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职业生涯规划的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估研究

2017-07-05岿,黄

关键词:矩阵满意度职业

严 岿,黄 涛

( 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面向职业生涯规划的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估研究

严 岿,黄 涛

( 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层次和职后继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质量评价是发现、反馈教学信息,纠正教学不足,调整教学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引入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评价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日益深化,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逐步在高校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 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与个人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关的教学、 辅导、 训练及帮助。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来发现、反馈教学信息,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调整教学措施,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普遍存在活动化、程式化、表面化现象,教育功能发挥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评价研究,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相关对策,切实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1.1 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脱节

无论是职业的横向转换,还是人在职业发展中的纵向发展,都表明了人作为主体,其职业活动、社会关系、潜能素质等都是一个永恒追求和职业发展的过程[1]。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理工科大学在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着眼于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程序,偏重于对学生求职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具体问题的指导,这种以偏概全的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导致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佳,或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缺少前瞻性思维。

1.2 内容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业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多以指导性内容为主,很多高校针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讲座,教学内容大多以职业选择与求职技巧为主,且就业指导内容仅限于如何应对工作面试、如何撰写求职信等应对求职的技巧教学,这种指导属于应激性指导;而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明确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系统性教育内容却涉及较少。实践证明,这种应试性教育只能应付一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作用较小。

1.3 教育体系发展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展开,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拉开了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帷幕。《规定》要求各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更是引起了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及家长的普遍重视。

各高校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指导下,纷纷开设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就业指导网站,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相关帮助。然而,学校往往是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等同,其工作也是由就业指导中心附带完成,在政策、人员和资金上投入较少,导致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1.4 评估方法单一

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2]。教育评价主要起导向、鉴定、监督、调节、诊断和激励作用。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评估前期教育教学效果,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缺陷,找到改进途径和方法[3]。

由于我国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较短,在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方面仍滞后于时代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不仅缺乏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难以衡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优劣。

2 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估方法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已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大都将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及社会评价纳入分析框架。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教育专家、教师及部分大学生意见,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4]。

2.1.1 面向学校的评价指标选择

理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从学校的绩效评价、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及社会评价等方面入手。参考国内外高校的具体研究数据,综合专家、同行的意见并通过与学生交流,设计了以下13个指标: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②每学年末签约率;③每学年末升学率;④每次就业平均起薪;⑤每百名学生所配备相关老师人数;⑥每学年学生平均经费;⑦每百名学生所配备计算机台数;⑧每百名学生所配备职业规划指导资料册数;⑨每学年开展专场招聘会场次;⑩每学年提供就业信息数;每学年签约实习基地人数;每学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数;每学年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时长。

以上指标包括专业设置与需求、基础设施与队伍建设、市场组织与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与服务4个方面,调查目的在于从上述指标中选出最能体现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效果的指标。

2.1.2 面向学生的评价指标选择

通过在学校论坛发布调查问卷,从学生答卷中筛选出能反映学生态度的评价指标,分别为:①教师与学生比例的合理性;②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③高级职称的比例;④教材;⑤职业技能培训;⑥生涯规划发展辅导;⑦思想教育活动;⑧心理测试与训练;⑨教学方法多样性;⑩有效性;教学氛围;就业信息服务准确性;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性;就业信息服务全面性。

2.1.3 面向社会的评估指标选择

社会指标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的认可度。笔者通过参考国内外高校的具体研究数据,综合专家、同行的意见,确定了8 项评价指标,构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体系。评价指标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敬业精神;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精神;职业应变和职业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与职业技能。

为了便于计算,将上述指标进行进一步精简,构建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具体评价指标,该模型能较为完整地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衡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模型,该模型可以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建立层次关系,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层层分解、逐步分析以获得决策依据。

2.2.1 建立问题的层次结构

根据决策内容,建立问题的层次结构是层次分析法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涉及学校、学生、社会多个评价主体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众多判断元素,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应按照元素间形成的不同层次,理顺各个层次及相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和支配地位,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判断结果。一般可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模型

2.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结构,确定了各个层次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后,就可以进一步构造比较判断矩阵。通常是假定上一层次的元素Ck为准则,对应下一层次的元素Ck1,Ck2,…,Ckn来确立决策元素的支配关系,目的在于确定针对准则Ck,对应下一层次元素的重要程度。将判断矩阵标度分为9个数值,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1~9标度评分标准

2.2.3 计算单一准则下相对权重

为了解决在准则Ck下,n个元素Ck1,Ck2,…,Ckn排序权重的计算问题,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根据判断矩阵C的权重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出C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相应的特征向量W,并归一化处理,得出元素Ck1,Ck2,…,Ckn的排序权重值。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

(1)

(2)查找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为了量度不同阶数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需要进一步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不同层级的判断矩阵一致性。如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如表2所示。

表2 1~9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3)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CR。CR一般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0时,一般可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成立,能将其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反之,则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至其通过一致性检验。其求解公式如式(2)所示。

(2)

2.2.4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为了得到决策单元内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还需要将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与组合,并由上而下逐层进行总的一致性检验,得出最底层元素排序的相对权重。假定决策单元内第k-1层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组合排序权重向量为:

(3)

设定第k层在第k-1层的第j个元素作为准则下的排序权重向量为:

(4)

(5)

式中:α2为第二层元素的排序权重向量;k为层次数。

对于整个模型的一致性检验,若已得到第k-1层的计算结果CIk-1,RIk-1和CRk-1,则第k层的相应指标分别为:

(6)

(7)

(8)

2.3 实证分析

为完整地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笔者对某高校部分领导、教职员、理工科在读学生、往届毕业生及部分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共220余人进行了走访、电话访谈及问卷调查[8],通过归纳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85份。

2.3.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隶属于其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该判断矩阵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将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后构造判断矩阵。以准则层为例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准则层判断矩阵

获得判断矩阵后,可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如表4所示。

表4 准则层指标权重

计算得到λmax=3.064 9,CR=0.056<0.100。并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指标层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如表5所示。

为了便于操作,需要将各个具体评价指标划分为若干个数量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给出相应的标准分,再由专家和学生对各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并根据打分的情况,可得到加权综合的分值,即:

表5 指标权重

(9)

式中:N为综合数量评估;R为指标层数量评估;W为对应指标层的组合权重。通过对各被评价指标计算得出N值后即可依次进行排序。

2.3.2 数据处理

笔者将185份调查数据,将各个具体评价指标得分划分为10个数量等级:A:95~100分;B:90~95分;C:85~90分;D:80~85分;E:75~80分;F:70~75分;G:65~70分;H:60~65分;I:55~60分;J:55分以下。计算总分时每个数量等级取中值,并根据185份问卷答案及式(9)计算出整体的最后得分。

2.3.3 结果与分析

实证计算得分如下: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得分为92.44;②基础设施与队伍建设得分为91.85;③市场组织与效果得分为90.00;④教育指导与服务得分为90.28;⑤学生对师资水平满意度得分为86.50;⑥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得分为82.10;⑦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为84.59;⑧学生对就业信息服务满意度得分为82.30;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道德素质满意度得分为81.54;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满意度得分为80.0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合作精神满意度得分为83.4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习能力满意度得分为88.98。

实证分析表明,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基础设施与队伍建设、市场组织与效果、教育指导与服务方面得分较高,均达到90.00分以上,这说明高校目前软硬件建设情况较好[9-10]。但学生对师资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就业信息服务的满意度略低,说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在师资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存在不足。高校应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制定科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针对学生对就业信息服务满意度略低的情况,学校应加快校园就业网及其他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服务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得分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合作精神及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不满意。这一方面说明了当前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存在较高预期。因此,建议高校在教学中进一步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要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身心素质、职业劳动素质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讲理想信念,讲诚实守信,讲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克服职业浮躁心态,从严要求自己,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适应性,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3 结论

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来发现、反馈教学信息,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调整教学措施。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普遍存在活动化、程式化、表面化现象,难以发挥有效的教育功能。笔者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能较为系统地反馈教育、教学信息,反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问题,便于高校调整教学措施,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值得高校教育考核部门应用和推广。研究结果虽然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同,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和管理的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检验。

[1] 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王媛.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6):47-48.

[3] 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7-288.

[4] 刘琳,刘志新,吴忠强.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体系及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3):417-420.

[5] 任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崔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7] 高玉娟,朱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4):105-107.

[8] 杨东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2(8):102-104.

[9] 张琦,许晓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42-144.

[10] 陈健源,于海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探索[J].阅江学刊,2011,3(3):100-105.

YAN Kui:Lect.; Graduate School, WUT, WuHan 430070, China.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Diversification for Career Planning

YAN Kui, HUANG Tao

Care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leve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find and feedback 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correct the teaching problems,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measures. Refering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chool, students and society. By introducing the survey data,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lanning occupation career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areer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2095-3852(2017)03-0368-05

A

2016-12-16.

严岿(198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黄涛(1988-),男,湖北荆州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014-Ib-025).

G640

10.3963/j.issn.2095-3852.2017.03.025

猜你喜欢

矩阵满意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