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SP技术的家校联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7-07-06丁宗银查琳琳杨仲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校信息系统班级

肖 东,孙 莉,丁宗银,查琳琳,杨仲坚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ASP技术的家校联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肖 东,孙 莉,丁宗银,查琳琳,杨仲坚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各大高校作为青年学子的思政教育主阵地,肩负着大学生品德养成与人格树立的重要责任.家校配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家校联系信息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深入挖掘该系统的具体功能及其深远意义.并将该系统与传统家校联系方式相比较,分析二者利弊,探讨新系统在家校联系与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ASP技术;家校联系信息系统;大学生思政教育

1 引言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该阶段价值观的养成和培育、及时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尤为重要[1].家校联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目前在中国实行家校联系及关于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对于大学阶段的家校合作的研究相对较少[2].福建省高校的家校联系工作尤为欠缺,成为了省内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块盲区[3].

在当今远程教育成为世界大趋势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家校互动成本,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家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成为各大高校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结合现有开发平台,构建出高效、稳定、方便师生家长利用的网络平台,是促进家校联系的有效渠道,也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总结当前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搭建基于ASP技术的家校联系信息系统,探索家校联系新渠道、新方法,使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高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服务,提升教师、学生、家长沟通效率,实现家庭和学校沟通的科学化、常态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4].

2 家校联系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与网站设计

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家校联系信息系统是由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老师指导、学生自主研发的基于ASP技术的家校联系网络平台.

2.1 ASP技术

ASP技术将脚本语言、HTML、组件和Web数据库访问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避免繁杂的搭建过程,为搭建高效、稳定、方便使用且易于维护的家校联系提供了重要渠道.该网站有效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校管理方法,构建家校联系系统,在高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有利于家长通过网络平台和通信平台更加方便和有效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使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供可能,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契机.

2.2 网站功能设计

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家校联系信息系统是用于系院、学生家长、辅导员之间信息互通的工具,目的是通过三方的良好配合,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也希望通过三方良好的沟通,对学生的成才、院系的发展、各方面的和谐起到促进作用.家校联系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因面向群体存在差异,网站有不同的功能设计:

(1)对于辅导员,该网站是记录学生成长的记事本,是发布和管理信息的公告栏.在家校联系系统上,辅导员可以方便地管理学生信息,导入学生成绩,把孩子的近况一对一地推送给各个家长,为各家长提供了解孩子近况的渠道.重要信息和公告将被刊登在该系统主页,增加了通知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站对年级学生进行实时的人员管理和班级建设.在异动学生的管理和班级团队建设上起到了动态管理的重要作用.

(2)对于家长,该系统是关注孩子近况的窗口,更是对学校院系建言献策的良好途径.学生在校的活动情况反应在系统的公告栏中,不定期推送的新闻与通知,帮助家长更好融入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内心.秉承海纳百川的原则,院系积极听取家长的建议.热忱助力院校发展的家长,可在家校联系系统中的建言献策板块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家长的建设性意见将实时反馈到学校及辅导员的平台上,实现了信息沟通的零遗失、零距离.

图1 家校联系平台总体功能结构图

2.3 系统建设及维护难点

对于本系统在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保证家校联系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增强系统的竞争力是该系统的关键问题.ASP技术减少了页面编译次数,并支持页面与数据库的直接联系,其独特的“code-behind”程序编写方式使得代码更易于编写,降低了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复杂度[5].技术上,从结构架构、页面、数据层等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6].

(2)信息的及时性

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将产生新的数据.系统信息的更新速度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吸引力和长期使用性.信息的实时更新要求网站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也要求辅导员及时更新重要公告、导入学生成绩等.

(3)家长的参与度

部分家长对网络平台的使用生疏,更依赖于传统家校联系方式,对新平台的接纳程度不足,参与度有限.高校应做好家校联系系统的宣传,开展相应活动,对平台进行推广.同时辅导员应承担起推广的责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家长的参与度[7].

3 现阶段家校联系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与运行结果

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家校联系信息系统既要符合教师的管理思维习惯,便于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安排,也要便于家长快捷地从系统中获得学生的相关有效信息,同时也要考虑网络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3.1 系统主界面

现阶段,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家校联系信息系统已投入试运行.该系统管理员为用户分配了不同的用户名,教师、家长以及系统管理员这三类用户通过分配的不同类型用户名来校验用户身份,登陆信息系统.

3.2 教师用户功能模块

教师用户是权限较高的用户,可以执行的操作有信息发布和管理、学生管理以及班级管理.教师在发布管理信息时,根据信息读取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息设置为:公众信息、置顶信息或单独发送(仅家长可见).

公众信息的发布采用了由点及面的发布方法,任何登录该系统的家长用户都可以读取到此类信息.这一设计大幅提升了教师联系家长的效率.通过对重要信息的置顶操作,让需要及时或长期告知家长的信息保持在置顶信息栏中出现.这在信息快餐化的时代,置顶信息有效地突出了教师工作的重点,避免因消息量过大导致家长错过阅知重要消息.人权主义社会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对学生隐私的保护,部分消息关乎学生个人问题,不宜当众公开.单独发送的设置为系统增加了人性化的功能,也为家长和教师的点对点沟通创造条件.

班级信息的添加和管理针对的是学生所在班级的动态,这为家长了解掌握学生在校情况已经系院建设发展情况提供了最新的可靠信息来源.

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模块的设置,可以让教师添加、删除或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不同班级的学生人数统计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方便查阅,如图2所示.这为教师动态管理异动学生,实时掌握学生基本信息提供了便捷途径.

图2 学生及班级管理模块界面

3.3 家长用户功能模块

家长用户权限稍低于教师用户,只能进行信息的查阅和发送,无法对信息进行编辑和删改.家长用户可执行的操作有家长必读、建言献策、班级动态、私密信息和修改密码.

如图3所示,教师发布的公众信息和置顶信息在家长必读模块中一一呈现.重要信息通过置顶操作保留在首页上行,并加红突出.其余的公众信息按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找.家长用户界面中的班级动态对应地显示出教师发布的学生所在班级的信息.过滤掉其他班级的冗长信息,使得家长在系统中进行阅读时更有针对性,省时省力.

图3 家长必读及班级动态模块界面

建言献策和私密信息属于互动性操作.对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想进一步了解的家长,可以在建言献策中输入需求或建议.这些信息将被反馈到教师系统中,教师可以单独给家长发送该生在校的其他表现情况,也可以有指向性地为家长答疑解惑.这样的网络互动家校联系减少了时空的限制,也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得到家长们的热烈反馈,如图4所示.

图4 家校互动模式

3.4 与传统家校联系方式的对比

传统家校联系方式基于传统的联络方式,主要依赖于面对面的沟通或传统通讯方式的联系.主要形式为家长会、教师家访、电话通讯联系和家长来访等.但在高校,受碍于家校距离等因素影响,家校联系若局限在传统方式,势必导致家长获取信息的滞后性,甚至影响家长的积极性,不便于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孩子顺利成长为国之栋梁埋下隐患[8].

基于ASP技术的家校联系网络平台能通过在校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发布,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生活近况,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提供有效渠道,促进家、校、生之间的沟通,利于学生获得家庭的更多支持,确保学生教育的连续性与共通性,避免家长教育的“真空状态”.

通过搭建基于ASP家校联系网络平台,教师与学校也都获益匪浅.教师通过家校联系平台反馈的信息,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一方面,在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主要环节的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探寻家校联系平台的搭建在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4 结束语

青年大学生关键时期的价值观养成与培养,要求院校家庭配合,及时引导大学生踏实做人,锤炼本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9].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有必要寻求更好的家校联系平台,维系家、校、生三者的密切联系交流,以确保青年大学生良好品质的正确养成.

基于ASP技术家校联系多维平台的搭建,有效提高师、生、家长间的沟通效率,实现家庭和学校沟通的科学化、常态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陈茹.关于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J].科技视界,2013(34):156-159.

〔2〕王静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3(1):157-158.

〔3〕许文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 2008(5):119-120.

〔4〕赵岩.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 (22):210-213.

〔5〕李千.基于ASP.Net技术实现网站新闻系统[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08(16):131-135.

〔6〕吴小欣.ASP.NET网站的系统架构和性能优化的探讨[J].电子设计工程,2015(9):145-147.

〔7〕徐绍华.影响和制约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8):23-24.

〔8〕王红.我国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9〕许艳娜.浅析青年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J].读书文摘,2015(6).

TP311;G641

A

1673-260X(2017)06-0009-03

2017-04-11

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的构建及其作用的研究(JAS141049)

猜你喜欢

家校信息系统班级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