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公选课“旅游景观鉴赏”课堂教学现状与探索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17-07-06张银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景观考核旅游

章 鋆,段 毅, 张银银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学公选课“旅游景观鉴赏”课堂教学现状与探索
——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章 鋆,段 毅, 张银银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公选课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从生源构成、选课目的、课堂出勤、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景观鉴赏"公选课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包括加强选课指导、控制选课人数、严格考核制度、妙用案例教学、课内现场展示等措施.

旅游景观鉴赏;公选课;现状;建议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将公共选修课纳入其中,以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公选课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就笔者了解到的一些国内本科院校来看,公选课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发挥[2],现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旅游景观鉴赏》公选课为例,分析其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旅游景观鉴赏”课程概况

1.1 开设情况简介

作为一所民办本科大学,学院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推出这门课程,隶属于人文科门类,设定每40-100人次组成一个教学班,每学期课堂教学内容为16或32学时,对应1或2个学分.作为一所理工科学院将这门课纳入公选课,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1.2 主要教学内容

该课程以旅游文化学为基础,涉及博大的知识体系,将旅游学、历史学、美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各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广博的知识背景[3].课堂教学中,将中国旅游景观分为八大类,分别选取典型的旅游资源,借助视频、PPT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影音同步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各种旅游文化的碰撞、学习到更多旅游文化知识.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针对文津校区2个系部、6个专业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达96.20%,符合统计学要求.

2 调研分析

2.1 生源构成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选择“旅游景观鉴赏”作为公选课的大多为艺术系学生,占据总选修人数的64.01%,其中来自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01%,环境设计专业其次,占14.75%;相对来说,作为理工科的计算机系学生对这门公选课的热情较弱,在选择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5.99%,其中网络工程专业最少.

表1 公选课专业分布

2.2 选课目的分析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选课具有明确目的,其中,约56%的学生认为选修该门公选课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21%的学生希望通过该门公选课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选择该门公选课的动机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兴趣点、提高综合素质、凑足学分、课堂娱乐性、增加就业技能、随大流.大部分学生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公选课,还有少数是为了凑够学分、或者随大流,甚至没有明确目的.

表2 学生选课动机

2.3 课堂出勤分析

表3 课程出勤情况统计

表3按年级对该公选课的出勤状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到课率高于高年级学生,说明低年级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较高,在学习态度上更加认真,这也符合大学生行为发展规律.然而总体出勤状况一般,有些同学经常旷课,少数学生甚至根本不上,逃课现象严重.由于公选课授课面向全校,涉及不同专业,增加了管理难度,学生纪律意识淡薄.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有些学生在上完部分章节后,觉得达不到选课初衷的目的,开始出现散漫现象;还有些学生是由于上课时间偶尔与社团时间冲突.

2.4 授课方式分析

在授课方式中,调查显示,4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通过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增加课堂互动;22%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降低课堂专业知识讲解的难度,平衡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更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更加偏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而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的信息进一步印证了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够生动活泼地将旅游学知识贯穿于教学中,课堂互动与多媒体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而照本宣科将对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5 考核方式分析

当前大部分院校公选课考核均以期末提交小论文形式为主,通过对大部分公选课选修学生访谈得知,期末成绩以提交的小论文分数为主,日常作业考核、出勤考核所占比重较小.而考核是学生学习管理的重要方式,当约束作用减退,将会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勤状况直接挂钩.因此公选课考核机制有待完善,以改进考核方式为重点进行优化.

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建议

3.1 强化思想认识,加强选课指导

作为教学监管团队,在开课前应做好公选课宣传与选课指导工作,让学生全面了解各门公选课的课程概要、考核方式、内容难度等级,以及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建议编成选课指导书,或者录入选课系统,直接提供给需要选课的学生作为参考[4].另外,为避免盲目选课、浪费教学资源,要求各班级辅导员尽量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知识结构,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课.

从思想上客服“轻公选课”的想法,帮助学生提升认识,意识到公选课在人才全面培养与创新能力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3.2 控制选课人数

由于现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是向往大自然、热爱旅游的群体,而“旅游景观鉴赏”这门课是介绍各类旅游景点的课程,能满足大多同学对旅游的需求,因此成为一门比较热门的公选课.为了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便于公选课的课堂质量把控,结合其他高校的经验,一个教学班控制在六十人左右最合适.结合之前的访谈结果,部分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动机仅是为了凑够学分或者随大流,因此建议高校设置“试听期”,为期一个课时,在开课后第一个课时内进行试听完毕后,自由选择继续选修还是改选其他公选课,退出的名额由其他学生替补,校内公选课之间联动发展、在试听期内彼此协调,真正做到让想上这门课的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选课积极性,从挑选“生源”的角度上提前做到课堂质量把控.

3.3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建立公选课教学激励机制.面对选课人数多问题,可以分班开设,对于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可适当增加课酬、予以奖励;督导同行评价高、教学内容有特色的公选课,高校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打造高品质的公选课程,在评奖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鼓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有较强动力;实行淘汰制,为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对于不够开班人数的课程应予以暂时取消,该修其他课程.

其次,建议完善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价机制.将公选课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督导、教务、系部三级层面共同监管,前两者进行随机听课,系部层面则通过设立班级信息员以及学生评教制度,及时反馈课堂情况,以完善公选课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系统.

3.4 严格考核制度

建议健全并完善公选课考核制度.由于课程考核与教学效果关联较强,因此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十分重要,考核形式应注重灵活多样[5],例如团队模拟演示、撰写旅游景观调查报告或读书体会、设计旅游课题等.

另外,对于公选课课堂纪律管理难的问题,建议将日常出勤、课堂问答、课后作业等作为课程考核的平时分,以一定比例构成综合成绩.其中日常考勤作为难点,可将班级学生分组,每节课根据组号进行随机点名,不仅节省时间,还有效地牵制所有组员按时出勤.也可按照必修课同样的管理办法,即缺勤达到总课时三分之一,即可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核直接记录为零分.一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到课率,同时也确保了考核的全面性、公正性.

3.5 妙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普遍使用于各类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结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建议借助多媒体、结合生动活泼的案例进行串讲.如讲天象旅游景观时,包含八种常见类型,例如佛光、霞景等,对这些自然现象作物理学、地理学的知识讲解还不能让学生深刻记忆,此时可列举峨眉十景之“金顶佛光”、江西彭泽八景之“观客流霞”等著名天象景观的图片及成因加深学生认识.

3.6 课内模拟旅游团队,课外进行共同探讨

课堂上,可将学生自由组合,以一定的人数组成多个团队,每两课时安排一次模拟旅游,由学生扮演导游、游客组成的旅游团,对于本次课程所讲旅游景观类型任选一处进行导游讲解示范.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觉记识旅游知识点,增强课堂互动,打破常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并将其纳入学生日常考核体系之中.

为了增加课上教学效果,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后搜集各种旅游新闻与案例,更形象地掌握抽象枯燥的旅游学知识.比如在讲古建筑旅游景观时,让学生自行上网下载古建筑景观图片,对比不同时期的造型特色,在课堂上各团队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识知识点.

4 结语

普通高等民办院校大多建校时间较短,校园人文氛围与文化积淀相对不足,很多院校对公选课教学管理重视不够,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公选课课程建设,高校通过开展公选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以及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有较强素质的学生.而旅游景观鉴赏属于赏析类人文社科课程,通过研究这门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对于解决教学过程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时效性等问题,有现实意义.赏析类公选课与一般性学科教育有所区别,因此,如何将旅游鉴赏类公选课的实际意义发挥出来,对公选课课程建设的探索,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1〕徐亚,徐甜甜.高职院校素质公选课的现状分析及思考——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30-33.

〔2〕邓芳.大学公选课”旅游景观赏析”课堂教学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5(24):13-15.

〔3〕刘长凤,刘春霞.对《中国旅游景观赏析》课程项目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238-239.

〔4〕吕丹.提高高职赏析类公选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00-102.

〔5〕赵志英.提高高职人文类公选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291-292.

G642.421

A

1673-260X(2017)06-0192-03

2017-03-16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17A794)

猜你喜欢

景观考核旅游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内部考核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旅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