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湖北农业科学, 2013,(2): 478~483

[3] 汪文雄, 王文玲,朱欣,等.农地整理项目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3,(7): 62~68

[4] 王文玲, 阚酉浔,汪文雄,等.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综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71~75

[5] 严立冬, 麦瑜翔,潘志翔,等.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 2013, 35(6): 1143~1151

[6] 吴诗嫚, 杨钢桥,汪文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3,(6): 66~72

[7] Thapa G B,Niroula G S.Alternative option of land in the mountains of Nepal:An analysis of based on stakeholders′ opinion.land Use Policy, 2008,(25): 338~350

[8] Rouillard J J,Reeves A D,Heal K V.et al.Can public participation support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adaptive governance?The case of catchment-wide rural land use change for flood risk management.land Use Policy, 2014,(38): 637~645

[9] 文枫, 杨庆媛,鲁春阳,等.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 22(5): 10~13,46

[10]吴九兴, 杨钢桥.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区的问卷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65~71

[11]谢雪群, 杨钢桥,赵微.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来自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6): 45~52,57

[12]鲍海君, 吴次芳,贾化民.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43~46

[13]朱欣, 王文玲.农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4,(2): 46~51,56

[14]吴诗嫚, 杨钢桥,曾艳,等.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农户出资行为研究——基于交易效用理论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5): 131~138

[15]杨琳. 基于信息博弈模型的城市土地储备经济分析.技术经济, 2012, 31(2): 75~79

IMPACTING FACTORS ON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RURAL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Li Yichen1,Wu Shiman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 Hubei430205,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factors on the degree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dynamic cooperative game model with perfect information and ordered probit model,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survey data of 390 farmers in Hubei provinc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level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was quit low. And the impac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farmers′ participation degree in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were as follows: the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of household,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farmers′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consolidation project, farme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s attitude to consolidation project. Therefore, the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should be oriented to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farmers′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Al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encourage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pay more intention to guide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armers′ participation degree; impact factor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411

2016-04-23

李祎琛(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管理。※通讯作者:吴诗嫚(1985—),女,江西抚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管理。Email:wushiman314@foxmail.com

*资助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K201538)

F301.2; F224

A

1005-9121[2017]04069-06

猜你喜欢

农地规划设计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农地细碎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基于小型核电站构建海岛型微电网的规划设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