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市现状水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

2017-07-05邓方方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年3期
关键词:沧州市资源量用水量

邓方方

沧州市现状水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对策

邓方方

(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近年,降水量偏少,地表水紧缺,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和引用客水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工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沧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现状水资源供需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水资源紧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对策。

水资源;供需分析;沧州市

1 概况

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区东部,是全国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城市之一。现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4m3,低于“人均300m3的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标准”。近年,降水量偏少,地表水紧缺,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和引用客水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工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 水资源特点

2.1 降水量

全市多年平均(1956~2005年)降水量仅551.1mm,其分布规律为从东部沿海向西逐渐减少。沧州市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9.1%。全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降水量最大的1077.4mm(1964年)为最小的232.2mm(1965年)的4.64倍。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的不均匀性给水资源利用带来不利影响。

2.2 自产地表水资源

沧州市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04亿m3,折合年径流深为43.0mm。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衰减极为明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表水资源明显减少,80、90年代和21世纪前6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57%、57%和28%。不同年代地表水资源量变化见表1,不同年代平均年径流量变化如图1所示。

表1 不同年代地表水资源量变化

图1 不同年代平均年径流量柱状图

2.3 入境水量

沧州市20世纪50年代入境水量最多,以后逐年减少,现状即1980~2005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减少到9.14亿m3(含引黄水量)。

沧州市入境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在1980~2005年系列中,年入境水量最大的是1996年49.17亿m3,最小的是1992年0.52亿m3。

2.4 入海水量

沧州市入海水量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16.4亿m3,70年代平均为15.6亿m3,但80年代平均仅1.33亿m3,90年代如果不计入1996年大洪水,平均仅0.5亿m3,即使加上1996年洪水,年均也仅3.1亿m3。近年来基本无入海水量。

2.5 浅层地下水

沧州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淡水(≤2g/L)总补给量为6.9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6.06亿m3。相应地下微咸水(2~3g/L)和弱咸水(3~5g/L)的总补给量分别为5.70和3.14亿m3,资源量分别为4.943和2.63亿m3。

此外,沧州市在广泛分布的咸水体下部第Ⅲ、Ⅳ含水层组赋存了深层地下水(承压水)。依据2003年河北省水资源评价成果,在限定地下水降深条件下,沧州市深层地下水限采量(“允许开采量”)仅为2.92亿m3。

2.6 水资源总量

沧州市1956~2005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07亿m3,沧州市现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4m3,不仅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极度缺水标准”,而且也低于“人均300m3的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标准”。

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3.1 现状供用水分析

2010年全市总供水量为13.96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07亿m3(含引黄水量1.1亿m3),占总供水量的22%;地下淡水10.4亿m3,占74.5%,其中浅层淡水2.89亿m3,深层承压水7.51亿m3;微咸水、再生水、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利用量0.5亿m3,占3.6%。

2010年全市总用水量13.96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9.2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6.1%;林牧渔用水量为0.74亿m3,占5.3%;农业总用水量9.98亿m3;农村生活用水量1.14亿m3,占8.2%;城镇生活(含公共事业)用水量为0.76亿m3,占5.5%;工业用水量为1.8亿m3,占13.2%;城市河湖用水量为0.24亿m3,占1.1%。

沧州市现状供水、用水结构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现状供水结构

图3 现状用水结构

3.2 现状节水水平与效率分析

2010年全市生活用水总量为1.9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76亿m3,占40.1%;农村生活用水1.14亿m3,占59.9%。全市城镇居民生活日平均用水定额为110.1L/人·d,农村居民生活日平均用水定额为58.7L/人·d。

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894.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工业用水量为1.84亿m3,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0.6m3/万元,明显低于河北省平均值。

2010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9.23亿m3,林牧渔业用水量0.74亿m3。全市有效实灌面积52.55万hm2,其中粮田灌溉面积为38.85万hm2。全市现状综合灌溉定额2061m3/hm2。主要由于水资源匮乏和井灌所占比例较大所致。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沧州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衰减极为明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表水资源明显减少,80、90年代和21世纪前6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57%、57%和28%。沧州市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04亿m3,现状用水总量仅1.97亿m3左右,利用的地表水水资源量很少。

沧州市浅层淡水赋存面积5493km2,仅占全部面积的39%,浅层地下淡水资源量不仅在我国沿海地区最少,而且在河北省平原各市中也是最少的。2010年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2.89亿m3,超采浅层地下水0.11亿m3。

深层地下水(承压水)由于补给困难,应属于应急备用水源。但是由于沧州市严重缺水,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迫逐渐加大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深层水一度成为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201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达7.5亿m3,超采严重。

3.4 现状水供求分析

现状需水量以2010年实际用水量为基础确定。其中,灌溉需水量采用非充分灌溉定额计算;其它类别需水量,直接采用2010年的实际用水量。

现状可供水量中地表水、引黄水、其他供水采用现状实际供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不超过可开采量。

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表明,沧州市经济社会缺水量达8.87亿m3,缺水率高达51%,属于严重缺水。其中,青县、肃宁、渤海新区缺水率最高,分别为78%、73%和63%,孟村缺水率最低,为19%。现状多年平均水供求分析见表2。

表2 现状多年平均水供求分析万m3

沧州市现状实际缺水主要表现在农田灌溉供水不足和超采地下水两个方面。其中农田灌溉按非充分灌溉定额分析,缺水1.25亿m3,占14%;实际地下水平均超采量为7.62亿m3,弥补的缺水量占86%。

4 对策

4.1 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1)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制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高效项目。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暂停审批新增取水的建设项目,节水高效项目要通过区域内部调整、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优先保障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产业发展,禁止建设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

(2)强化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除生活用水外,一律不再审批新的机井。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工程建设,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建立地下水位预警机制。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禁新增自备水源和自备水源用户,在城市公共供水可到达的地区,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自备水开采量。

4.2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1)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农业抓灌区、工业抓园区、生活抓社区的要求推进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园区、节水型社区建设,建立健全节水长效运行机制。推广先进的节约用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清洁、低耗、低排生产,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城市生活小区非常规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对高尔夫、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的节水管理。

(2)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将用水定额管理落实到建设项目取水许可量审批、用水计划下达、节水水平评价等工作环节中,特别要加强对钢铁、化工、火电、纺织、造纸、建材、食品等高耗水企业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核定各行业用水户的年度用水量,定期检查用水计划执行情况,严格管理临时取用水或改变用水计划,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3)健全节水“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要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进行节水评估并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已建成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须逐步配套建设节水设施。

4.3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协调各部门关系,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水资源管理格局。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担负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赋予的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有关机构,统筹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生活、生产与生态供水,实行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地下水回灌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5 结语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近年,降水量偏少,地表水紧缺,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和引用客水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表明,沧州市经济社会缺水量达8.87亿m3,缺水率高达51%,属于严重缺水。随着工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水资源将会成为长期制约沧州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积极开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沧州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1980~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郭培芬.沧州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浅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01):39-41.

[3]刘爱智.沧州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17(06):97-100.

[4]李志杰.沧州市水资源分析及对策[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03):20-21.

[5]段现辉.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平衡分析与展望[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01):39-41.

[6]徐振辞,孙梅英,王福田,等.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06):74-77.

[7]郭玉起,段现辉.沧州市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18-20.

[8]付贵.沧州市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浅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09):27-29.

[9]李崇民,张俊杰.浅谈沧州水资源匮乏及其对策[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6(02):33-34.

TV213.9

A

1672-2469(2017)03-0025-04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7.03.012

2017-01-17

邓方方(1984年—),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沧州市资源量用水量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铀矿数字勘查资源量估算方法应用与验证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塞拉利昂通戈金刚石矿资源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