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变化的关联性研究

2017-07-06田红兵李亚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气候变迁关联性

田红兵 李亚军

摘要:文章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角度,从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创立的关联性、气候变迁与中国医学史上伤寒学说兴衰的关联性2个方面,探讨气候变迁对伤寒学说兴衰变化的影响。发现在历史上气候寒冷时伤寒学说备受关注,气候温暖时伤寒学说则被冷落。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演变的发展规律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但在气候趋暖的现代环境下,如何繼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利用伤寒经方对现代疾病进行治疗,将气候因素纳入医疗思维中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气候变迁;伤寒学说;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R222;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52-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CM,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leva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and the releva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It was found that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was attracted attention during the cold time in history, while it was neglected during the warm time. There is a direct relevance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But in the warm climate of the modern environment, these aspects are required further research: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Zhongjing thoughts, how to apply typhoid prescriptions to the treatment of modern diseases, how to include climate factors into the medical thinking.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relevance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气象学不是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而是零散记录在各种书籍中,气象学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候变迁作为气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通过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社会历史文化诸要

基金项目: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2011JZ064);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项目(12JZ079)

第一作者:田红兵,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医史文献。E-mail: 1285042445@qq.com

*通讯作者:李亚军,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医史文献。 E-mail: liyajun@vip.126.com

素,进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因此历代统治者对气象的变化重视有加。外国学者布莱特·辛斯基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他的见解,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的历史进程中,气候寒温交替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气候温暖时期,北方风调雨顺,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与中原国家基本和谐共处,中原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国家统一。寒冷期,农业减产,农民起义,游牧民族南侵,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状态,统治阶级为避免外患会采取与游牧民族和亲、迁都等措施以求暂时安宁,延续自己的统治[1]。例如,秦始皇为保护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修建了长城[2]。有学者研究,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东晋末年和北宋末年人口大迁徙、王朝的兴衰嬗变、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略等都与气候变迁关系密切[3]。而气候变迁影响到的各种历史因素的最终承受者都是人,气候变迁通过改变人的健康状况而影响历史的发展,而医学的发展又与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气候变迁通过影响人的健康状况而间接影响医学发展,这种影响从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变化的关联性中尤为明显。

本文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角度,研究气候变迁对伤寒学说的兴衰变化影响,希望对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利用伤寒经方治疗现代临床疾病提供理论借鉴。

1 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创立的关联性研究

1.1 东汉时期的气候特点

通过查阅现存史料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东汉时期气候寒冷期较长,尤其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气候更为寒冷,此时刚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寒冷期。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4]中指出,中国古代有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4个寒冷期分别是:⑴公元前1100-公元前850年左右,约为周朝取代商朝和西周前期;⑵公元初至公元600年左右,约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⑶公元1100-1220年左右,约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⑷公元1570-1710年左右,约是明末清初,此时正值欧洲小冰期。历史上关于第一个寒冷期的文字记载较少,成体系记载医学文献更少,但该时期是伤寒学说形成的前奏期。

《伤寒杂病论》在第二个寒冷期持续期间的东汉末年问世。有人研究两汉气候后指出,两汉时期(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220年)相比,西汉比东汉气候冷,西汉初的百余年间气候较冷,中期及其后稍暖,但时间不长,公元初年又转冷,持续至东汉明帝前后;东汉中后期气候又趋暖,东汉末年又急剧转冷[5]。在无专门观测气候变化仪器的古代,人们主要通过观察物候变化来研究气候变化。所以,查阅相关的物候记载,能对第二寒冷期的气候有所了解。史料载,公元75年(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六月降霜,比现洛阳初霜时间要早近3个月[6]。《后汉书》载,“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冰厚尺余……汉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灵帝光和六年为公元18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为公元193年。这一时期的寒冷气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可看到。例如,曹植在《说疫气》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覆族而丧”,王粲在《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还不去。未知身死所,何能俩相完。”曹操在《蒿里行》有:“铠甲生鸡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2 东汉时期寒冷气候的天文学解释

有研究证明,东汉时期的寒冷气候与“九星会聚”的天文现象有关。所谓九星会聚,是指除地球外的9颗行星会聚在太阳的一侧,而地球独处另一侧。为了维持太阳系引力的平衡,必然导致太阳与地球间的空间距离增大,地球公转冬半径变长,此时(北半球冬半年)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气温下降。太阳系的九星会聚的周期约为179年,当九星会聚出现在冬半年时,我国的气候多以寒冷为主。有学者从运气大司天角度对仲景生活年代的气象进行考证指出,在其生活的公元150-219年,中国历史刚好是第48甲子和第49甲子2个运气大司天时期,而第48甲子值运的公元124-183年为太阳寒水大司天、太阴湿土大在泉,寒湿之气行令;第49甲子值运的公元184-243年为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大在泉,风火流行[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凡此太阳寒水司天之政……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凡此厥阴司天之政……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这些记载说明,在太阳寒水、厥阴风木2个运气大司天之年,气候总体以寒冷为主。

1.3 东汉末年疫病流行与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的关联性

正常气候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在古代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对气候突变的防控力相当低下。气候反常导致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减产,疫病频发。生存环境恶化使劳动人民饥寒交迫,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下降。加之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病死率居高不下,甚至连上层贵族也难逃厄运。据钱超尘考证,建安七子中就有人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流行的一次疫病[8]。有研究发现,在东汉存续的180余年间,公元37-50年和161-219年间疫病频发,而仲景刚好生活在后一时段。他在《伤寒论·序》中说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亲人的病逝、流行性疫病的危害是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的动机所在[9]。

东汉时期的寒冷气候易致寒邪袭人,阳气受损。寒伤表当辛温发散,寒伤里当温里散寒。前者方用桂枝、麻黄类方加减化裁,后者宜四逆辈。如感受寒邪,损伤脾阳则可见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太阴虚寒证;损伤肾阳则可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恶寒蜷卧、脉微欲绝”的少阴寒化证。寒邪侵袭是导致阳虚的直接原因,故须扶阳抑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二气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阳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扶阳能增加抗病力。所以仲景高度重视“扶阳抑阴”思想[7]。裴卉[10]研究指出,东汉末年由九星会聚导致的中原地区气候趋冷是《伤寒论》扶阳助阴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天文气候学因素之一。可见寒冷气候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后世研究证明,麻桂剂(指以麻黄、桂枝为主干结构的辛温解表方剂,是经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发展、温阳解表法的创立、温热药物治疗伤寒病的運用等与寒冷气候均有直接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可通过对《伤寒论》中麻桂剂的发展沿革研究窥见一斑,李德顺[8]通过研究指出,“麻桂剂,产生于东汉末年大寒、大疫客观背景之下,其发展与沿革与寒冷气候密不可分”。再从《伤寒论》中六经病所占篇幅看,以太阳病篇最多,达148条。这一事实揭示了东汉末年疫病主要以太阳病为主,故对太阳病篇论述较多而且较其他经病篇详细。由此可知,“太阳病是与寒冷气候相关的疫病”[11]。东汉末年的寒冷气候促进了伤寒学说的创立及仲景学术思想的形成。

2 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的关联性

2.1 魏晋南北朝时伤寒学说受到重视与当时气候仍处在第二寒冷期有关

据有关记载,三国时期曹操在铜雀台种桔,由于气候寒冷,桔只开花不结果。《三国志·魏志》卷二《文帝纪》云:“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孙权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九月朔,陨霜杀谷”。《三国志·吴志》卷二载,孙权赤乌四年(公元241年)春正月,江南“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三国志·吴志》卷三载,孙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二月,建康一带出现降雪的“大寒”天气,孙亮下诏“大赦”天下。《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二年纪事》载,公元366年后的3年时间里,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的海面上每年都结冰,冰面的厚度可承受来往的马车及三四千人的军队,由此可见当时气候的寒冷程度。王叔和生活于约公元3世纪中期至4世纪初,此时还是第二寒冷期,天气相当寒冷,每年阴历四月(阳历5月)还会降雪。如此反常的气候必然会导致伤寒疫病流行,作为太医令的他“拟防世急也”,而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用伤寒学说来指导,防控当时大规模伤寒疫病的流行。张仲景的《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编次,得以流传后世,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2]。

2.2 隋唐时期伤寒学说遭受冷遇与气候变暖有关

公元600-100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温暖期,隋唐刚好处于这一时期。此时由于气候变暖,伤寒学说遭受冷落。在而《小品方》被当时医家奉为圭臬,甚至唐政府规定其为医家必读书。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伤寒学说在隋唐时期不受重视。公元7世纪中期,中国气候变暖,据记载,这一时期有时国都长安冬天无雪无冰。甚至在公元8世纪初,在皇宫可种梅。公元9世纪初期,西安南郊的曲池也可种梅。唐朝存续的公元7、8、9世纪近300年历史都处于气候转暖、寒冷气候消失时期[13],温病流行成为该时期的疾病特点,伤寒学说的地位下降而且饱受诟病,被说成是“雅士文辞”。

2.3 两宋时期伤寒学说盛行与严寒气候有关

两宋时期,伤寒学说又开始盛行,而唐朝盛行的《小品方》于“北宋末叶亡”。北宋时期与东汉时期的气候有许多类似之处,官方十分重视伤寒类流行病的防控。北宋校正医书局对《伤寒论》进行系统考校,经孙奇、林亿等人校订后,于1069年刊行。有文献记载,公元1111年太湖第一次全部结冰,坚冰厚可通车。寒冷气候将两广、福建、四川之桔于1110年、1178年全部冻死。公元1131-1160年,杭州春节降雪,每10年降雪日期平均最迟是4月9日,最晚春雪的日期差不多比10年前推迟1个月。这时的寒冷气候促使伤寒名家林立,一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伤寒著作也相继刊行面世,如1100年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1107年朱肤著《伤寒类证活人书》、1132年许叔微著《伤寒九十论》等3书,金代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等。

2.4 明清时期伤寒学说的盛衰演变与当时气候冷暖交替密切相关

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寒冷期(公元1570-171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明末清初。气象学家将这一时期又细分为4个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特别是1650-1700年)、1840-1890年及1945年,尤以第二个较冷期较明显。据记载,1630年大雪平地尺余;1655年北京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670年我国东部沿海大雪20日以上,平地冰厚数寸,海水结冰至岸,如十里冰堤。明清伤寒学家大多生活在1620-1720年的第二个较冷期。明清温暖期在1550-1600年、1720-1830年间。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医学史上两部重要的温病著作《瘟疫學》和《温病条辨》。《瘟疫学》作者叶天士生活在气候较冷期渐消、温度渐升的过渡时期;《温病条辨》作者吴塘则完全生活在温暖期(约1755-1836年)。“寒温学派在中医历史上的交替发展、争鸣、自成体系,无不和更替变迁的寒冷与温暖之历史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几千年历史气候的寒温变化,是中医学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产生的真正原因”[13]。

3 结语

通过对中国医学史伤寒学说的兴衰演变研究可以发现,在东汉以后的气候寒冷时期伤寒学说备受关注,气候温暖时期伤寒学说便不被重视,甚者遭受冷落。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交替演变的发展规律有直接的关联性。《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在气候寒冷条件下非常适用,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但在气候趋暖的现代环境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利用伤寒经方对现代疾病进行防治,将气候因素纳入医学整体思维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布莱特·辛斯基著,蓝勇,刘建,钟春来,等译.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8(2):50-65.

[2] 郑策,李海英整理.从文化视域谈中医——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之讲座纪实[J].中医药文化,2015,10(4):4-21.

[3] 张文华.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史中的几个问题[J].丹东师专学报, 2002,24(3):33-36.

[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1):15-38.

[5]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 76-95,190.

[6] 刘禹,安芷生, HW LINDERHOLM,等.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年以来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39(2):166-176.

[7] 赵丽,孙外主,张瑞明.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运气大司天理论[J].华西医学,2012,27(2):309-316.

[8] 李德顺,邓中甲.古代气候变迁与麻桂剂产生的关联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3,33(5):28-30.

[9] 王淑静,谷松.天之寒气太过对《伤寒论》中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的影响[J].国医论坛,2009,24(1):7-9.

[10] 裴卉.天体运行对《伤寒论》学术思想形成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究,2007,20(9):2-4.

[11] 戴跃龙,白慧颖,李方洁.从气象角度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12]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

[13] 吕建辉.历史上气候变迁是伤寒与温病学派产生的真正原因[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2):42-43.

(收稿日期:2017-02-22)

(修回日期:2017-04-05;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气候变迁关联性
蒙授高中英语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联性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气候变迁或成人类最大安全威胁
制度系统的关联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