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英语复合句的认知分析

2017-07-05魏海玉

智富时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背景图形

魏海玉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从认知的视角恰当的理解和运用英语句子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升英语能力势在必行的选择。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分析句型句法方面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度。本文通过概述图形背景的定义及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复合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待深化人们对该理论知识的了解,有效的解读英语的句法句型,对外语学习及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图形;背景;英语复合句;认知分析

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最早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是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研究认知语言学的诸多国内外学者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进行广泛的语言学研究,如Talmy,Lakoff,王寅等。本文主要基于Talmy(2000)的著作及相关文献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语复合句进行认知分析,以期待读者深入了解图形背景理论及其在英语句子中的认知分析,并且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外语学习及实践中去。某种程度上,促进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发展。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完形心理学家的观点,图形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部分知觉场,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那部分知觉场。Talmy又进一步完善其定义,提出“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者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认为是可变性的,我们所关注的就是这一可变性的特定值。背景是一个参照的实体,其具有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的静止的位置而就是通过这个位置来描述图形的路径、位置和方向。”(Talmy, 2000:312) 如例1所示:

a. The pen lay on the table.

b.The pen fell off the table

很明显,在例1中,“the pen”作为可以移动的实体,起着图形的功能,而“the table”作为参照的实体起着背景的功能。

Talmy基于定义进一步列举了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我国学者匡芳涛、文旭(2003)也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由此,我们可以更好的确定和区分英语句子中图形和背景的分布,即图形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以移动、突显度高、关联性强、依赖性大而又不易立即感知和预料的事物;而背景恰恰相反,是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位置较固定、突显度较低、关联性较低、独立性大而易被感知和预料的事物。

二、图形背景理论在复合句中的认知分析

复合句,顾名思义,是由主句和从句两部分组成的句子。复合句主要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接下来笔者就这三大复合句进行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分析。

(一)定语从句

在定语从句中,通常从句是位于主句或者先行词之后的句子,并且能够为先行词提供一个参照框架和背景信息,同时它具有着划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功能,主句的信息是句子主要关注的焦点信息,而从句信息是为主句信息进行的补充说明。可见,主句及先行词是认知层面的图形,而从句是认知层面的背景,如例2所示:

例2:a. I came back for the key that I had forgotten.

b.This is the factory where my father worked.

在例2的a 句中“I came back for the key”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缺少主谓宾基本结构,符合语法规则,因此它作为主句,也是图形。在b句中,“This is the factory”和“my father worked”都是完整独立的句子,但是中间由表示地点的关系副词“where”连接,且where 不可省略,因此,b句的后半部分是缺少地点状语的背景,前半部分是图形。

另外,还有先行词单独做主语后跟定语从句的句子,如例3所示:

例3:a.My sister who lives in London is a doctor,

b.The reason why he ran is to keep healthy.

以上的例子中,主语与后面的谓语(系表结构)相分离,中间夹杂着一个从句。因为a、b句中主要突显的或者说想要表达的是“my sister is a doctor”, “the reason is to keep healthy”, 因此,这两句分别是a、b句的图形,而中间部分的从句为补充说明的背景信息。

(二)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又可以细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語从句,下面笔者通过举例的方式一一分析这四个名词性从句的图形背景。

例4:That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is known to all.

例5:They want to know what they can do to help us.

例6:The problem is whether we should ask them for help.

例7:The fact that you failed is simply unbelievable.

例4是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主语“The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是整个句子中最突显的部分,因此它被视为图形,余下部分则为背景;例5是由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what they can do to help us” 作为整个句子的宾语,是句子想要突显的部分,因此,后面的从句充当图形的作用;例6与例5相似,虽是由whether引导的表语从句,但句子想要突显的正是“whether”we should ask them for help”,因此后面的表语从句为图形;例7是由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真正的主句想表达的是“The fact is simply unbelievable”,突显性较高,,因此其为图形,中间的从句为背景,补充说明“fact”的信息。

(三)狀语从句

状语从句在复合句中起状语的作用,修饰主句中的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等。根据意义上的不同,状语从句又可分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方式、让步状语从句等,本文主要分析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

1.时间状语从句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引导词主要有when,while,after,before,as等等, “after”通常用于一个位于主句的事件发生在一个位于从句的事件之后,“before”则正好相反,用于一个位于主句的事件发生在一个位于从句的事件之前。如例8、9、10所示:

例8 After grandfather was dead, grandma was in a deep sorrow.

例9 Before I went to the classroom, the light was already on.

例10 The light was already on before I went to the classroom.

例8中“grandma was in a deep sorrow”是在“grandfather was dead”这个固定的参照点下突显出来的事件,因此前者是句子的图形。由于该句中图形的稳定性,如果把句子变换位置为“Grandma was in a deep sorrow after grandfather was dead”,其想突显的部分仍然是“grandma was in a deep sorrow”,图形背景依旧不变。然而在例9、10中,看似主句“The light was already on”是两个句子想要突显的部分,其实两个句子强调的部分在语义上是不同的,因此作为图形的事件也在改变。因此,图形背景理论作用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是不同的,有些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解释。

2.条件状语从句

一个条件句蕴含着说话者想表达的两种状态:一种是描述事实的句子,一种是说话者假设是事实的句子。真实的条件句处于一种自然的语态中,非真实的条件句处于一种虚拟语气中。因此,在真实的条件句中,主句是最突显的,而在非真实的条件句中,虚拟的从句是最突显的部分。如例11、12所示:

例11:If you arrive home late,your mother will worry.

例12:If I were not here, I would be happy.

例11描述了一个事实,即他回家晚他妈妈会担心他,当然主句他的妈妈将会担心他是说话者想要强调突显的部分,即为图形。例12是一个虚拟语气的句子,假设说话者现在很开心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这里的虚拟从句是整个句子想要突显的地方,即为图形。

三、结语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凸显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结合认知语言学家Talmy 对图形背景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探讨图形背景理论的定义、特征及其在复合句中具体的应用,希望更多的读者在了解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更好的解读英语句中的图形与背景原则,这对于分析不同的句法句型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度。

【参考文献】

[1] Talmy, 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2] Ungerer F.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2011.

[3] 高娟, 李安华. 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 文教资料, 2008(18):48-50.

[4] 匡芳涛,文旭.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5] 刘国辉.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J].外语研究, 2006(2)

猜你喜欢

背景图形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数图形
分图形
找图形
背景链接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