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导向教育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建设研究

2017-07-05周海囡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方 刚,周 青,周海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成果导向教育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建设研究

方 刚,周 青,周海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课程建设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对构建提升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具有显著作用。成果导向教育实施包括明确学习结果、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与管理方法,评价与反馈,以及持续推进以达成预期等五个步骤,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创新能力应该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测量。结合两所先进高校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实践,提出面向工商管理硕士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的策略。

创新能力;成果导向教育;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1]。工商管理硕士(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MBA的教学因而尤其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然而,当前我国MBA教学普遍更重视知识掌握,一些高校仍然采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员参与自身能力建构的教育仍正在积极探索中[2]。总体上看,这使得我国MBA学生创新能力表现为不强[3]。

课堂建设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外部环境[4],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环节[5]。显然,通过MBA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发展,将有效提升MBA学生的创新能力。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关注学生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6],强调“教育产出”,而非“教育输入”[7]。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学者和教师研究了OBE模式在高校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并展开了相关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探索在MBA教学中引入OBE理念和模式,构建面向提升MBA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提出课程建设的相关策略,为MBA培养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OBE理论与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MBA课程建设思路

(一)OBE理论及其应用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学校治理协会的Spady提出,并首先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领域应用推广[8,9]。OBE模式指基于学习结果,要求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注和围绕根本目标,确保让所有学生在完成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后都获得成功。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OBE教育模式将关注重点从投入转为成效,以教学成果为导向来设计教学体系。其中的关键是先要对教学成果有明确的理解,然后据此调整教学过程、方法和评价以保证这一学习成果最终能发生。由于OBE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很快为很多西方国家重视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当前国内有很多教育机构和教师对OBE理论进行研究并展开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OBE模式引入国内教学的意义。2)运用OBE模式展开课程改革实践,例如弓云峰等[10]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由传统的“教程”逐步向“学程”转化。3)运用OBE理论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例如刘荣等[6]基于OBE理念提出了高校课程评价过程。4)探索运用OBE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韩同样等[7]通过引入OBE理念,探索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而周春月等[11]则运用OBE教学理念,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习创新模式。

OBE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而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综合现有研究,OBE实施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最终学习成果;第二步是构建课程体系;第三步是确定教学策略;第四步是自我评价及反馈;第五步是持续推进直至达成预期。OBE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具有明显意义的阶段性成果,并应该依据阶段性成果来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和持续改进。

(二)MBA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创新能力是指组织成功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相关能力。心理学强调创新能力是具有多维结构的心理品质,核心维度包括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知识技能。而在教育学领域,学者们则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出发来阐释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吴宏翔等[12]强调创新是主体自觉进行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而研究生的创新过程的重要特点是创造了新知识。因而教育学应该从自身独特的学科视域出发来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13],主要指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恰当和新颖的创造产品的能力。董泽芳等[3]则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包含了个体层面的能力,如将所获信息集成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由此可见,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综合和多元的概念,需要从多学科的和动态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14]。综合这些研究,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在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升的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的构建尚没有统一的结论。一般而言,创新能力表现为人类性格上的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等。具体到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学者们结合学生和学习的特点来测度。董泽芳等[3]建立了由建构知识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转化能力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一步地,由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培养管理者素质,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时的管理决策行为息息相关,因此杨颖等[15]认为,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可以从学习能力和观察联想力两个维度来测量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地,徐吉洪等[14]基于多学科的视角,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学习、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以上研究并结合MBA学位特点及要求,本文认为MBA学生创新能力应该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学习和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测量(见表1)。

表1 MBA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三)MBA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16]。OBE强调“教育产出”和关注学生能力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是其中重要而核心的环节,也是实施OBE的重要步骤。一般而言,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的系统,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既需要明确实现培养目标必需的课程结构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需要明确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王传毅和黄俭[17]的研究指出,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兼顾学科要求、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而刘国瑜[18]则认为,对于诸如MBA这样的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其教育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主线和以综合素养提高为核心。

从当前国内各院校的MBA课程建设的实践看,各院校总是依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课程体系,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现象显然符合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然而,从整体上看,仍存在诸如课程体系整体性不强、总体结构过于体现学科化特征、课程质量不高和缺乏能力培养环节等一些问题[19]。综合现有研究和实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科学地构建MBA课程体系,可以依据OBE模式要求,从目标、结构和内容、教学实践,以及评价等方面入手,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既满足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也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二、面向MBA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建设步骤

研究和实践都表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甚至课堂氛围,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15]。事实上,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加强课程建设和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重要要求。

(一)明确课程学习定位与成果

根据表1的MBA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升MBA学生创新能力课程建设的学习结果即为在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学习和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得到显著和均衡的提升。

(二)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模式

MBA课程宜采取模块化和小型化模式。首先,遵循“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专业必修类课程模块+专业选修类课程模块”的结构模式,将MBA课程分成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部分。其次,在符合全国MBA教育在指导委员会要求原则下,降低一些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减少32学时的课程而增加16学时及8学时的课程,然后以模块化组合课程。通过课程小型化和模块化整合,改变MBA僵化和陈旧的传统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最后,可以设置课堂内外及内外结合培养的多元化培养布局,并增设诸如第二课堂、行业俱乐部、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2.课程结构

一是提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要素包含了创新意识和创造型思维两个维度,即要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发现。因此,可开设创新思维与管理、创新工具及方法使用、团队建设等课程,分别面向扩展MBA学生创新视角、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运用不同创新工具来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是提升创新人格。创新人格要素包含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维度。因此可开设企业责任、管理沟通、领导力开发与组织行为等课程,帮助提升MBA学生的责任感、品德和领导能力。

三是提升创新学习。创新学习要素包含了知识收集和知识消化等维度,因此应该面向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善于独立思考,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因而开设学习型组织、知识产权、创新与公司战略、商业计划设计与开发等课程或科目。

四是提升创新实践。创新实践要素包含了与创新相关的具体活动方面的能力。因此,需要在培养环节中可加强实践性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学习元素。首先,开设创业管理方向的模块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公司成长管理等课程。其次,引入实战模拟课程,如开设创业实验室课程,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企业现场考察,激发创新思维。最后,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MBA相关比赛和活动,包括全国MBA创业大赛、中国MBA新锐100、MBA全国案例精英赛、沙盘模拟对抗赛等活动。

(三)教学形式

根据MBA教育特点和学生的特殊性,MBA教学策略上一方面应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和情景化;另一方面,应该更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化。而在教学管理方面,则注重信息化的运用。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中的个人准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等环节,有利于培养MBA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解决情景化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MBA课程体系中,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从两方面增强案例教学:一是利用MBA学生特殊的背景,开发和改编学员企业的现实案例并引入到课堂中,进一步增强互动式和情景化特点,体现案例教学的体验性;二是突破课程界限,将相关课程联合起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既利于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也利于缓解课时有限的限制。

2.实践教学

MBA教学过程中既应该注重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请进课堂,与学员分享鲜活案例和经验,也要鼓励学员走进企业考察,培养学员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有效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是让学员们走进某个学员自己的企业进行考察,剖析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3.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MBA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建设,一方面逐步建设在线课程体系,利用MOOC、翻转课堂等新兴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提高教学管理手段。通过学生组群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两者结合,推动在线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体验。同时,运用信息系统按照OBE的要求及时把握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为实施OBE的“评价”步骤收集信息。

(四)评价与反馈

基于OBE模式的要求,MBA课程教学过程需要特别注意阶段性成绩,并据此对教学进行反馈和持续改进。在评价中包括对学员和教师的评价,并采用多元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机制。结合创新能力指标,在针对学员的评价中提高参与创业、创业大赛、实践项目的权重。依据评价结果,对上述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反馈,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持续推进以达成预期

持续推进是保证OBE实施成功的关键。在具体实施中,应该从加强教师和学生对OBE的理解、设定专门管理人员,以及开展制度化评价等方式来保证持续推进以达成预期。

三、案例借鉴

(一)浙江大学MBA课程建设

浙江大学MBA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与创业企业家,并以此为MBA培养的最终学习成果,构建课程体系。

浙江大学MBA项目课程设置以模块化为架构,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修课模块分成学前模块、领导力模块、分析技能模块和职能模块。选修课分专业方向开设,特设置创业管理方向。除教师授课外,还邀请一定比例的实务界人士参与选修课程教学。在教学策略方面,采用“多段式”授课方式,课程由教师讲授、外聘专家讲授、企业参访、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程设计等部分组成。特别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策略,例如邀请国内知名企业高管担任课程主讲老师;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点评学生的案例分析;将MBA课程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现场;聘请企业家参与论文指导和答辩。

(二)上海财经大学MBA课程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MBA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和发展“具有导向能力和组织能力,未来在全球商业竞争中居领导地位者”,强调国际化和商业竞争。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上海财经大学MBA课程遵循知(Knowing)、行(Doing)、是(Being)三大国际主流商学培养理念。其中,特别强调给予学员更多的选择权,例如提高选修课程的占比;在任意选修课阶段,增加全校研究生选修课,让学员可以开放地纳入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在教学策略方面,较有特色的是整合实践模块:学员团队在教授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2-3个月内与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现状共同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咨询建议。该项目为MBA学生提高了综合职业素质及实践行动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四、结语

OBE模式要求基于学习结果来设计课程结构和实施教学策略,重点在于学习成效。MBA的教学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优化师生互动模式,因而基于OBE构建提升MBA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MBA课程在提升学员创新能力方面,重点应在加强创新教育和实践紧密结合,并积极引导学员参与自身能力建构。具体而言,可做如下改进:加大选修课和实践课比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多学科整合课程,丰富知识面和拓展视野;通过课程模块化和小型化,加强学员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的获得,完善学员人格;依据OBE要求,强化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持续推进以达成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1]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5.

[2]英爽,梁大鹏,臧红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当前需求和实践主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5):6-10.

[3]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5.

[4]Chan S, Yuen M.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creativity-foster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J].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14(12):69-77.

[5]张胤,于明玉.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实证调查及其解读:基于学习者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1(5):84-87.

[6]刘荣,万丽丽,袁芳.OBE理论视角下高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1):15-17.

[7]韩同样,刘志明,胡燕士,等.开放式工程训练与OBE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174-177.

[8]Spady W 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 Arlingto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

[9]Willis S, Kissane B. Systemic approaches to articulating and monitoring student outcomes: are they consistent with outcome-based education[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7,23(1):5-30.

[10]弓云峰,崔得龙,左敬龙.基于OBE教育模式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237-237.

[11]周春月,刘颖,姚东伟,等.OBE理念下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19-22.

[12]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33-36.

[13]姜丽华.教育学视域中的“创新能力”[J].教育科学,2009,25(5):27-29.

[14]徐吉洪,郭石明,洪滔,等.多学科视阈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67-71.

[15]杨颖,李兴国,余本功.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2):19-24.

[16]方丽.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64-67.

[17]王传毅,黄俭.基于价值取向分析的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7):42-47.

[18]刘国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之省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81-84.

[19]胡春平,刘一心,郝永亮,等.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56-60.

A Study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BA Based on Achievement-oriented Approach

FANG Gang, ZHOU Qing, ZHOU Hai-nan

(SchoolofManagement,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Course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cultivat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MBA students.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achievement-oriented approach is of a great help in building MBA curricula system focusing 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5 stages in the achievement-oriented approach’s implementation: making the learning outcome clear, building the curricula system, confirm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evaluating and feedback, and promoting continually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And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MBA students could be assessed and measur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4 dimensions: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the innovative personality, th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a system of the two leading universiti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BA focusing on their innovative capability improvement.

innovative capability; achievement-oriented-approach; MBA; course construction

10.13954/j.cnki.hduss.2017.03.011

2017-04-06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061)

方刚(1970-),男,浙江金华人,副教授,创新管理与知识管理.

G64

B

1001-9146(2017)03-0058-05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