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同城化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其优化

2017-07-05石清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

石清华

内容摘要:交通同城化,扩大了送达范围,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变迁。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到城市圈内产业的区位专业化发展、产业的区位集聚或扩散、产业的区位合作与竞争。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带来的效应,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应在“一主三翼”的基本架构上,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关键词:交通同城化 武汉城市圈 产业布局

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发展水平,通过比较近些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构成的变化,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保持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在逐年上升,这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呈现优化升级的趋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从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来看,武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三、二、一”, 按照工业化进程的演化阶段来看,武汉市已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其余8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构成都是“二、三、一”,说明其余8城市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通过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可以看出,武汉市的产业结构明显优于圈内其它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发展水平上处于相对较高层次,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武汉市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应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圈内其它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深化工业化进程。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相似度现状分析

许多研究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在0.9以上,说明各城市之间存在较高的产业结构相似性,尤其是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存在较明显的趋同现象。目前,纺织、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等产业是武汉城市圈内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意味着专业化程度低,各城市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地产业趋同,严重制约了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协调发展,导致各城市恶性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表明各城市产业协作的关联度低、产业发展不协调,因而无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一体化格局。

交通同城化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交通同城化对产业布局影响的机理

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分布理论,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布局理论,交通都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交通通过影响送达范围、时间成本、运输成本等而影响到人和企业,进而影响到产业布局。影响机理可从两个方面说明:第一,交通同城化,对人来说,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使消费者的消费空间扩大,并且影响了就业者的流动,最终导致原有消费市场的改变。消费市场的改变,影响了产业布局的基础,进而导致产业布局的变迁。第二,交通同城化,对企业来说,企业产品的可达范围扩大、知识和信息的扩散加快,同时影响到企业的地租成本。结果是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空间、影响了企业的跨区域转移,进而影响了产业的跨区域竞争与合作以及产业的集聚或扩散,导致了产业布局的变迁。

(二)交通同城化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影响的表现

产业区位布局的形成,由市场容量、劳动力要素、生产资源、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决定。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影响圈内劳动者的流动,消费者可达范围变大,扩大了市场容量,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影响到圈内产业区位布局的基础,导致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发生变动,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進圈内产业区位专业化发展。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各城市主导产业存在趋同现象。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导致圈内企业市场半径范围扩大,从而使原本分离的市场有了更多的重叠,使同行业的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促使同行业的企业优胜劣汰,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在更大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化主导的产业区位专业化发展,有利于缓解产业趋同现象,促使圈内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和规模化发展。

2.促使圈内产业区位集中与区位扩散并行。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会促使圈内某些产业区位扩散,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同城化,圈内消费者的可达半径扩大,交通的便利,会使部分人口由中心向郊区或向外迁移,人口的外迁意味着市场的外迁,市场的外迁引发部分以本地人口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外迁,从而使产业区位扩散。二是交通同城化,使知识、信息扩散的半径扩大,运输成本降低,会使一些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为了节约成本由中心城市武汉市向其它区位城市扩散。

在部分产业区位扩散的同时,交通同城化也会使部分产业向区位中心集聚发展而出现再中心化,如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利用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的市场优势、人才优势等会向中心城市集聚。

3.促使圈内产业区位合作。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会使圈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特别是产业结构相似的地方,竞争会更激烈,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同区位的产业会由竞争走向分工合作,在分工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会使圈内信息、知识扩散半径扩大,进而圈内产业合作半径扩大,也有利于圈内不同城市产业合作的进一步扩展。产业的区位合作,有利于在整体上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

4.促进圈内产业跨区域发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意味着多个城市的市场融合为一体,从而使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可利用比较优势占有整体城市圈的所有市场。

交通同城化下优化产业布局的对策

(一)制定武汉城市圈产业协调发展的规划

目前,武汉城市圈在产业的发展上缺乏统一规划,各城市产业趋同较严重,产业发展存在无序竞争。在交通同城化下,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城市产业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产业的跨区域转移以及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会加快发展。因此,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效应来优化产业布局,首先需要制定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的规划,明确圈内各城市产业的分工和定位以及产业发展方向,协调各城市产业发展,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圈内各城市产业的调控和资源配置的调控。通过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促进各城市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共同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

(二)确立武汉城市圈产业区位布局的基本框架

在交通同城化下,各城市市场进一步重叠融合,产业竞争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一体化加快发展,因此,要优化产业布局,避免各城市过度竞争和开展有效合作,需要确立武汉城市圈产业区位布局的基本框架。根据圈内各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遵循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合理分工的原则,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一主三翼”,一主即武汉市,三翼分别是黄石和鄂州为一翼,咸宁和黄冈为一翼,孝感、仙桃、潛江和天门为一翼。其中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应发挥其在区位、科教、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重点培育汽车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以科技服务、金融业、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此外,应积极推动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向其它地区转移。黄石和鄂州应根据其交通区位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产业。同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和物流业等产业。咸宁和黄冈发挥农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孝感、仙桃、潜江、天门等地应发挥其资源以及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轻纺、机械制造业等产业。

(三)实施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化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地域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等特征,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的集群效应有利于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武汉城市圈交通同城化,促使产业跨区域转移,引起圈内产业集聚或扩散,为圈内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利用交通同城化效应,应根据各城市产业的分布情况及产业布局定位,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强化各城市产业的衔接与整合,打造一批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协作能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如整合武汉、鄂州、黄石等地的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打造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整合武汉、仙桃、潜江、天门、黄石等地的纺织服装业,形成以武汉为设计中心,仙桃、黄石、潜江、天门为生产基地的服装产业集群;整合武汉、咸宁、黄冈等地的旅游产业,打造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整合黄石、鄂州的冶金产业,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冶金的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等。

参考文献:

1.林建永,陈俊兰,吴永兴.交通同城化与产业布局演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9)

2.张炜,蒲丽娟.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长江论坛,2013(3)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
我国天然花岗石临矿产业布局初见端倪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特征研究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多产业布局就业扶贫车间
隆力奇 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
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沪杭高铁经济带城市产业布局研究
区域用水布局与产业布局协调评价
北汽集团零部件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