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2017-07-05吴国凡

船海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船舶设计船舶发展

吴国凡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



中国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吴国凡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

针对我国船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与世界其他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的严峻现实,认为船舶产业应当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探索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转型,加快实现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目标。

船舶产业;可行性;升级路径

1 我国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1.1 总体发展保持领先地位

当前世界船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态势,中、韩、日本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自2011年起,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部超越韩国起[1],中国持续保持着载重吨统计指标上的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选用载重吨作为计量标准的条件下,我国造船完工量、新订单量以及手持订单量所占世界的份额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

根据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见表2),可以看出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韩国和日本相比,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新增订单量上,我国占世界的比重达到46.5%,而韩、日两国的比重只有26.1%和18.8%[3],这一数据显示世界造船业正在由韩国和日本转向中国,中国作为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稳固。

表1 近几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 万DWT

表2 2014年中日韩三国造船三大指标占世界总量比例 %

数据来源: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

1.2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中国作为船舶业大国,尽管造船行业以载重t计算的三大指标上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其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显著。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中国造船业同造船强国日本、韩国的差距还很大[4]。

目前,船舶产业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集装箱、油船、散货船三大传统船舶产品,第二类是海洋装备型、游轮及特殊专业用途的高技术船舶,其生产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附加值也要明显超过传统船舶。

具体来说,第一类船舶是目前我国船舶出口的最主要产品,该类船舶的制造和出口在量上都远超其他国家,但是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的主要原因是低廉的价格,这并不能成为该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第二类船舶的制造和出口方面,我国缺乏明显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高,是船舶行业发展的短板。因此,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船舶产业未来应当在第二类船舶产品上深耕细作,将其作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二类船舶产品主要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船舶产品,根据分析,该类船舶产品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豪华游船市场中的大多数份额被欧洲国家占据。世界上汽车运输船主要建造企业集中在日本和韩国,日韩在该型船建造上呈绝对的垄断态势。韩国在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建造上具有高度垄断性,其建造量超过了世界总量的80%,是该船型建造市场的绝对垄断者。综上所述,我国在高端船舶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很低,几乎没有优势可言。但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大,未来可以谋求在相关产品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1.3 产业链过短

船舶产业可以划分为三大主要环节:船舶设计、船舶制造以及船舶配套。船舶设计是船舶工业产业链的最上游,指导着船舶的建造和后续改良,决定着未来制造出的产品的各项关键指标,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设计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船舶工业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不同于传统的船舶制造环节,船舶设计的密集要素主要是技术与人才。这样的行业通常会存在较高的技术与人才壁垒。一国一旦先进入并占领市场,其他国家就不容易抢占其市场。实际上,船舶设计环节并不是单一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方面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合同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欧洲在船舶设计方面依然保持强势地位。

目前我国的船舶产业仅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船舶制造上占据优势,且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较低的成本,缺少核心的技术。同时,产业链的两端——船舶设计和船舶配套服务,发展滞后,整个产业链过短,仅仅局限在中间环节,限制了产业发展前景。

2 船舶产业升级的可行性

2.1 生产要素条件

相关的理论模型指出,生产要素可以分类为初级及高级两种。前者主要有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一般技术劳动力、资金等可;后者则包括通讯设施、交通,高级人才、智力机构等。如果行业的竞争优势是在凭借第一类生产要素的建立的,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将不可能持续存在,必然在持续发展进程中被弱化[5]。换言之,只有将行业的竞争力建立在第二类生产要素之上,该行业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行业才可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2.2 需求条件

需求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一个行业能否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市场需求的作用十分重要。需求含义丰富,根据文献[6],需求主要被划分为两方面: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全球运力实际上超过的真实的需求水平,过剩运力的消耗还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传统的散货船等需求不足,而对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保持着相对高的需求,因此船舶市场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差别性。市场需求的转变是驱使我国船舶行业升级的最佳动力。

我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南海开发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一系列战略规划将进一步增加国内需求,既可以稳定我国传统船舶的发展,又可以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加快高技术含量船舶的研发制造,助力产业升级。

2.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可以理解为相关材料的上游产业和与该行业发展相关的外围产业。结合到船舶行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着重关注船舶设计、船舶配套以及钢铁产业和航运服务业。

在船舶设计方面,随着我国成为世界船舶制造的中心,传统的船舶设计强国由于不再具备优势,其船舶设计业正在不断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国内本土船舶设计公司。由于其对当地船舶企业更加了解,成本更加低廉,其本土化的优势日益显现。因此 ,国外船舶设计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我国船舶设计企业迎来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时机。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出现了以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船舶设计类企业,为未来我国船舶设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未来我国将推进船舶配套领域的发展,推动优势配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这一规划体现出我国开始重视相关配套业务的发展。加快船舶设计和配套的发展,将会使原先较短的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

根据相关产业的具体情况,我国钢材市场的供给价格低,与韩日的船舶产业相比,我国的原材料市场更具有优势。航运服务业作为近几年来新兴发展的行业,其对船舶产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国家已经注意到航运服务业作为船舶行业的相关产业,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关于船舶管理、船舶代理等服务业发展不断规范,传统航运服务业发展质量有了一定水平的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船舶产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都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方面

船舶企业是行业构成的微观主体。众多微观主体自身的发展规划,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主体之间的竞争情况将对整个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船舶行业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增长,行业环境并不健康。企业分布散乱,存在大量的中小型船舶企业,这些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仅仅凭借劳动力优势谋求短期的发展。长期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导致我国船舶企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各自为营,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行业规范。尽管船舶行业已经面向国外市场发展多年,但并没有形成一些整体水平较为高,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性企业。

随着工信部正式公布相关合规企业的名单(白名单),我国造船业整合的序幕已经拉开,这也意味着我国船舶产业发展开始由粗放转向集约。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当前造船业产能过剩问题,白名单将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集中。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可以实现调整优化,新增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将被严格控制,同时,相关政策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企业集团。如此,我国船舶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将会得到缓解,行业内最终存在的企业将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可以抵御市场波动的影响,承担起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任,提升行业整体的水平。

2.5 政府作用以及机遇把握

政府行为与机遇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作用。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当地企业的实际经营,但是却可以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机遇具有偶然性,可能为产业带来有效需求。这两种要素对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较强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船舶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位,《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提升船舶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提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逐步引领未来国际船舶市场,加快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整体跃升。同时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指导意见》一系列规定,推动船舶产品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对船舶产业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作用。

3 船舶产业升级路径的相关建议

3.1 稳定船舶制造市场的现有优势

数量的绝对优势是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基础,这一优势为我国船舶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只有在稳定这一优势的基础上,讨论实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才具有可行性,因此稳定船舶制造市场上的份额优势是船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基础。

3.2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从船舶行业未来发展来看,产品技术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整个行业要改变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占据市场的观念,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在高科技船舶领域里深耕细作,善于将技术融入到生产中。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规划,我国船舶领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一是实现产品绿色化、智能化,二是实现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环保型船舶以及智能型船舶。可以看出国家政策有利于相关技术升级,企业可以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品及其配套设备的东风,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水平,这才是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3.3 双向延伸产业链

我国船舶产业主要占据着船舶制造环节,而在船舶设计和船舶配套业这两个环节上占据份额过少,船舶制造业在未来需要考虑双向延伸产业链,见图1。

随着我国在世界造船订单总额中拥有的份额日益增加,合同签订后涉及到的相关设计环节越来越多地由本土设计公司承担。因此,随着我国造船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本土的船舶设计公司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因此,船舶设计企业应当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配套领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①推动优势配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掌握核心设计制造技术;②加快船舶配套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从国家规划和政策层面明确提出了发展船舶配套业的要求。

由此可见,来自市场的转型压力与政策上的促进导向都有利于我国船舶产业链的双向延长,助力船舶产业链的升级。

3.4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船舶行业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严重过剩。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政府必须对行业产量的增长实施严格的把控。特别是在国家鼓励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背景下,必然会导致高端船舶的制造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为了避免出现高端船舶和海洋装备的过度发展,必须对资金实施管控,对资源配置进行适度的引导,构建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由于造船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相关的金融服务行业应该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提升融资便利性,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同时,船舶行业应考虑积极发挥相关产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治和行业内部协调的作用,加强行业自主调整,从行业内部预防产能过剩,优化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

3.5 注重产业人才的培育

船舶行业的发展,人才是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事实上,我国目前从事船舶行业的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并不高,而高技术船舶又是智力密集型的产品,这必然会导致需求与供给的严重脱节,不利于行业的升级。因此,我国需要注重高等船舶教育的发展,培育起高精尖的船舶专业人才。同时,船舶的制造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工程,缺乏实践的纸上谈兵不利于船舶产业的发展,人才培育时必须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培育出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专业人才。

人才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针对急切的行业需求,我国可以考虑人才引进的战略,可以从高技术船舶产业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人才,附带的知识外溢效应也将推进我国现有船舶技术的升级。相关部门企业应当制订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具体对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船舶行业的转型升级。

[1] 国家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4-36.

[2]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4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数据[J].中国船检,2015.

[3]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3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数据[J].中国船检,2014.

[4] 张文轩.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造船业市场结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47-50.

[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引领学科,胸怀祖国海洋大业,忠诚天地可鉴

笃行教育,心系师生家学细节,丹心日月同辉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余家头分馆举办吴秀恒先生生平成就展

2017年4月24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余家头分馆举行了“吴秀恒先生生平成就展”开展仪式。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教授、交通学院院长朱凌教授、图书馆馆长刘清教授、交通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以及吴秀恒先生的家属参加了开展仪式。

交通学院院长朱凌教授在开展仪式上说:吴秀恒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也是船舶工程领域知名的科学家,是我国船舶操纵学科的开拓者,在新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中完成了一系列科研创新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我校交通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校的交通学科走向国际奠定了重要基础。

吴先生以90高龄辞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他爱国爱校爱师生,敬业敬岗敬他人;他既视野开阔,宏观决策,又能从具体的小事着手,落实规划;他生活检朴,不慕名利,谦逊诚恳,宽厚随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吴先生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铬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报效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楷模!

刘祖源副校长对图书馆的展览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次展览以文字、照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清晰翔实地展现了吴秀恒先生求学、投身教学和科研的不平凡的一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吴先生对交通教育事业的赤忱,对教学科研的严谨。他以此鼓励青年学人向老一辈知识分子学习,继承和弘扬知识分子敬业、有担当的爱国和奉献精神。

本刊编辑部供稿

On the Upgrading Path of Shipbuilding Industry of China

WU Guo-fan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er, Wuhan 430064, China)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added value Chi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re relativ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advanced shipbuilding countri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our shipbuilding industry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striving to develop the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average up the competitions to find the effective upgrading path,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strategically and make China become the advanced shipbuilding countries as soon as possible.

shipbuilding industry; feasibility; upgrading path

10.3963/j.issn.1671-7953.2017.03.039

2017-03-07

吴国凡(1978—),男,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船舶机械

U673

A

1671-7953(2017)03-0160-04

修回日期:2017-03-27

猜你喜欢

船舶设计船舶发展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船舶设计阶段提高钢材利用率的方法探讨
浅析船舶设计的集成化
运用CAD技术辅助船舶制造